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滅周的意義在哪里 秦滅周遷九鼎
秦滅周的意義
戰(zhàn)國時期在我國歷史上的時間算是比較久遠的,這段時間內(nèi)七國鼎立,七國間的戰(zhàn)爭不斷,各國也紛紛經(jīng)歷了或者由強到弱,或者由弱到強的過程。雖然這個時期內(nèi)七國各自為政,但還存在著一個名義上的統(tǒng)治者,那便是周國的周天子。雖然周國早已喪失了霸主的實權,但在一定程度上各國之間的關系還有賴于周國的周旋。在秦國逐漸強大之后,周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曾經(jīng)一度邀請其他六國共同討伐秦國,但結局卻是也失敗告終,周國也最終消亡于秦國之手。那么在歷史上,秦滅周的過程是怎樣的呢?秦滅周的意義又是如何呢?秦滅周的意義可以分為幾個層次呢?
周赧王之畫像
在歷史之上,秦滅周是一場必然之戰(zhàn),也是秦國實現(xiàn)統(tǒng)一的基本前提,雖然周國早已沒有實權,七國也是只有利益關系糾葛之時,才會想到周國,但它的名義之地位,就已經(jīng)讓秦國感覺到了威脅。
秦滅周的意義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看待:
第一、秦滅周是有利于秦國大業(yè)的統(tǒng)一,只有推翻了周天子之號令,才能為征伐其他六國提供一個名正言順的出師之名,可以說秦滅周是一場必然且必須發(fā)生的戰(zhàn)爭;
第二、秦滅周這場戰(zhàn)爭中,可以窺得其他六國之意圖,周天子聯(lián)合的六國中并沒有全部到位,僅有楚國、燕國兩個國家前來支援周天子,從各國中的出兵情況便可以看出它們對待強秦的態(tài)度,也會秦國滅六國的順序埋下了一定的伏筆。
秦滅周遷九鼎
戰(zhàn)國時期,諸國紛爭,秦國在統(tǒng)一的進程之中,曾經(jīng)一再覬覦周朝的九鼎,最終秦國成功滅周后終于擁有了九鼎,那么秦滅周遷九鼎究竟是一件怎樣的大事件?秦滅周為什么一定要遷九鼎?九鼎在當時又有著怎樣的特殊意義呢?
九鼎
九鼎即是鼎,在歷史上就是一個身份的象征,自大禹建立夏朝之后,花費大量的精力鑄造的九鼎,九鼎就象征著九州,象征著一統(tǒng)天下,也成為了國家一統(tǒng)天下的身份象征,只有天子才有資格擁有九鼎。夏朝之后由商朝擁有九鼎,因商紂王的暴虐導致天怒人怨,周天子推翻了商朝之后,繼而成為九鼎的擁有者,擁有了九鼎的周武王也被稱為周天子。
秦朝的歷代君主均有著稱霸之心,而得到九鼎似乎就成為了一個必要的先決條件,歷史上秦朝的秦武王甚至為了得到九鼎,親自舉鼎最后吐血不治身亡,但是秦武王的薨逝并沒有阻礙秦朝統(tǒng)一大業(yè)的雄心。戰(zhàn)國時期,諸侯紛紛揭竿而起,打著擁立周國的名號,各自割地為王,周國勢力不斷減弱,當周赧王繼位之后,秦昭襄王治理秦國有方,秦國的領土得到了快速的擴張,其他國家便開始了擔心,他們想利用周天子的名號進行集結起義,周赧王也順勢而為,但最后諸侯國卻紛紛失約,只有楚國、燕國派了少許兵馬前來,于是周國只能受降于秦國,將九鼎交給了秦國,從此周國再也不復存在,也再也沒有周天子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