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什么會被罵為“十姓家奴”?因為流毒太深
在古代的學(xué)者們眼里,叔孫通是絕對的小人。司馬光說他嘩眾取寵,司馬光是正人君子,罵起來人比較含蓄。大文學(xué)家揚雄可不管那么多,就是直白地說叔孫通是個小人,雖然揚雄自己也不見得有多高尚,但就是到了這樣的同類眼里,叔孫通也落不得好,可見真是不咋的。清代大儒洪亮吉更是認(rèn)為,秦朝的滅亡,趙高的罪還不及叔孫通大。趙高的罪,大家伙都是知道的,要沒有這老小子,秦二世也不至于上臺后胡作非為,直接葬送秦始皇的萬世基業(yè),可在洪大師眼里,叔孫通更可惡,為什么這么說?這老小子究竟做了哪些人神共憤的事?
關(guān)于叔孫通是何年何月出生,何年何月去世,已經(jīng)沒人知道了,似乎他就是憑空出現(xiàn)在薛地的一個人物,秦末,他以文學(xué)的身份成了個待詔博士(候補(bǔ))。不管怎么樣,他也算進(jìn)入了圈子。
當(dāng)時已是二世在位,陳勝已反,并已占下不少地方。對于這件事,生長在深宮的胡亥因為摸不準(zhǔn)陳勝這小子到底有多大能耐,自然也就不知道怎么辦才好,他把當(dāng)時在京城的三十多個博士都給集中起來,探討探討方法。食君俸祿的博士們稍加判斷,就得出了比較統(tǒng)一的看法,那就是盡快發(fā)兵滅了這些反賊??墒鞘鍖O通把皇帝贊得天上有地上無之后,輕飄飄地說,認(rèn)為這些人根本不足為慮,不過是一伙強(qiáng)盜,地方上擺平就行了,陛下只要繼續(xù)做那圣明的君王就好了。胡亥一聽不錯,其他的人都是胡說八道,說什么反賊,簡直是夸張之極,只有叔孫通實事求是,忠君愛國,很好。
叔孫通不但得了二十匹布帛,一套衣裳,還變成了真正的博士,換言之,就是又得錢財,又升官。這樣一個阿諛奉承之徒,自然是沒誰瞧得起。只是無論你瞧不瞧得起,叔孫通都看出來了,跟著這個暴君已經(jīng)沒有前途了,自己要脫干系,只能是這樣說。
說真話就得死嗎?是的。公元前208年,陳勝的大軍已經(jīng)攻到臨潼,左右丞相馮去疾李斯和將軍馮劫都勸皇帝暫停阿房宮修建,結(jié)果被臭罵一頓,二馮壯烈自殺,李斯不久也被腰斬。公元前207年,劉邦入關(guān),趙高誅殺胡亥。胡亥臨死前問身邊的一個小宦官,問他為什么不早說實話,這個宦官和叔孫通說的一樣,早說了,就活不到現(xiàn)在了。
叔孫通得到了賞賜之后,馬上逃回老家薛郡。這會兒薛郡已經(jīng)是楚軍的地盤,叔孫通想都沒想,就投誠了項梁。項梁死了,他又跟上了楚懷王(義帝)。懷王被項羽給支到長沙去了,叔孫通留在項羽身邊。
誰都知道懷王和項羽是面和心不和,雖然懷王大義在手,但是懷王終究只是個傀儡,跟著個傀儡,和跟著個暴君,危害同樣大。趨利避害,人的本能。果然不久,懷王被弄死了,叔孫通再一次發(fā)現(xiàn),自己押對了寶。后來劉項斗法,項羽失敗,很自然的,叔孫通又到了劉邦的陣營。
劉邦本來就沒讀過什么書,酸文人在他那里根本不受待見,想當(dāng)年,劉邦就常把尿撒在人家書生的帽子里。一般人尚且這樣,何況是這個臭名昭著的叔孫通呢?叔孫通摸清劉邦的脾氣后,決定從上到下都改了,整得和劉邦老鄉(xiāng)一樣,劉邦見了,很開心,這叔孫通不一般嘛。
如果說叔孫通是為了曲線救國(已),把自己的徒弟們都帶向光明,那改就改吧,也不是太大的事。可令追隨者意外的是,叔孫通只管自己,不管別人。如果單純的不幫也就算了,問題是叔孫通進(jìn)了漢王陣營后,把后輩們的門路堵死了,愣是不讓這百多號人往前進(jìn)一步。這是什么話?想當(dāng)初,大家都是奔著叔孫通的博士身份,才跟著他一起投靠劉邦,而今,這博士竟然只推薦一些江洋大盜,難道就不講一點情分嗎?
