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關(guān)公月下斬貂蟬”說法究竟出自何處?
作為中國古典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她不見于《三國志》等官方任何史料之中,卻在小說《三國演義》里面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三國演義》中的貂蟬舍生取義,為了幫助司徒王允實現(xiàn)誅滅董卓,興復(fù)漢室的計劃,不惜犧牲幸福委身于呂布和董卓之間。最后嫁給呂布做妾。但小說對貂蟬的描寫卻是有頭無尾,在曹操殺了呂布以后,原著中僅僅交代了一句“操遣呂布家眷還于許都”,再無任何后續(xù)了。于是這位美女的生死就成了千古之謎了。
貂蟬到底有無其人呢?如果有的話為何不見于正史記載?而在元代就已經(jīng)為世人熟知的“關(guān)公月下斬貂蟬”一說,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種觀點完全依照羅貫中的說法,也就是小說《三國演義》,認為她是東漢末年漢王朝司徒王允的歌妓。王允,東漢太原祁縣人,字子師。初為郡吏,靈帝時,任豫州刺史,獻帝登基后任司徒。王允面對董卓的日益專橫,欺凌漢室,殘害百姓之舉毫無辦法,于是就想用美人計來達到目的,他立刻想到了貂蟬,王允對她說明了其中情由及利害關(guān)系,并要求她助一臂之力。貂蟬不得不按王允的要求,以她的美色在呂布和董卓之間周旋,使他們父子二人反目成仇。最后,利用呂布殺了董卓,為王允興復(fù)漢室立下了汗馬功勞。事成后,貂蟬在花園里為王允祈禱拜月,正巧此時有一片彩云遮月。王允見之曰:“貂蟬美色使月亮躲到云后面去了?!睋?jù)此,后人都傳說貂蟬有“閉月”之容。不過這種說法不被后世歷史學家認可,認為那只是小說家的杜撰,并無史料可以依證。
第二種觀點認為她是董卓的婢女。董卓于昭寧元年(公元198年)率兵入洛陽,廢少帝,立獻帝,把持朝政。曹操與袁紹等起兵反對,他挾獻帝西遷長安,自為太師,后來為呂布所殺。據(jù)《后漢書·呂布傳》載:“卓以布為騎都尉,誓為父子,甚愛信之。常小失意,卓拔戟擲之,布拳捷得免。布由是陰怨于卓。卓又使布守中閣,而私與侍婢情通,益不自安?!边@段記載就是后世公認的鳳儀亭擲戟之事的原形。由此可知,歷史上呂布確實曾在董卓府上與一名女子私通,而這名女子是董卓的一名婢女。羅貫中很可能把這一細節(jié)加工渲染,把這名婢女化名為貂蟬,寫出了一出“連環(huán)計”的故事。由此可見,歷史上的貂蟬很可能就是董卓府上的這名婢女。
當然,還有最為鮮明的第四種說法,也是經(jīng)過后人考證深得大部分人確信的說法。這種說法認為貂蟬就是呂布部將秦宜祿的妻子。據(jù)《三國志·關(guān)云長傳》注引《蜀記》記載:“曹公與劉備圍布于下邳,云長啟公:‘布使秦宜祿行求救,乞娶其妻?!S之。臨破,又屢啟于公,公疑其有異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云長心不自安?!睆倪@段記載中可知秦宜祿的妻子是很有姿色的。另外,因為關(guān)云長先想娶其為妻,可是由于曹操“自留之”,所以引起關(guān)云長的妒忌。他妒火中燒,一刀便把秦宜祿的妻子給殺了。這段記載也是小說《三國演義》中呂布被圍下邳,被曹操殺于白門樓的由來。
在《三國演義》第十九回中,羅貫中把這段情節(jié)稍加渲染,為了維護關(guān)羽“忠義有氣節(jié)”的形象,除掉了關(guān)羽向曹操“乞娶其妻”這一段,而直接改成“操遣呂布家眷還于許都”。這呂布家眷,自然包括貂蟬了。雖然羅貫中沒有明寫,也沒有后續(xù)的交代,但是人們普遍認為貂蟬是被曹操霸占了。曹操的好色形象眾人皆知,又尤其喜愛已婚少婦。那么殺死呂布后自然是不會放過貂蟬的。
但是曹操同樣也是好色之人,但見貂蟬美貌,不忍心賜給關(guān)羽,于是就沒有答應(yīng)。關(guān)羽自然非常惱怒。
元朝的曲作家根據(jù)雜劇劇情的需要,把這一段故事大肆渲染了一番:曹操霸占了貂蟬后,不久劉備兵敗,關(guān)羽被曹操俘獲。曹操賞識關(guān)羽,為了能讓他給自己效命,不惜大肆收買他,賞賜給了關(guān)羽10名舞姬,其中就有貂蟬。
關(guān)羽得到貂蟬后,自是非常高興的。但是貂蟬卻有意無意地替曹操說好話,意欲讓關(guān)羽背棄劉備,投降曹操。于是關(guān)羽大怒,在月光下一刀斬貂蟬為兩端,趁夜色逃回劉備身邊。也有說法是關(guān)羽本不想殺貂蟬,他斬的只是貂蟬的影子。結(jié)果貂蟬的影子直接變成了兩半,貂蟬的身體也變成了兩半。但終歸貂蟬是死于關(guān)羽之手,而后過五關(guān)斬六將,逃離了許昌。這就逐漸演變成了后世“關(guān)公月下斬貂蟬”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