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臣張之洞為什么會舉行四次葬禮?
2008年10月4日,停放在河北南皮縣烈士陵園一年多的張之洞尸骨,被安葬到籌建中的基地。這片墓地,本是張之洞最初安息的地方。99年前他逝世時,絕對不會想到,這一次,已經(jīng)是他的第四次葬禮。
歸葬
這是宣統(tǒng)二年(公元1910年)十二月十五日,河北南皮縣雙廟村張氏墳場正在舉行張之洞的葬禮,這次葬禮舉行得十分隆重。孫中山曾說過,“張之洞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意指張在鄂興實業(yè)、練新軍、辦教育,為辛亥革命提供了物質、人才和思想等基礎。盡管后來的張之洞極力維持腐朽的晚清帝國,他和曾國藩等主持洋務運動的晚清重臣,依然得到了世人的尊重。
正是在民間有著極高的認可度,清末民初的亂世之中,張之洞的墓始終無恙。
掘墓
轉折來自上世紀50年代。1956年,牟安世著《洋務運動》問世,洋務派整體評價開始走低,張之洞也未能幸免。1966年“破四舊”又被提出,盡管毛澤東早在1962年曾強調,“談到重工業(yè),不能忘記張之洞”,但張之洞的墳墓,在這樣瘋狂的大潮中也未能幸免。1966年秋的某天,以學生為主的紅衛(wèi)兵造反派,扛旗打鑼來到墓地,先將張之洞墓碑拉倒,然后開始掘墓。兩個多月之后,一個消息在南皮傳開——張之洞的尸體不見了。然而,當時忙于“農業(yè)建設”和“階級斗爭”的人們,卻漸漸地將這件事淡忘了。
空墳
1978年之后,許多歷史記憶開始復蘇。隨著研究的深入,洋務運動又在學者的爭論中發(fā)生了一次形象轉換。這一次,洋務派被認為是“中國從封建社會走向資本主義近代化的開端”,(本文由天天愛養(yǎng)生網(wǎng)整理發(fā)布),應給予一定的歷史地位。而張之洞則成為了南皮這個欠發(fā)達縣的“文化名片”。
1993年春,南皮縣政府在張之洞墓地上重新堆了墳。張之洞逝世84周年,南皮舉行了大型公祭活動,著名心理學家、張之洞的孫女張厚粲也在被邀請之列。讓人感到尷尬的是,如此大規(guī)模的公祭活動,修建起的卻是一座空墳。
重埋
進入21世紀,人們開始重新審視張之洞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中體西用”的文化價值。這股熱潮推動了重新尋找張之洞的行動。一年以后,有位叫張執(zhí)信的村人經(jīng)過研究會反復勸說后終于開口——當年,正是他親手掩埋了張之洞的遺骨。
“我當時只是知道張之洞是個為國家為老百姓的大官,是個好人,再說即使是普通人,這么干也太缺德了!”當年,張執(zhí)信掩埋尸骨后,再三囑咐知情人,千萬不要聲張。調研人員按張執(zhí)信指定的位置,于2007年6月9日凌晨6點,在張之洞原來墳墓的附近找到遺骨。經(jīng)鑒定,基本肯定是張之洞遺骨。遺骨找到后,暫時停放在南皮縣烈士陵園。“我們現(xiàn)在把自己的東西給忘了,重建一個東西,不僅僅是修墓這么簡單。”張之洞的孫女張厚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