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萬人都挖不動的武則天墓為何如此堅固?
千年來,漢武帝的茂墓被挖空了,唐太宗的昭陵被盜了,康熙皇帝墓被盜的連骨頭都不齊了,唯獨武則天的乾陵完好無損。
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位于陜西省乾縣城北的梁山上。歷時23年完成。
當年武則天選墓地時,風水先生認為此地乃風水寶地,于是武則天將梁山作為了自己和夫君的墓地。
當時修建陵墓的時候,正處盛唐,財力和人力都很充足,所以乾陵的修建很成功,被稱為“皇陵之冠”。
從唐末開始,乾陵就開始被盜墓者盯上了。
第一個打乾陵主意的是造反大軍黃巢。黃巢帶著40萬大軍,浩浩蕩蕩地跑到梁山開始挖掘。然而挖了數(shù)月,把半個梁山都挖平了,愣是沒找到入口。最后唐軍反撲,黃巢不得不撤離。于是便有了深達40米的黃巢溝。
五代時,節(jié)度使溫韜也曾試圖進入乾陵。溫濤帶著數(shù)萬人信心滿滿地來到梁山,然而幾次挖掘的過程中都遇到了暴雨,他只能作罷。
在封建迷信思想的威懾下,再加上前兩次挖掘的失敗,之后很長的一段時間,再也沒有人打過乾陵的主意,一直到民國。
民國時期,國民黨將領孫連仲出動一個師的兵力,帶著現(xiàn)代化設備,前往梁山挖掘乾陵。當墓道被炸開一點時,突然刮起了大風,幾個士兵被亂石砸死,孫連仲被嚇得不敢再挖了。
于是,在一千多年的歷史中,乾陵一直保持完好無損。
1960年,陜西省成立了乾陵發(fā)掘委員會,在當年的4月3日正式開始挖掘乾陵。
整個挖掘記錄顯示,乾陵的通道其實是在梁山主峰東南半山腰部,是由塹壕和石洞兩部分組成。整個塹壕深17米,而且墓地里的墓道呈現(xiàn)出斜坡狀,道路曲折疊加,粗略統(tǒng)計了一下,墓道一共用到了石條約8000塊。而且石條之間使用鐵栓板拉固,再用錫鐵汁灌注,令其與石條融為一體。
當日的考古工作者根據(jù)墓道內(nèi)的情況與《舊唐書》所記載的文獻相對照,“乾陵玄闕,其門以石閉塞,其石縫隙,鑄鐵以固其中”,發(fā)現(xiàn)相吻合,便斷定乾陵不曾被盜墓。
乾陵作為唯一未被盜掘的唐代帝王陵墓,是武則天所選的陵寢風水好,還是另有隱情?為什么在挖掘時會發(fā)生那些奇異的現(xiàn)象?這些還有待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