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顛覆歷史 揭中國古代七宗驚天謎案

2017-03-21 10:56:1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中國上下五千多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時間中給我們世人留下了無數(shù)的瑰寶。然而,歷史在為我們留下無數(shù)值得研究和典藏的財富的同時,也給我們

中國上下五千多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時間中給我們世人留下了無數(shù)的瑰寶。然而,歷史在為我們留下無數(shù)值得研究和典藏的財富的同時,也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個不解的謎案。以下的七宗罪是中國史上最不得其解的我們一起看下。

七宗罪之一 老子的出關之謎

有史料記載,老子曾西出函谷關,被關令尹喜扣押,強而著書,留下了中國思想史上的巨著五千言《道德經(jīng)》。而后他就騎著一頭大青牛,繼續(xù)西行,沒了消息。

這個謎引起很多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的興趣,至今沒有得出很確鑿的證據(jù)。有人說出散關,經(jīng)流沙奔印度去了,并說老子到印度傳教,教出了釋迦牟尼這樣的大弟子。

歷代不少人認為此說只是道教為了抬高自己貶低其他宗教而捏造出來的。而有人說晚年的老子在甘肅臨洮落腳,為歸隱老者教煉內丹,養(yǎng)生修道,得道后在臨洮超然臺“飛升”。

而又有人胡亂猜測,說那時治安差,有可能被人半路打劫,導致意外身亡。

還有一種說法則認為老子不是西去,而是東歸?!肚f子·天道篇》有一段記載,敘說了老子離職后便離開周室而“歸居”了。老子的故鄉(xiāng)位于今天的河南省鹿邑縣,離孔子所在的曲阜不遠??鬃舆€曾拜訪過老子,也就是傳說中的“孔子問禮”。這件事不論是在《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還有在儒家著作《禮記·曾子問》中都有記載,說明老子退隱后東歸的說法比較可靠。

七宗罪之二 西施的生死之謎

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也是中國第一位女間諜。而作為越之功臣、吳之罪人的西施最后的結局如何,則眾說紛紜。有人說被句踐沉江,《墨子·親士》篇就說:“西施之沈(‘沉’,古作‘沈’),其美也?!?/p>

《太平御覽》引東漢趙曄所撰《吳越春秋》中有關西施的記載說:“吳亡后,越浮西施于江,隨鴟夷以終?!边@里的“浮”字也是“沉”的意思。

“鴟夷”,就是皮袋。在后人的詩歌里,也多次提及了西施沉水的事,李商隱的《景陽井》詩云:“腸斷吳王宮外水,濁泥猶得葬西施”;皮日休《館娃宮懷古》詩:“不知水葬歸何處,溪月灣灣欲效顰?!边@說明在唐代,人們是認可了西施被沉水的說法的。

而民間傳說較多的是被越國大夫范蠡暗暗接走。《越絕書》如此記載:“吳亡后,西施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倍凇妒酚洝愤@部具有權威性的史書里,盡管有范蠡的詳盡記載,卻找不到有關西施的只言片語,難解的謎團讓人倍感缺憾。又有人說被仇恨的吳國人民亂棍打死,至今史學界也沒有統(tǒng)一的結論。

七宗罪之三 徐福的東渡之謎

秦始皇并吞六國,統(tǒng)一全國后,位高權重,而最盼望的就是長生長壽,后來聽人說東海上有蓬萊仙島,那里有服后可以長生的靈芝草,就派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和三千工匠,東渡大海,后來秦始皇至死也沒盼來徐福的消息。

徐福到底去了哪里呢?有人說那時航海技術差,碰到大風浪,全部覆沒。而史籍中最早記載徐福史料的是司馬遷,可是沒有講明徐福浮海到了何處。

后人以為是臺灣或琉球,也有說是美洲,但大多數(shù)認為是日本。

最初提出徐福東渡日本的是五代后周和尚義楚,稱:“日本國亦名倭國,在東海中。秦時,徐福將五百童男童女止此國,今人物一如長安。……又東北干余里,有山名‘富士’亦名‘蓬萊’……徐福至此,謂蓬萊,至今子孫皆曰秦氏?!?/p>

義楚稱這一說法來自日本和尚弘順。至今日本保存著不少徐福活動的遺跡,如和歌山縣徐福和他的傳員7人墓、徐福宮,九州島佐賀縣“徐福上陸地”紀念碑、徐福的石冢、徐福祠,另外又有奉祀徐福的金立神社等等。

有些學者認為,徐福東渡是歷史事實,但不是去了日本,而是去的美洲,因為徐福東渡的時間與美洲瑪雅文明的興起相吻合,而日本與中國大陸相距甚近,根本不需要耗費巨資,數(shù)年才能抵達。徐福東渡究竟去了何方,至今尚未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七宗罪之四 楊貴妃生死之謎

