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馬上四十年的曹操為啥無心無力統(tǒng)三國?
曹操二十余歲時于征討黃巾軍起家,以為國家討賊立功為本愿,從此縱橫馬上近四十年,幾乎無一歲不出征,可惜終究未能一統(tǒng)江山。
若論原因,最直接是看軍事,擊敗袁紹后,曹操至少有兩次統(tǒng)一天下的機會──赤壁以及漢中之役。其中赤壁之戰(zhàn)前夕是他最接近統(tǒng)一的時刻。當時北方初定,荊州投降。被他視為心腹之患的劉備一路逃亡,只剩下江東政權搖擺不定。從曹操寫給孫權的信來看,他頗有已視江東為囊中之物的自大。
但實際上他在收服荊州之后馬上攻打江東,已是因冒進而失策。賈詡也勸他:“若乘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土樂業(yè),則可不勞眾而江東稽服矣?!?。
而曹操之所以不聽而冒進,一是他以孫權為孺子,低估了江東的決心和能力。未料孫權野心不比袁紹等人小,魯肅曾當眾對孫權說:“愿至尊威德加乎四海,總括九州,克成帝業(yè)。”孫權大笑,可見他早不諱言自己的稱帝野心,又怎會輕易投降。劉琮之降承自劉表的不思進取明哲保身,而孫家父子兄弟都是極力開拓、野心勃勃之人,曹操未免想得太簡單。
二是他低估了劉備。劉備與他交手多年,向來被動,以走為上。但建安十三年的劉備已今非昔比,諸葛亮不僅能說服孫權抗曹,還能與之訂立平等的外交聯(lián)盟。后一點尤為重要,保證了劉備不像過去那樣只能成為地方軍閥的附庸,而擁有了爭奪自己地盤的資格。
劉備本已到窮途末路,卻突然反敗為勝,占據荊襄,聯(lián)合孫權,奠定三分天下的基礎。如果沒有劉備的參與和定盟,曹操只面對孫權一個強敵,赤壁即便失敗,后或可再度找到機會取勝,然而當三股力量彼此牽扯互相制約時,要打破平衡就殊為不易。
如建安二十年本來孫劉兩家就快為了荊州大打出手,張魯一投降曹操,兩家馬上劃分了勢力范圍,掉轉槍口。劉備回師蜀中,而孫權以十萬兵進攻合肥。曹操后來專門贈送名貴的雞舌香五斤給諸葛亮,“以表微意”。這時候想到來挖墻角,顯然已經晚了。誰讓他當年煮酒論英雄時沒除去劉備,留下后患無窮。
赤壁之戰(zhàn)后,曹操損失的數十萬士兵(大部分是他的精銳青州兵)一時難以恢復,而馬超、韓遂甚至趁機占領了潼關以西,他對北方的統(tǒng)治已經出現(xiàn)危機,亟需修補,無暇他顧,只能坐視劉備蠶食荊州揮師益州。此后他的戰(zhàn)爭性質已從擴張的統(tǒng)一之戰(zhàn)轉變?yōu)閷?zhàn)略要地的爭奪,三家拉鋸戰(zhàn)開始形成。
與劉備的漢中之戰(zhàn),則是另一個轉折點。張魯投降本是一個極有利的契機,曹操可以選擇繼續(xù)揮師入蜀,如司馬懿所建議,劉備初得益州,根基不穩(wěn),曹操若借得漢中之勢圖西川,對方“勢必瓦解”。
而曹操答之以名言“既得隴,復望蜀乎”。曹操當然有其考慮,可能是受了赤壁時長線作戰(zhàn)的教訓,也不再寄希望于敵人自動瓦解。何況當時劉備已從荊州趕回,孫權也有可能犯境。年過六旬的他選擇保險的做法,想憑借中原的富足徐圖。孰料四年后漢中反為劉備攻占,失去漢中的第二年曹操即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