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么不喜歡關羽?卻看得起張飛
諸葛亮對待關羽,特別注意分寸,并努力維持一個客客氣氣的良好關系,因為關羽并不十分買軍師賬的??酌鞯穆?lián)吳方針,他執(zhí)行不力,就是一證。雖然關羽遠在荊州,但這個人從來未把自己的地位擺正。馬超投蜀以后,為解決益州問題立下功勛,獲得殊榮。關羽不服氣,要離開荊州到西川來同馬超較一高低。諸葛亮連忙給他寫信安撫,一頂高帽子,才使此議寢息。劉備為漢中王后,要用黃忠作他的后將軍。諸葛亮說:“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這番話,可以看出諸葛亮對他的態(tài)度。
張飛就不是這樣了,只要諸葛亮點了他的將,無不悉心為之。而且,多有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每每創(chuàng)建奇功。對此,諸葛亮和這位莽張飛,往往產生不言而喻的默契。當消息傳來,說他所住大寨,逐日間飲酒,酩酊大醉,諸葛亮非但不加怪罪,還派人專程把佳釀給他送去,表明了他們之間心靈上的溝通,和以誠相待的友情。
當初,劉關張起事時,按社會、經濟地位,以張飛最殷實富有,“世居涿郡,頗有莊田”,是個有產有業(yè)有資財?shù)那f園主。劉備不過是個“販履織席”之輩,盡管自稱皇室后裔,早衰落無考,和阿Q“老子先前也闊過的”差不太離。后來,漢獻帝劉協(xié)叫了他一聲“皇叔”,不過是政治需要罷了。歷代皇帝為了籠絡人心,還有賜姓一說,所以,不必當真,誰有粉不朝臉上敷呢?他只能算是小手工業(yè)者。而關羽,一個推車的運輸專業(yè)戶而已。
由此推論開去,這三兄弟和諸葛亮的關系,恐怕也是由于階層不同,對待知識分子的態(tài)度,不免差異,倒有值得玩味之處的。
劉備起事時,已淪為手工業(yè)者兼小商販,可他早先是沒落貴族,大概是無疑的,至少在樓桑村,還能有立錐之地。曾拜盧植為師,自然文化水準要比關張高些,這樣,與諸葛亮不但政治觀點相同,在文化上,認同的地方也較多。張飛是莊園主,家道殷實,能有供三百余人相聚的桃園,估計雖非士族,也是豪紳一類。所以,他和擁有南陽諸葛廬的這位軍師,經濟基礎相差無幾,也許能找到共同語言。關云長是無恒產的自食其力者,他的個體運輸行業(yè),無須依賴群體,特立獨行,容易產生階級偏見,而自己又稍稍識得幾個字,不大買賬于文化和士大夫,對于諸葛亮就不如那兩位融洽了。
再加上關羽的驕矜自滿,剛愎自用,自以為是的性格,特別是封了漢壽亭侯以后,就自我感覺更加好了。到獨挑大梁,駐守荊州時,更是目中無人,感覺錯位。是件別人看來可笑,而對他本人卻很可怕的事情。要是關老爺有些許的清醒,也不至于走麥城,身首異處了。
諸葛亮一到新野,關張就聯(lián)合起來抵制這位軍師,但跳出來責難的是張飛,關羽是個愛作深沉狀的人,站在幕后,唆使猛張飛上。從三顧茅廬起,關羽就不大相信諸葛亮的能力。這是那種對知識分子的壓根兒不信任的階級感情,沒有辦法,他從山西一路推車過來,漢代那些地方小官僚,刀筆吏,少不了壓迫他,欺詐他,使他有反抗感。心里說,有什么了不起的,端這臭架子。他說:“兄長兩次親往拜謁,其禮太過矣!想諸葛亮有虛名而無實學,故避而不敢見也。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這個“惑”字,是他心里話,因為,孔明一來,他的副手地位就動搖了。從此開始,這將相之間,就絕不會是親密無間的了。
劉備到東吳招親,諸葛亮派趙云陪同,而不敢將錦囊妙計授關羽,怕他亂作主張。借東風后,安排趙云來接他,也不愿麻煩這位關老爺,怕他未必如約而來。赤壁之戰(zhàn),諸葛亮遲遲不睬他,是否真的用激將之法,還是有為難之處,或存心讓他放曹操一馬,于史無據,也就只好姑妄信之。但是,最后才安排他在華容道,可見對這位驕縱的將領,不得不再三斟酌,自然是有許多顧慮棘手之處,是可以想象的。
關老爺見不把他擺在重要位置上,當時責問諸葛亮:“關某自隨兄長征戰(zhàn),許多年來,未嘗落后。今日逢大敵,軍師卻不委用,此是何意?”聽他口氣,到底諸葛亮指揮關羽,還是關羽指揮諸葛亮?令人費解。大概拜把子兄弟便有這份和軍師平起平坐的特權。等到華容道放走了曹操,犯了軍令狀,還是劉備出來給他說情,才算了事。其實,正因為他知道必是這么一個結果,才敢義釋華容。特權,和特權階層,以及被毒化了的社會風氣,使得他有所倚仗地不在乎。
如果孔明執(zhí)法如山,從他華容道放走曹操起,就嚴懲不貸的話,那么,此后的他,在荊州主政,也許未必敢于自我膨脹、不知天高地厚了。正因為劉備的包庇,諸葛亮也就不得不遷就,既不能責人,更不能責己,也就只好稀里糊涂,不了了之;或者,走走形式,做做樣子;或者,深刻認識,從輕處理;或者,事出有因,查無實據;或者,最簡單的,就當交了一次學費,下次注意便是了。
看來,諸葛亮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也有其無藥可治的軟弱性,對于這位身居高位,后臺很硬,存心不買他賬的,又是勞動階層出身的漢壽亭侯,除了以顧全大局自勉,大抹稀泥外,還能有什么作為呢?
這類抹稀泥的難處,從古至今,豈是諸葛亮一人的故事嗎?但是,稀泥這東西,糊得一時,糊不了長遠,最后關羽在荊州大敗,不就是這種遷就、馬虎、不深究,由他而去,聽之任之的結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