楊貴妃傳奇的一生曾觸發(fā)無數(shù)騷客文人的才情,為之吟詩作賦。然而,這位國色天香的美女究竟歸宿如何呢?史書記載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六月,洛陽淪陷,潼關失守盛唐天子唐玄宗狼狽地與眾臣逃跑,其愛妃楊玉環(huán)死于馬嵬驛??墒?,文人賦詠與史家記述是相差十萬八千里的,因此楊貴妃的歸宿,至今還留下許多疑問。

一種觀點認為,楊玉環(huán)或許死于佛堂。《舊唐書·楊貴妃傳》記載:禁軍將領陳玄禮等殺了楊國忠父子之后,以“后患仍存”為由,強烈要求賜楊玉環(huán)一死,唐玄宗無奈,與貴妃訣別后只得下令。楊貴妃“遂縊死于佛室”。

也有人認為,楊貴妃也可能死于亂軍之中,這可從一些唐詩中的描述看出。杜牧的“喧呼馬嵬血,零落羽林槍”、張佑的“血埋妃子艷”、溫庭筠的“返魂無驗青煙滅,埋血空生碧草愁”等很多詩句,都認為楊貴妃被亂軍殺死于馬嵬驛,而不是被強迫上吊而死。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楊貴妃最后逃亡到日本。1984年出版的《文化譯叢》第五期,張廉譯自日本《中國傳來的故事》一文說,當時馬嵬驛被縊死的,乃是個侍女。禁軍將領陳玄禮為貴妃美色所吸引,不忍殺之,遂與高力士謀,以侍女代死。楊貴妃則由陳玄禮的親信護送南逃,大約在今上海附近揚帆出海,經(jīng)海上漂泊,輾轉來到日本久谷町久,最終在日本安度晚年。但究竟如何,至今仍令人難解。

七宗罪之五 宋太祖暴死之謎

趙匡胤于公元960年發(fā)動陳橋兵變,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歸西了,正史中沒有他死亡的明確記載,《宋史·太祖本紀》中的有關記載也只有簡單的兩句話:“帝崩于萬歲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傳位太宗?!币虼怂乃酪恢笔且粋€不解之謎,為歷史留下了又一樁懸案。

一種意見是,宋太宗“弒兄奪位”。持此說的人以《續(xù)湘山野錄》所載為依據(jù),認為宋太祖是在燭影斧聲中突然死去的,而宋太宗當晚又留宿于禁中,次日便在靈柩前即位,實難脫弒兄之嫌。

另一種意見認為,宋太祖的死與宋太宗無關,持此說的人引用司馬光《涑水紀聞》的記載為宋太宗辯解開脫。

據(jù)《涑水紀聞》記載,宋太祖駕崩后,已是四鼓時分,孝章宋后派人召太祖的四子秦王趙德芳入宮,但使者卻徑趨開封府召趙光義。趙光義大驚,猶豫不敢前行,經(jīng)使者催促,才于雪下步行進宮。據(jù)此,太祖死時,太宗并不在寢殿,因而不可能“弒兄”。

《宋史·太宗本紀》也曾提出一串疑問:太宗即位后,為什么不照嗣統(tǒng)繼位次年改元的慣例,急急忙忙將只剩兩個月的開寶九年改為太平興國元年?

既然杜太后有“皇位傳弟”的遺詔,太宗為何要一再迫害自己的弟弟趙廷美,使他郁郁而死?太宗即位后,太祖的次子武功郡王趙德昭為何自殺?

太宗曾加封皇嫂宋后為“開寶皇后”,但她死后,為什么不按皇后的禮儀治喪?縱觀古今諸說,似乎都論之有據(jù),然而有關宋太祖之死,目前仍未找到確鑿無疑的材料。

七宗罪之六 明建文帝生死之謎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以“清君側之惡”的名義舉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榮登皇位而結束,歷時4年。就在朱棣攻入南京時,皇宮已是一片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

一種說法認為建文帝是自焚而死的。據(jù)永樂年間修撰的《明太祖實錄》中記載,燕王朱棣發(fā)動“靖難之役”,經(jīng)過4年的征戰(zhàn),燕王獲得全勝,建文四年(公元1402)6月13日,燕王統(tǒng)領大軍開進南京金川門。當燕王軍隊進入皇宮時,宮中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也沒了蹤影。與此同時,建文帝所使用的寶璽也毫無蹤影。