徒弟們鬧騰開了,叔孫通就趕緊去壓制,說什么你們又不能斬將奪旗,沖鋒陷陣,等我打個頭陣,有好機(jī)會再推薦大家。幾句話說下來,徒弟們都乖了。叔孫通說的似乎也沒錯,但是有風(fēng)險就會有收益,你光等著以后撿便宜,你當(dāng)人劉邦是傻子?。亢苊黠@,后來叔孫通當(dāng)了博士,成了“稷嗣君”,就沒這些人什么事了。
為了博得更好前程,叔孫通絞盡腦汗,要侍候好新主子。秦末亂世之前,禮儀法規(guī)就亂套了。劉邦小這長出身,身邊的功臣們都是知根知底的,粗俗得很,見面不行禮,喝醉又亂說話,大呼小叫的,根本不成體統(tǒng),劉邦想冷下臉,可又沒個章程,整不了??刹┦渴鍖O通玩的就是這個。他把徒弟們都叫來,再集合各地儒生,制定了一套朝儀,怎么跪拜,要拜多久,怎么行禮,怎么站位,都一一制定。以前的大呼小叫肯定是不行了,以前的稱兄道弟肯定不行了,得分大小,得分尊卑,得保持安靜,皇帝不開口,誰都不許動,劉邦一看演習(xí)就樂了,就是我要的范兒!
公元前200年,長樂宮落成,禮儀開始。天還沒亮,謁者(禮賓官)引導(dǎo)大家進(jìn)入殿門,東西相對而站,侍衛(wèi)手拿武器,沿臺階布崗。一聲皇帝陛下駕到,眼見著劉邦坐著御輦來了,親王以下各級官員從高到低,依次行禮,皇帝不發(fā)話,一個不許動,不許說話。一一坐定后,按高到低向皇帝祝酒,要恭敬,要文雅,一不合規(guī)矩,逐出金殿!大聲喧嘩沒有了,動作粗魯沒有了,劉邦樂極:“真過癮!”當(dāng)場升叔孫通為奉常(祭祀部長),黃金500斤!
叔孫通嘗到了甜頭,以后又搞了一系列禮儀。從此,君尊臣卑,君王高高在上,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那種君臣促膝談心沒有了,交頭接耳沒有了。只有皇帝的威嚴(yán),官員們隨著官職,尊嚴(yán)越來越少,閉嘴的機(jī)會越來越多,平民百姓則干脆只知道埋頭干活,皇帝叫干啥就干啥。雖然,這會兒的跪也還只是屁股坐在小腿上,稍稍挺身就完成了,跟后世雙膝著地相比,還有點區(qū)別。對上級長輩,是得尊重,但不能無條件的服從。
對于劉邦來說,制定這朝儀的叔孫通,簡直是天下不世出的人才,是自己一刻也少不得的得力助手,一定得名垂后世才行。所以,捧皇帝臭腳的人都會把叔孫通當(dāng)作是最最頂級的人才。但是,無論他在朝廷多么風(fēng)光,與他同時代的儒生們看他,就是一個十足的小人。他們說:“公(叔孫通)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諛以得親貴?!彼母毁F就是通過阿諛得來的,完全沒有骨氣。他們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盡管他已經(jīng)位高權(quán)重。
或許他有他的苦衷,但是任何借口,都不能拉上廣大人民群眾,因為從此,皇帝與臣民之間,鴻溝越來越寬,奴性不知不覺中形成,而始作俑者就是叔孫通!流毒深遠(yuǎn)!叔孫通,是第一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