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獻公的父親是誰 秦獻公有幾個兒子
秦獻公在秦國歷史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皇帝,正是因為他在位期間采取的多種舉措比如廢黜殘酷的活人陪葬制度、遷都、擴大商業(yè)活動和推行縣制等措施制止了秦國從秦厲共公以來因為君位的動蕩而導(dǎo)致秦國大幅衰落的局面,為之后他的繼位秦孝公實行商鞅變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堪稱是秦國能夠由弱變強的關(guān)鍵人物。
雖然秦獻公做出了這么大的功績,但是他繼位并不是因為他是長子就能夠輕而易舉地繼位的,而是他從別人那里搶過來的。這其中很大的原因要歸罪于他的父親秦靈公。秦靈公生年不詳,后世又稱他為秦肅靈公,嬴姓,趙氏,而他的名字史書上也沒有確切記載,有一個說法是他的名字是肅。他于公元前424至前415年在位。秦靈公并沒有像他的兒子秦獻公那樣建立一番功績,他的主要成就應(yīng)該是他是第一個把軒轅黃帝作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進行供奉祭奠的君王,在他之后,幾乎歷朝歷代對軒轅黃帝的祭奠活動,規(guī)格都保持了較高的水平。
秦靈公于公元前415年去世,他被安葬在丘里悼公西。他死的時候雖然立了自己的長子秦獻公繼位,當(dāng)時朝中的大臣們并不滿意他,他們經(jīng)過商議之后決定廢黜他的君位,另立當(dāng)時正在晉國的秦懷王的兒子,秦昭子的弟弟即秦靈公的叔叔就是后來的秦簡公為新的國君。在這種情況下,秦孝公再待在秦國只會兇多吉少,他于是被迫遠走魏國。后來在魏武侯的幫助下才重新奪回君位。
秦靈公死后的君位動蕩不能把所有責(zé)任推到他身上,但是如果秦靈公能夠在生前確立君位非秦獻公不能繼位的強有力姿態(tài)的話,或許秦獻公就不用在外流亡這么多年了。
秦獻公兒子
在秦國的歷史上,除了一統(tǒng)天下的秦王嬴政之外,秦國的崛起和強大同樣離不開其他君王的辛勤治理,其中秦獻公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秦獻公在位期間,他采取了人殉、遷都和擴大商業(yè)活動等舉措,使得秦國終止了繼續(xù)衰落的腳步,為后來著名的商鞅變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秦獻公一共有兩個兒子,長子就是后來繼位的秦孝公嬴渠梁,而次子則是贏季昌。
長子秦孝公贏渠梁在秦國歷史上也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君王。他出生于公元前381年,在他二十一歲的時候繼承了秦獻公的位子。當(dāng)時的秦國因為經(jīng)歷了君位的動蕩,國力已經(jīng)大為削弱,旁邊的魏國趁機攻占了河西也就是現(xiàn)在的山西、陜西兩省交界地帶的黃河南段以西地區(qū)。他的父親秦獻公一直籌劃收復(fù)這塊地區(qū),但是直到他去世仍然沒有實現(xiàn)這個愿望。秦孝公的做法是施行仁德,招募天下的賢士,擴充勢力以圖東山再起。
這時候衛(wèi)國一個叫商鞅的人聽說之后,便來求見秦孝公,在聽完商鞅講述如何富國強兵的策略之后,決定讓他在秦國施行變法。商鞅一共在秦國推行了兩次變法,這使得迅速擺脫了以前積貧積弱的狀況,秦國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安樂和諧。秦國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逐漸奠定了自己的霸主地位,最終在公元前221年打敗所有諸侯國,建立了強大的秦王朝。
秦獻公的次子嬴季昌在歷史上沒有過多的記載,但是秦獻公在選擇繼位人的時候曾經(jīng)左右為難,難以決定,從這里可以看出次子應(yīng)該也是一個具有非凡才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