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揭秘中國古代盜墓賊的第一奇術(shù) 糞水澆灌墳墓

2017-03-21 14:08:24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虛冢設疑,雖然可以迷惑世人,給盜墓者干擾,但虛冢還是有墳頭的,所以盜起來很容易的,一個個掘開不就真相大白了?元人陶九成曾稱,“會須

虛冢設疑,雖然可以迷惑世人,給盜墓者干擾,但虛冢還是有墳頭的,所以盜起來很容易的,一個個掘開不就真相大白了?元人陶九成曾稱,“會須盡伐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藏操尸”,就是這個意思。如果以古制“不樹不封”,顯然與傳統(tǒng)的喪葬習俗相悖,與孝道不符。而且,帝王們多喜歡張揚后事,造大墳高冢以顯皇家威儀。于是,把墓穴鑿挖在山崖巖石之中,“依山為陵”,就成了新的流行。

唐高宗李治與皇后武則天的合葬陵乾陵,防盜嚴密,所有縫口均以鐵汁封固。

依山為陵,顯然比平地起穴那種封土為陵防盜效果要理想得多,由于陵穴筑在山中,所以普通的盜墓者是不可能得逞的。但這種葬法一般人家也造不起,造不成,非帝王陵寑、王公貴族墓冢不可為。

這種開鑿于山崖之中,不另起墳丘類型的墓穴,考古界亦稱“崖墓”。一般認為,這種依山為陵的崖墓興起于唐朝,開創(chuàng)者為中國歷史上的有為之君、唐太宗李世民,其昭陵玄宮地開鑿了今天陜西省禮泉縣境內(nèi)的九嵕山而就。其后唐諸帝多興師動眾,將附近風水上佳的山體都鑿空了,其后的乾、定、橋、泰、建、元、崇、豐、景、光、章、貞、簡等十三陵也都是這種類型的“崖墓”。

事實上,防盜效果顯著的“崖墓”并非李世民首創(chuàng),只不過到了唐朝,這種葬制更為成熟。漢文帝劉恒的霸陵,“因山而藏,不復起墳”,即“崖墓”。此陵位于今西安市灞橋區(qū)境內(nèi),當時劉恒命工匠在此地的北山,斬崖為冢,鑿洞為玄宮,以水為陵號。當?shù)赜幸粋€很好聽的叫法——“鳳凰嘴”。有人認為,崖墓為劉恒所創(chuàng),其實也不是,只能說是帝王陵中。

第一,這種墓在西漢時頗為流行,如現(xiàn)今考古發(fā)掘發(fā)現(xiàn)的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墓、山東曲阜魯王墓,都是在山崖中開鑿了巨大的洞穴而成。

當然,對于到底什么是“崖墓”有不同說法,一般人可能會認為,開鑿于懸崖峭壁上的墓穴,更符合崖墓的原始含義。這種形制的墓穴在東漢時期民間俗稱為“蠻洞”,后來的大唐帝王陵應該是這種墓穴的變種,是一種超豪華的“崖墓”,結(jié)合了傳統(tǒng)土葬法的元素,當然也不會是開鑿在懸崖峭壁上了。崖墓在普通民冢中很常見,與帝王陵所謂的“崖墓”自然不是一個等級,十分簡易,直接鑿空山體,可容一棺即成,有的則直接利用天然的洞穴。

“崖墓”開鑿在山體中,自然防盜效果非同一般。但,既然是開鑿的總有通往玄宮的洞口,盜墓者很容易找到。于是,監(jiān)工大臣在封閉洞口時煞費苦心,以鐵水封閉就是其中的絕招之一。如被漢廣川王劉去疾盜掘的戰(zhàn)國古墓魏襄王冢就是這樣,《太平廣記·冢墓一》(卷第389)記載,“襄王冢,以鐵灌其上,穿鑿三日乃開?!闭匪浀淖钪蔫F水封陵當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短茣酚涊d,“乾陵元宮,其門以石封閉,其石縫鑄鐵,以固其中。”

陳安利所著的《唐十八陵》記述,1958年考古工作者對乾陵的考古勘查證實了文獻記載的可靠性。乾陵墓道開在北峰南面的山坡上,墓道長63.1米,寬3.9米,呈斜形坡。

墓道與墓門間用石條填砌,多達39層,用石近四千塊。石條之間用鐵栓板拴拉,每三層上下用鐵棍穿聯(lián),再用錫鐵熔化灌縫。工程如此浩大,為關中唐十八陵所罕見。石條上刻有文字(含石匠姓名),共發(fā)現(xiàn)“焦才”、“合一”等363字??脊趴辈榻Y(jié)果表明,沒有發(fā)現(xiàn)乾陵被盜的痕跡。可見,武則天的反盜陵手法是相當成功的。

在民間,這種以鐵汁固墓反盜的方法也可見到。唐人段成式所著的《酉陽雜俎·尸穸》(卷13)記述了一個故事:劉晏判官李邈,莊在高陵,莊客懸欠租課,積五六年。邈因官罷歸莊,方欲勘責,見倉庫盈羨,輸尚未畢。邈怪問,悉曰:“某作端公莊客二三年矣,久為盜。近開一古冢,冢西去莊十里,極高大,入松林二百步方至墓。墓側(cè)有碑,斷倒草中,字磨滅不可讀。初,旁掘數(shù)十丈,遇一石門,固以鐵汁,累日洋糞沃之方開?!边@段文字很有意思,盜墓者掘冢的方法很另類,固若金湯的墓穴竟然用很簡單的方法就破了:天天用酸性很強的糞水來澆灌銹蝕鐵汁,經(jīng)過若干天,這種鐵汁墓竟然也給打開了——此怪招堪稱中國古代盜墓第一奇術(shù)!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