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太陽墓葬之謎 是樓蘭滅國的兇手?

2017-03-17 10:32:0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1979年冬,被考古學家侯燦、王炳華等在羅布泊以東發(fā)現(xiàn)的一片古代墓葬群。位于孔雀河北岸的小沙丘上,東西寬約35米,南北長約45米,面積約16

1979年冬,被考古學家侯燦、王炳華等在羅布泊以東發(fā)現(xiàn)的一片古代墓葬群。位于孔雀河北岸的小沙丘上,東西寬約35米,南北長約45米,面積約1600平方米。在所發(fā)掘的42座墓中,根據(jù)墓葬地表標志不同,被分為兩種形制。第一種形制是掘于沙土中的土坑墓,在墓葬的東西兩端各有一根直立的木樁,伸出至地表以上。木棺是由小塊木塊簡單拼制而成,木棺呈船形,無底、兩端立擋木。

在木棺頂板的外側覆蓋著羊皮或放置簸箕狀草編織物。大部分木棺內只葬一人,死者仰身,頭朝東方。尸體裸體,用毛氈包裹,頭上戴尖頂氈帽,帽上插有鳥翎羽,足穿皮鞋。在尸體脖頸、手腕、腰部有玉、骨質珠飾。

在胸口上部置一小包碎麻黃枝,附近還有一草編小簍,里面盛少量麥?;虬咨珴{狀物。在一部分墓葬的東頭,隨葬有木質或石質人像。其它的隨葬品有木質的盆、碗、杯、獸角、鋸齒形刻木等。

還有用毛氈嚴密包裹、保存完整的小孩尸體。第二種形制的墓葬,地表上排列著整齊的環(huán)形列木樁,圍繞墓室構成7圈同心圓,木樁由內向外排列,粗細有序。圓環(huán)之外,有四向展開的放射狀列木,形成5米——6米的放射線。更為耐人尋味的是,該類墓葬內的主人全部為男性。他們的入葬姿勢也都一律仰身,身體伸直,頭向東、腳向西。這類墓葬內隨葬器物不多,僅見有鋸齒形刻本和骨珠、骨錐、木雕人像等。與第一類墓葬內隨葬品風格相同。太陽墓地距今3800年,著名的“樓蘭美女”便由此地發(fā)現(xiàn)。

之所以稱之為“太陽墓地”,是由于從高處看墓葬結構頗似光芒四射的太陽鑲嵌在高地之上。墓葬地表有七圈規(guī)整的環(huán)列胡楊樹樁,由內向外,粗細有序,最小內圈直徑2米左右,似一個圓圓的太陽,人被埋于“太陽”中心;以環(huán)圈為中心,又有七圈粗大樹樁呈放射狀排列,井然有序,似太陽光芒,蔚為壯觀。樹樁全被豎向深埋于沙地,僅露樁頭。此種墓葬形式在我國僅發(fā)現(xiàn)一處,極為珍貴。

太陽墓葬竟是樓蘭滅國的兇手?

2000年前,那里是絲綢之路上的南北貫通、東西交匯的重要交通樞紐;我國古代西部對外開放最繁華的商城。這里的居民也種植小麥、飼養(yǎng)牛羊。他們的日常用品是胡楊木、獸角、草編類制品。這個顯赫一時的古代商城為何會在極短的時間內消失得無影無蹤?這其中到底隱藏著什么呢?

樓蘭在毀滅的過程中,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起到了不可忽視的推波助瀾的作用。樓蘭曾是個河網(wǎng)遍布、生機勃勃的綠洲。然而聲勢浩大的“太陽墓葬”卻為樓蘭的毀滅埋下了隱患。

“太陽墓”外表奇特而壯觀,圍繞墓穴的是一層套一層的共七層由細而粗的圓木。木樁由內而外,粗細有序。圈外又有呈放射狀四面展開的列木,井然不亂,蔚為壯觀,整個外形酷似一個太陽,很容易讓人產(chǎn)生各種神秘的聯(lián)想?!疤柲埂钡氖⑿校罅繕淠颈豢撤?,使樓蘭人在不知不覺中埋葬了自己的家園。據(jù)已發(fā)現(xiàn)的七座墓葬中,成材圓木達一萬多根,數(shù)量之多,令人咋舌。

生態(tài)的破壞也不能僅僅歸結于“太陽墓”,各種因素的合成力量必然會導致生態(tài)的失衡。樓蘭地處內陸,氣候干燥,久而久之,原來芳草遍地的綠洲再也留不住一片綠色。在出土的漢文簡牘中,可以了解到樓蘭士兵口糧減少的情況,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樓蘭環(huán)境惡化后的困頓。

沒想到太陽墓葬竟然牽扯到這么多的歷史信息,墓葬是一個民族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樓蘭大肆砍伐樹木,修建太陽墓葬。可誰知太陽墓葬建成卻加速了樓蘭毀滅,歷史總是充滿了戲劇性,太陽墓葬成了祭奠樓蘭的最佳證人。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