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變法的背景 楚國當朝大臣位高權重功高震主
2017-04-29 07:40:48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吳起變法的背景:在春秋后期地主階級取得奪權斗爭勝利的基礎上進行的。到了戰(zhàn)國時期,奴隸制的土地國有制,已經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
吳起變法的背景:在春秋后期地主階級取得奪權斗爭勝利的基礎上進行的。到了戰(zhàn)國時期,奴隸制的土地國有制,已經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促使新興地主階級在政治和經濟勢力更加壯大,與原來奴隸主貴族頑固勢力的矛盾越來越深。
楚國地廣人眾,能夠調集百萬大軍,在戰(zhàn)國七雄中是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由于政治腐敗,經濟落后,國力一直萎靡不振。楚悼王繼位后,連年遭到魏、趙、韓等國的進攻,不斷喪失失地。在極其窘迫的形勢下,楚悼王不得不用重禮賄賂秦國,在秦國的幫助下才和魏、趙、韓講和。面對這種內外交困的形勢,楚悼王很想有一番作為,但苦于缺乏變法圖強的真正人才和支持者。
恰恰這時吳起來到楚國,吳起為楚悼王分析楚國的弊端說,楚國貧弱的原因是“大臣太重,封君太眾”,即大臣的權勢太大,威脅著國君的權力;受封食祿的貴族太多,影響著國家的財政稅收。要扭轉這種局面,只有“明法審令”,盡快變法革新。對吳起分析的種種弊端,楚悼王深有感觸,于是先任為宛守,防御韓、魏。一年以后,晉升為今尹,主持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