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慈安暴亡之謎 野史記載慈禧謀害慈安四大原因

2017-07-06 20:43:27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正值壯年的慈安太后暴亡,從朝堂到民間,一時間冒出各種猜忌,清末一些野史及演繹戲說,更是將矛頭直指慈禧太后,說慈安太后食用了慈禧送去

正值壯年的慈安太后暴亡,從朝堂到民間,一時間冒出各種猜忌,清末一些野史及演繹戲說,更是將矛頭直指慈禧太后,說慈安太后食用了慈禧送去的餅餌,有毒的餅餌導(dǎo)致慈安暴亡。

那么,慈禧為什么要毒死慈安呢?

綜合清末的野史傳說,慈禧謀害慈安的原因大致有四個,分述如下:

第一,因為咸豐密詔事

據(jù)《崇陵傳信錄》載:

相傳兩太后一日聽政之暇,偶話咸豐末舊事,慈安忽語慈禧曰:“我有一事,久思為妹言之。今請妹觀一物?!痹诤D中取卷紙出,乃顯廟(咸豐帝)手敕也,略謂:葉赫氏祖制不得備椒房,今既生皇子,異日母以子貴,自不能不尊為太后,唯朕實不能深信其人。此后如能安分守法則已,否則汝可以此詔,命廷臣傳遺命除之。慈安持示慈禧,且笑曰:“吾姊妹相處久,無間言,何必留此詔乎?”立取火焚之。慈禧面發(fā)赤,雖申謝,意怏怏不自得,旋辭去。

“顯廟手敕”即是指咸豐帝之手詔。這里把手詔的內(nèi)容也寫出來了。

而《清朝野史大觀》中有如下文字:

慈安后忽慨然曰:“吾姊妹今皆老矣。旦夕當歸天上,仍侍先帝。吾二人相處二十余年,幸同心,無一語勃谿。第有一物,乃疇昔受之先帝者,今無所用之矣。然恐一旦不諱,失檢藏,或為他人所得,且致疑吾二人貌和而陰妒嫉者。則非特吾二人之遺憾,抑且大負先帝意矣?!闭Z次,袖出一函,授那拉氏,使觀之。那拉氏啟視,色頓變,慚不可抑。函非他,即文宗所付之遺詔也。觀畢,慈安后仍索還,焚于燭上,曰:“此紙已無用,焚之大佳。吾今日亦可以復(fù)命先帝矣?!?/p>

以上兩則記載,雖細節(jié)略有不同,但情節(jié)大體一致。說的是咸豐帝留有密詔,命慈安在慈禧不安分守己時,用密詔處死慈禧。慈安拿出密詔給慈禧看,并親手焚之。由于慈安沒有了上方寶劍,慈禧便毒死了她。

第二,因為東陵致祭事

據(jù)說在光緒六年(1880)到東陵祭奠咸豐帝,慈安認為她是正宮皇太后,在祭奠典禮時,她的位置應(yīng)排在慈禧之前。而慈禧則堅決不允。兩人在陵寢之地發(fā)生了激烈的爭論,后來還是照慈禧的意見辦了。兩人并列,不分先后。但是,慈禧認為這是慈安在有意羞辱自己,“因愈不悅東宮”,而動殺機。

第三,因為金姓伶人事

據(jù)說,有個姓金的京戲演員得到慈禧的專寵,隨意出入宮禁。有一次,慈安前往慈禧住處探視病情,偶見慈禧同金某躺在床上。慈安對慈禧“痛數(shù)責之”。慈禧當時認了錯,并把金伶逐出宮,且賜死,但慈禧也萌了殺死慈安的念頭。

第四,因為寵李連英事

據(jù)說慈禧寵信總管太監(jiān)李連英,李連英益發(fā)驕橫,惟慈禧之言是聽。一日,慈安乘輦過某殿,李連英與小太監(jiān)角力,對慈安置若罔聞,慈安大怒,欲杖責之。慈安這口氣難咽,立刻到慈禧住處,教訓(xùn)了慈禧一頓,慈禧不服,兩人因此鬧翻?!安粩?shù)日,即有慈安暴崩之事”。

以上都是野史傳聞,正史無記載。

平心而論,這些記載都是經(jīng)不住推敲的。即使如光緒帝的日講起居注官惲毓鼎的記載,也是不可靠的。

請問,手詔既然已經(jīng)焚毀,怎么能知道手詔的內(nèi)容呢?送有毒的點心,誰曾親見呢?金梁告誡我們,應(yīng)該堅決擯棄這個謬說。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