政治家曾國藩是哪里人 曾國藩的湘軍怎么樣
政治家曾國藩是哪里人
很多人認為曾國藩是湖南湘鄉(xiāng)人,湘鄉(xiāng)是湘潭市的,其實曾國藩是湖南婁底市雙峰縣人。婁底因為是后來從邵陽,益陽,湘潭等地劃出去的市,雙峰現在是屬于婁底。
嘉慶十六年曾國藩在雙峰縣荷葉鎮(zhèn)的白玉堂出生,白玉堂是雙峰縣的一一個小宅院,但是風光秀麗,群山環(huán)抱,景色宜人,這里土壤肥沃,又有水源,良田得以灌溉,莊稼收成也非常好,十分適合居住。
白玉堂,曾國藩出生的地方
整座宅院也修建的古色古香,周圍是由青磚構成的圍墻,給人一種別樣的安全感,整座院落的設計非常氣魄,這和院落的主人,曾國藩的祖父在社會上的地位是分不開的,曾國藩的祖父星岡公為人正直,言出必行,又愛幫助身邊的人,受到眾人敬仰。
白玉堂墻外有兩株參天古樹,據說都有上百年的年歲了,這里還流傳著“曾國藩蟒蛇投胎”的故事。傳說那是曾國藩的祖父還健在的時候發(fā)生的,有一日祖父看到一條巨蟒在空中盤旋,降落到自家門前的兩個樹上,蟒蛇的雙眼通紅望著自己,一下子驚出一聲冷汗,原來是南柯一夢,這時候,老伴走來說孫子生了。祖父欣喜萬分,覺得是和當年郭子儀出生時的蟒蛇是一個道理,而且郭子儀因為這一征兆后來成為了有名的大將軍,覺得自己的孫子也有這份福相,是上天賜予曾家的,發(fā)誓一定要好好照顧孫子,從此院子里的兩棵大樹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護。
中國近代政治家曾國藩的湘軍怎么樣
為了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曾國藩在湖南創(chuàng)立了湘軍。當時太平天國運動聲勢浩大,清政府地位岌岌可危,朝廷的軍隊越來越抵擋不住各地興起的起義運動。
曾國藩將湖南各地散亂的軍隊統(tǒng)一起來,并通過嚴格的執(zhí)行軍法,制定軍規(guī),將各路野戰(zhàn)軍訓練成為能保家衛(wèi)國的正規(guī)軍,與起義軍對抗,相比之下,太平天國的部隊反而變得有些業(yè)余了,滿清政府雖然不是很信任曾國藩的湘軍,但是沒有辦法,要是不支持曾國藩,清王朝的政權就要落到市井小人手中。曾國藩與很多湘軍將領相互認識,大家也都非常賞識曾的雄才大略,愿意更隨曾國藩,將軍隊越做越大,共同抗擊不利于國家和平的勢力。
曾國藩用儒家的禮教,尊卑上下等的思想約束軍隊,讓每一位軍中的將領時刻不忘自己的身份,時刻為報效國家獻身。在曾國藩的領導下,軍隊取得了赫赫戰(zhàn)功,成功擊退了太平天國的囂張勢力,湘軍在執(zhí)行任務時,都保持著遵守軍紀的良好品質,湘軍從來不打無準備的仗,在戰(zhàn)事開始之前,他們必先考察地形,分析進攻利弊,筑好防御工事,以備不時只需,湘軍極少主動出擊,每次都是敵不動,我不動,察言觀色,分析時局動態(tài),然后一招制敵。湘軍的出現,給清朝的軍隊制度帶去了質的變化,從此,這種由平民自由加入軍隊,兵權在領導組織的將領手上的新形勢,在今后對抗入的戰(zhàn)役中侵者起到了指導作用。
曾國藩名言介紹
作為清朝著名大臣曾國藩,除了留下豐功偉業(yè)外,他的一些名言也被完整的保存下來,并且其中的內容對于現在人的生活,工作,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在人們道德培養(yǎng)上都提出了建設性意見,我們對于其中幾條做一個解釋。
為什么在各方面不如你的人卻做的比你成功,曾國藩給出的解釋是:古來大戰(zhàn)爭,大事業(yè),人謀僅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說的是,人的天賦資質其實差不多,因為我們大腦的開發(fā)程度幾乎一樣,當然排除少部分。但為什么取得的成就差別會那么大,這里曾國藩用天意來解釋這一現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運氣。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不能去嫉妒別人的運氣,而是要自己繼續(xù)努力,因為現在來判斷一個人失敗或是成功都太早了。
做人要低調,時刻保持一顆謙卑的心,曾國藩這樣教導我們: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平日里做任何事都應該低調,因為歷代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人民大眾主體總是相對弱勢的,可以用貧富來解釋這一現象,窮人多少有些仇富心理,這時候富家子弟的一點小不對,會被放大無數倍,導致是非不分,黑白顛倒。
所以為人低調不僅是自保,也是維護社會和平。什么是老練: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穩(wěn)當,次求變化;辦事無聲無息,既要精到,又要簡潔。從中不難歸納總結出,一個人想要表現的老練,想要變現的面對突發(fā)狀況處亂不驚,就必須穩(wěn)重行事,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還要有所保留,保持自己的神秘感和隨時提升自己的新鮮感,用知識和學識去包裝自己。
