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揭秘歷史上敦煌莫高窟內(nèi)隱藏的秘密有什么

2017-07-06 20:16:5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在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沿古絲綢之路往敦煌市東南方向走25公里,會看見一座盛名赫赫的鳴沙山。轉到山的東麓,遠遠望見南北長約1600米崖壁上

在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沿古絲綢之路往敦煌市東南方向走25公里,會看見一座盛名赫赫的鳴沙山。轉到山的東麓,遠遠望見南北長約1600米崖壁上,上下五層的布滿了洞窟。這就是聞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放眼四外,此處南枕祁連,襟帶西域;前有陽關,后有玉門。此處歷史悠久,自漢代起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咽喉。漢代,此地是轄六縣的敦煌郡。東漢人應劭稱:“敦,大地之意;煌,繁盛也?!眱汕旰蟮慕裉欤@一“繁盛大地”以其擁有的舉世無雙的石窟藝術、藏經(jīng)文物而成為人類最偉大、最輝煌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之一。

在莫高窟第423窟內(nèi),有一片隋代刻制的墨書題記《莫高窟記》。仔細觀察,由于年代久遠風沙久拂,題記正文已經(jīng)模糊不可見,但標題“莫高窟記”四字卻十分清晰。這是最早見的莫高窟之名,也是敦煌莫高窟的名字之來由。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無量,莫者,不可能、沒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說沒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為了。從世俗的層面理解,莫高窟也可以理解為沒有比此水平更高的石窟了。

莫高窟是我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也是我國現(xiàn)存石窟藝術寶庫中規(guī)模最大、內(nèi)容最豐富的一座。洞窟分為南北兩區(qū),南區(qū)是莫高窟的主體,為僧侶們從事宗教活動的場所,有487個洞窟,均有壁畫或塑像。北區(qū)有248個洞窟,其中只有5個存在壁畫或塑像,其它洞窟均為僧侶修行、居住和死亡后掩埋的場所,有土炕、灶炕、煙道、壁龕、臺燈等生活設施。洞窟始鑿于前秦建元二年,即公元366年,后經(jīng)歷代增修,今存洞窟492個,彩塑雕像2415尊,壁畫45000平方米。1987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莫高窟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相傳,敦煌莫高窟是一位樂尊佐和尚最早修建的。敦煌自西漢起即為西域重鎮(zhèn),絲綢之路的暢通使得中國和中亞及西方諸國的商業(yè)、文化交流得以發(fā)展,佛教和佛教藝術即是循此路線,經(jīng)敦煌傳入中國的。公元四世紀,中原戰(zhàn)火不斷,河西地區(qū)則相對安定,因此,有很多內(nèi)地僧人離開中原,一路西行尋求修行之地。

公元366年,樂尊佐和尚西游到了敦煌的三危山下。四處皆是沙石,時間已是黃昏,飲食和住宿都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太陽漸漸落下了山,虔誠的樂尊佐和尚正在地頭趕路,驀然間他抬頭一看,眼前出現(xiàn)了奇景,只見對面的鳴沙山一片金光,四射的光芒中仿佛有千萬個佛在金光中顯現(xiàn)。樂尊佐和尚被這圣景深深的震撼了,他想這是佛祖對他的提示。于是,他停了下來,用盡個人一生的精力在佛光閃現(xiàn)之地開鑿佛窟。這就是莫高窟的開始。

公元六世紀末,隋文帝楊堅統(tǒng)一中國,結束了長期戰(zhàn)亂和分裂的局面,同時也加強了對西北的經(jīng)營。盡管隋朝統(tǒng)治只有短短的37年,但是皇帝崇奉佛教,莫高窟的開鑿修建就大大加快,在數(shù)量和規(guī)模上都達到了非??捎^的程度。唐朝建立后,中國封建社會的進入鼎盛時期,武則天統(tǒng)治時期更是大力推崇佛教,到武周圣歷元年,莫高窟已有“窟室一千余”。

五代時期及宋代,政府官方修建行為減少,民間修建佛窟發(fā)展起來。與中原內(nèi)地相比,河西地區(qū)相對穩(wěn)定,當?shù)厣袼妆娪珠_鑿了大量洞窟,并對前代洞窟進行了全面維修。

元朝時,蒙古統(tǒng)治著信奉佛教密宗,這一時期開鑿的石窟均帶有密宗色彩。此后,由于絲綢之路漸于沉寂,敦煌失去了其重要地位,石窟的開鑿也趨于停止。在吐魯番統(tǒng)治時期的1516至1715年,莫高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西方侵略者深入中國內(nèi)地之后,莫高窟更是遭受了浩劫。

莫高窟是一座融繪畫、雕塑和建筑藝術于一體,以壁畫為主、塑像為輔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禪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壇窟、四壁三龕窟、大像窟、涅磐窟等。各窟大小相差甚遠,最大的第16窟達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咄庠心驹斓钣睿⒂凶呃?、棧道等相連,現(xiàn)多已不存。

莫高窟壁畫繪于洞窟的四壁、窟頂和佛龕內(nèi),內(nèi)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跡、經(jīng)變、神怪、供養(yǎng)人、裝飾圖案等七類題材,此外還有很多表現(xiàn)當時狩獵、耕作、紡織、交通、戰(zhàn)爭、建設、舞蹈、婚喪嫁娶等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畫作。這些畫有的雄渾寬廣,有的瑰麗華艷,體現(xiàn)了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和特色。中國五代以前的畫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畫為中國美術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實物,也為研究中國古代風俗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形象和圖樣。

莫高窟所處山崖的土質較松軟,并不適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為木骨泥塑。塑像都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單身像和群像等多種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兩側侍立弟子、菩薩、天王、力士等,少則3身,多則達11身。彩塑形式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yè)塑等。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豐富、造詣高深,而且與壁畫相融相襯,相得益彰。

莫高窟的壁畫上,處處可見漫天飛舞的美麗飛天——敦煌市的城雕也是一個反彈琵琶的飛天仙女的形象。飛天是侍奉佛陀和帝釋天的神,能歌善舞。墻壁之上,飛天在無邊無際的茫茫宇宙中飄舞,有的手捧蓮蕾,直沖云霄;有的從空中俯沖下來,勢若流星;有的穿過重樓高閣,宛如游龍;有的則隨風悠悠漫卷。畫家用那特有的蜿蜒曲折的長線、舒展和諧的意趣,為人們打造了一個優(yōu)美而空靈的想象世界。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