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烈長城抗戰(zhàn) 中國軍隊付出6萬傷亡殲滅日軍6千
早在1931年制定《虎卷》計劃時,“滿洲青年聯(lián)盟”所勾畫的偽滿洲國版圖,就包括一個塞外小省熱河,和沿長城延伸的一條“非武裝走廊”。“滿洲新秩序”建立后,石原、板垣、土肥原等人立即著手這一新的征服。
1933年2月23日,日軍2萬余人分三路進犯熱河。10天時間,熱河全境淪陷。3月3日,日軍6師團一部128騎,占領(lǐng)熱河省會承德。該部在承德大肆劫掠。這個師團意志頑強、作風兇狠,4年多以后,正是他們成為“南京大屠殺”的首兇。
“保衛(wèi)長城”的聲音,在這一年3月一下子成為華北大地最蒼勁悲愴的聲音。風雨飄零中,戰(zhàn)爭在長城的300里隘口間鋪開,每個關(guān)隘都有惡戰(zhàn)。幾十萬人馬往來沖殺,只有蒼天、黃土、長城、夕陽才靜默無聲。
在這樣的恢弘時空里,“滿洲青年聯(lián)盟”和藍衣社終于在長城兩側(cè),用炮火、大刀、思想和身體進行碰撞。兩大青年軍人集團、兩大秘密組織成為這個戰(zhàn)爭的主角。
“賀衷寒時代”就在這樣危急的背景下開幕了。
2月底,“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在十余條軍列邊,鐵石般地挺立著一個將軍的身影。他的手一直舉在帽檐邊,表情嚴峻,目光森冷。在他的身邊,鐵流一般地,望不到盡頭的持械軍人涌進站臺,涌過他的身邊,涌上火車。
這一天是霉雨天氣。雨水不斷地沿將軍的帽檐、肩章上淌下,他的軍裝早就濕透了,但仍然一動不動。火車站喧天的鑼鼓,無數(shù)市民、學生、記者的注視,似乎一點都不能驚動他。仿佛他的心已經(jīng)在遙遠的華北了。
2師、25師官兵的長龍已經(jīng)到尾巴上了,關(guān)麟征、黃杰走過來了。此時,他的身體微微地、不被人覺察地顫抖了一下,隨后,他的目光由森冷轉(zhuǎn)向熱烈,幾名衛(wèi)士為他鋪展開了一幅白布。
他咬破手指,用鮮血在白布上寫下了一個大大的筆畫。隨后,是關(guān)麟征、黃杰,隨后是百余名出身農(nóng)家、視野多少有些狹隘的士兵。他們紛紛咬破手指,你一字、我一句,以拙劣字體續(xù)成了一闋《滿江紅》。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不知道是哪個學堂的學生率先唱了起來。隨即,將軍沙啞的嗓音加入了,無數(shù)人加入了,歌聲撞擊著南京廣漠的天空。將軍的眼睛里先是蒙上了一層水汽,接著這水汽凝固、擴大,化作了滿眼的淚。
這眼淚感染著站臺,這是南京罕見的眼淚。將軍沒有去拭抹它。
2師、25師官兵后面,是一隊一隊更加威嚴、潮水一般靜默涌過的憲兵。罕見的鋼盔、儀仗,襯托著將軍的淚花。此時,人群激動喧鬧了起來:“憲兵三團!大英雄!”“憲四團的兄弟,好好地打鬼子!……”
兩個姑娘沖破衛(wèi)兵的警戒線,給蔣孝先、吉簡章這兩個憲兵團長,佩帶上了姑娘連夜編織的絨線花。
一個當過私塾教師的老先生,顫巍巍的身軀也靈活地穿過衛(wèi)兵的警戒線,把有著“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字樣的錦旗,披到了將軍的身上。隨后,聚集著數(shù)萬民眾的車站沸騰了,男女老少都試圖沖破衛(wèi)兵的警戒線。衛(wèi)兵的臉上熱淚縱橫,但仍然不肯放行,苦苦地勸說著人群。
這個將軍,就是賀衷寒。
這一天,在南京火車站的幾萬民眾,還很少有人知道,賀衷寒,以及他所送行的關(guān)麟征、黃杰、蔣孝先、吉簡章四人,都是讓市井開始驚恐的藍衣社首腦。但即使知道,一個多月后再次出現(xiàn)在南京火車站的一幅令人肝膽俱裂的圖景,也足以使億兆蒼生,依舊把那遠征的2萬余人,那個在火車站用淚眼送行的將軍,當作是自己的兄弟姐妹。
依舊是十余條軍列,軍列邊依舊站立著賀衷寒。然而這一天的賀衷寒,卻沒有戴軍帽,他的頭上刺眼地扎著一條雪白的布帶。他眼中淚水所蘊涵的悲慟,似乎折射著五千年和四萬萬的痛楚。
在賀衷寒淚水的襯托下,花圈和白幛,挽聯(lián)和松柏,靜默無息地和一直延伸到火車站廣場的幾萬人,等待著一個個黑色匣子的捧出。飄揚的青天白日旗,高遠的南京天空,迎接著近2萬個幽靈。然而捧回的不過是一千多個象征性的骨灰盒。大多數(shù)人的軀體,已經(jīng)融進長城與黃土了。
就在這一個多月里,在長城,藍衣社控制的2萬余名出征軍人,損失了三分之二的人馬。
《關(guān)麟征傳略》簡潔地描述了古北口作戰(zhàn)的情形:“……關(guān)麟征奉命率25師北上至古北口抗日。是役,他親率149團猛烈反擊日軍,雙方短兵相接,戰(zhàn)斗慘烈,關(guān)麟征被炸五處受傷,渾身是血,身邊官兵全部戰(zhàn)死……”
3月12日下午3時,古北口失守。關(guān)麟征師傷亡過半。其副手、“軍人會”成員張耀明接替負傷的關(guān)麟征,再次集結(jié)部隊,在口內(nèi)南天門一帶阻擊。此后20余日,“……起初是關(guān)麟征25師在第一線,被打殘了。黃杰第2師頂上去,換下第25師。第2師被打殘了,劉戡的第83師又頂上去,換下第2師……”
至3月底,3萬軍人幾乎不成建制。同時殲敵5千余人?!稌r世月報》第二卷第二期在戰(zhàn)后曾刊登中日雙方戰(zhàn)果,稱整個長城抗戰(zhàn)期間,中國軍隊共傷亡、失蹤6萬5千余人,其中關(guān)麟征等所屬的“徐廷瑤軍傷亡65%”,達2萬余人。
日本方面,共傷亡6千余人,大部為關(guān)麟征等人所殲滅。
近2萬人死去了,陣亡的700名軍官,絕大多數(shù)是藍衣社軍人會成員。一個個往昔音貌尚存、生龍活虎的人,先是身體上穿透了密集的槍眼,隨后又化作了一把土、一股煙,再也看不到了。
它也化做了賀衷寒在站臺上的聲音:
“弟兄們,我們回家了!……我們都回家了!”
隨著這個喑啞聲音的響起,哭聲連成一片,匯成了南京當夜的家家熄炊、戶戶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