正史記載建文帝死于宮中的大火。仁宗朱高熾御制長陵后碑也說,建文帝歿后,成祖?zhèn)湟蕴熳佣Y儀殮葬。成祖后來在給朝鮮國王的詔書中說:沒想到建文帝在奸臣的威逼下縱火自殺。但是,太監(jiān)在火后余燼中多次查找,只找到馬皇后與太子朱文奎的遺骸,建文帝是活是亡無從得知。燕王為讓天下知建文帝已自焚,曾作有祭文,但其墳墓在什么地方,無人可知。

明末崇禎帝就曾說過:想給建文帝上墳,卻不知在何處。另一種說法是在南京攻破之時,建文帝曾想自殺,但在其親信說服下,削發(fā)為僧,從地道逃出了皇宮,隱姓埋名,浪跡江湖。明成祖死后,他又回到京城,死后葬于京郊西山。

民間傳言中,在許多地方都有建文帝的蹤跡與傳說。有的說建文帝先逃到云貴地區(qū),后來又輾轉到了南洋一帶,直到現(xiàn)在,云南大理仍有人以惠帝(建文帝)為鼻祖。也有現(xiàn)代學者認為,當年建文帝潛逃后,曾藏于江蘇吳縣黿山普濟寺內,接著隱匿于穹窿山皇駕庵,于永樂21年(公元1423)在此病亡,埋于庵后小山坡上。

七宗罪之七 李自成的生死之謎

李自成,陜西米脂人。他當過驛卒,當過邊兵,最后加入了反明的農民起義軍,幾十萬大軍所向披靡,終于推翻了搖搖欲墜的明王朝。但因鎮(zhèn)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勾引清軍入關,李自成領兵退出北京,轉戰(zhàn)河南、陜西、湖北等地,最后不知所終。有人說李自成在九宮山遇難?!睹魇贰返慕Y論是,自成已死,尸朽莫辨。

這里的根據(jù)是,當時追擊李自成的清朝靖遠大將軍阿濟格給朝廷的報告說,李自成兵盡力盡,僅帶親信20人,竄入九宮山中,被村民圍困,無法脫逃,自縊而死。他派人前去驗尸,而尸體已經(jīng)腐爛,無法辨認了。無疑,他是清王朝或南明王朝統(tǒng)治者心目中的大患,他的生死絕對是當時的重大事件。而阿濟格報告中說是“尸朽莫辨”,純屬浮夸不實,清王朝怎能相信?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李自成退居時,他的手下還有40余萬兵馬,駐九宮山一帶至少也有數(shù)萬人,說他僅帶20名親信與事實明顯不符。況且,如果李自成真的被殺,他的幾十萬大軍豈能善罷甘休?九宮山能平靜嗎?

事實上,當時九宮山很平靜,那幾十萬大軍也很平靜。那么,為什么有“遇難”說,而且在民間廣泛流傳?據(jù)推測,這是李自成與其部下放的煙幕彈,一個緩兵之計。一方面,揚言李自成已死,可以打消南明王朝對這支大軍的敵意,下一步可能聯(lián)合抗清;另一方面,使清王朝以為,心腹之患已除,放松警惕,一旦時機成熟,李自成可東山再起。也有人說李自成在夾山寺隱居。據(jù)說,清朝初年,即將上任的云南同知張瓊伯在赴任途中,游訪石門夾山寺,與寺中方丈談古論今,頗為投緣,視為知己。幾年后,他又重訪夾山寺,方丈已死。

悼念之中,方丈的徒弟告訴他:那方丈就是威震天下的闖王李自成。在九宮山替死的是他的部將孫某。乾隆初年,澧州知州何某親赴夾山寺調查李自成的下落,在寺中他親眼見過一幅李自成的畫像,據(jù)稱,叫“奉天玉和尚”。1981年,在石門夾山寺發(fā)現(xiàn)了奉天玉大和尚墓。據(jù)考查,在一個瓷壇中盛的遺骨,與李自成身材相近。墓中陪葬物與李自成家鄉(xiāng)米脂縣習俗相同。但這一說法仍有不同意見。

有人說,奉天玉大和尚墓等的發(fā)現(xiàn),只能說明石門夾山寺確實有奉天玉大和尚這個人,并不能證明奉天玉大和尚就是李自成。又有人說,李自成生前左眼曾受箭傷失明,但李自成畫像卻雙目炯炯有神,以此證明,奉天玉不是李自成。因而,李自成隱居于夾山寺一說,也成不了定論。李自成的生死之謎至今仍成為史學家探討不休的事。

中國五千年的華夏歷史中,有著太多匪夷所思的事情,而這些故事就像謎一樣牽動著史學家的興趣。七宗歷史懸案,可是說當屬中國史上最不得其解的事件了。如果說只要能破解這十大謎題的其中一個,那么中國的歷史或將被顛覆和改寫!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