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帝王之師的翁同酥為何不受待見?
翁同酥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書法家,是同治皇帝和光緒皇帝的老師,擔任過工部尚書、軍機大臣等重要職位。此外,翁同酥在書法上成就很高,被譽為同治、光緒年間書法家第一。
翁同酥公報私仇
甲午戰(zhàn)前,翁某居然是堅定的主戰(zhàn)派,為的卻是報私仇。翁同龢的哥哥曾經被李鴻章彈劾罷官,翁父一氣去世,父兄之仇翁同龢一直記著。明知勝率甚小,非要讓李去打。清人王伯恭筆記記錄拜訪翁的情景,“翁同龢說:‘我正想讓他到戰(zhàn)場上試一試,看他到底是騾子還是馬,將來就有整頓他的余地了!’”(《蜷廬隨筆》)
光緒二十年,甲午,李的海陸軍相繼戰(zhàn)敗后,翁同龢還在那里清談,一會促成光緒責罰李氏,一會說不能讓李聯(lián)俄抗日,一會拒絕英法調停,一會說要“調東三省兵,建大糧臺,派大員大將”,一會說這個和約不能簽,一會說不能割地。完全空談!是誰劃掉了北洋的開花炮彈、速射炮、高速艦?是誰干掉了帝國最精銳的北洋?是誰干掉了大清最優(yōu)秀的海陸軍將領?又是誰去簽了馬關條約?可憐,大清的股肱之臣以及臺灣就這樣被忽悠沒有了。
翁同酥被革職
四年之后,光緒二十四年,歷史終于還李鴻章一個公道。戊戌變法前,雖然康有為系翁保薦而來,但光緒仍親自下旨讓翁開缺回籍。百日維新失敗后,光緒帝(慈禧)下旨“翁同龢授讀以來,輔導無方,往往巧藉事端,刺探朕意。至甲午年中東之役,信口侈陳,任意慫恿。辦理諸務,種種乖謬,以致不可收拾。今春力陳變法,濫保非人,罪無可逭。事后追維,深堪痛恨!前令其開缺回籍,實不足以蔽辜,翁同龢著革職,永不敘用,交地方官嚴加管束?!?/p>
光緒和慈禧終于看清了翁就是一個沽名釣譽的偽君子,只謀私利的專權者,厭惡極了他。這樣的人今天仍很常見:表面大義凜然,口若懸河,以正義的名義以愛國的冠冕四處攻訐。實則攪局,一切以私利為出發(fā)點,而又無半點真實之本領。無怪,翁為官四十年幾乎沒有一個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