關于曾國藩的評價
對于歷史人物的評價,從來不缺乏爭議性,因為我們沒有經歷過那樣的年代,沒有親臨現場感受一個個偉大壯舉的誕生。我們唯有通過不斷考究,不斷了解事情真相,才能將歷史人物完完全全的還原出來。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做出突出貢獻的代表,他是中國近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先驅,他在教導士兵的時候,用禮來約束部下,儒家精神的熏陶,讓曾國藩手下的湘軍在作戰(zhàn)的時候擁有嚴明的紀律性,將士們個個如虎添翼,超常發(fā)揮。他創(chuàng)作的《愛民歌》更是成為毛主席治軍的依據,
曾國藩在修身治國齊家上也成為了中國第一完人,古人推崇的完成一番事業(yè)、成為世人學習的榜樣、給后代留下著作,這三點曾國藩全都做到了,他先是鎮(zhèn)壓太平天國,挽救了岌岌可微的清王朝,再是主張學習西方文化,得到一致認可,然后他的著作也被后人完整的保留下來,并稱為后代學習的準則。
曾國藩還是培養(yǎng)人才和推薦人才的高手,因為他的決策明確,為中國輸送了一大批有志青年,為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正興實業(yè)提供了充足的人員保障,他廣開言路,虛心納諫,使得大家的寶貴意見都綜合考略,揚長避短后達到效果的最大化。
曾國藩更是弘揚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者,他守孝道,對母親關愛有加,他是好家長,在教育孩子上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循循善誘娓娓道來,孩子們大多受曾國藩優(yōu)秀的品質影響,后來成為有用的人才。
曾國藩志向遠大,意志堅強,勤奮好學,吃苦耐勞,這些諸多優(yōu)秀品格,讓他無論受多大的打擊,都能保持平常心,不灰心喪氣,從而再接再厲,直到完成自己的事業(yè),完成自己的報國夢。
湘軍創(chuàng)始人曾國藩官職是什么
曾國藩的不同人生階段,所取得的官職是不同的。早期的曾國藩,將心思花在學術研究,考取功名上,這也是當時大多數文人唯一的出路,從中進士到進入翰林院,在受到賞識后連連升官,在內閣學士和刑部侍郎上都任職過一段時間。
隨著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fā),曾國藩在家鄉(xiāng)興辦團練,用來為抗擊農民起義做充足的準備,雖然在當時曾國藩似乎與朝廷脫開關系,并沒有擔任正式的官職。但是曾創(chuàng)辦的湘軍是脫離于朝廷的團體,而曾是整個軍隊的統(tǒng)帥,兵權在握的曾國藩,自然不需要再向朝廷謀求一官半職。也就是這個時候,曾有了稱帝的念頭,但是隨后冷靜的曾國藩馬上否認了這個念頭,當務之急是全力圍剿太平天國運動。
慈禧上臺后,曾國藩擁有了迄今為止最大的官銜,兩江總督,掌管軍權,在和平的年代,我們需要軍隊維護和平,在動亂年代我們需要軍隊報名。此番任命,正合曾國藩之意。天京的攻克,和曾國藩領導的湘軍密不可分,曾國藩立了頭等功,武英殿大學士的職位也就顯得名至實歸。在處理天津教會案件的時候,曾國藩激起了英法的憤怒,他強硬的態(tài)度讓清政府吃了不少苦頭,李鴻章代替曾國番的職務在這個位置上做了幾年。曾國藩重新回到兩江總督,卻也物是人非,找不到當初那份親切。清政府在后來加封謚號“文正”給曾國藩,可以說是對他個人能力的最高嘉獎。
文學家曾國藩的祖父簡介
曾國藩的祖父曾玉屏年少的時候很貪玩,又好吃懶做,常常白天的時候還呼呼大睡,周圍的長輩都諷刺他,說他以后一定不會有什么出息,會成為敗家子。一天,曾玉屏忽然頓悟了,發(fā)現自己在這樣下去必將一事無成,真的要成為鄰人口中的笑柄,于是在三十五歲的時候他開始認真務農,因為踏實肯干,家境也就漸漸好起來。
曾玉屏知道自己小時候不好好讀書的后果有多嚴重,長大以后非常想忘掉這段傷心史,常常為自己小時候不認真學習感到羞恥,長大之后就非常喜歡接待讀書的人,很希望有學問的人能來家中走訪,自己好向他請教學習。對待有品德的人,他非常敬重,不敢怠慢,鄰里有發(fā)生口角,曾玉屏時常出來主持公道,遇到無理的人,他會嚴厲的呵責,曾玉屏還時常會拿出余錢用來救濟貧苦的百姓。
曾玉屏是曾國藩一生最敬佩的人之一,曾國藩敬仰祖父的為人,他知道,祖父所作的救濟難民,關心鄰里,接待賓客,虛心學習等舉動,不僅對曾家人,甚至對于鄰居都是有積極作用的。曾玉屏也成為受人尊敬的存在,為曾家的未來日理萬機,不辭辛勞,這位年邁的老人一生都在為自己的子孫后代謀求發(fā)展。
也許是因為行善積德的緣故,或許是老天保佑,曾玉屏的兒子成為了曾氏家族的第一個秀才,這因為如此,生活在窮鄉(xiāng)僻壤的曾家才有機會當官從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