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二十四名將--魏延人物生平 鎮(zhèn)守漢中
嶄露頭角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應劉璋之邀,入川幫助劉璋抵御張魯,魏延以部曲隨劉備入蜀作戰(zhàn),劉備軍北上抵抗張魯,駐駐葭萌。
建安十七年(212年),劉備與劉璋決裂,起兵攻打劉璋,派遣與卓膺、黃忠一起占據(jù)涪城,當時劉備軍兵不滿萬,孤軍無糧,而劉璋拒絕堅壁清野的戰(zhàn)術,派遣劉璝、張任、泠苞、鄧賢、吳懿等將領率領精銳前去阻擊劉備軍,劉備軍大破劉璋軍,后來派遣黃忠、魏延等分統(tǒng)軍隊平定廣漢郡,數(shù)有戰(zhàn)功,遷升為牙門將軍。
建安十九年(214年),魏延隨劉備攻克重鎮(zhèn)雒城,并與諸葛亮、張飛等人一起包圍成都。
鎮(zhèn)守漢中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于沔陽自稱漢中王,并定治所于成都,于是當留大將以鎮(zhèn)漢中,當時大多數(shù)人的意見都認為張飛應當擔任漢中太守,張飛也覺得這個位置非自己莫屬,但是劉備卻意外的提拔魏延為漢中都督、漢中太守,并將魏延從牙門將軍升為鎮(zhèn)遠將軍。全軍上下聽聞此事一片震驚。一日,劉備大會群臣,問魏延道:“今天委任你這個重任,你打算說點什么嗎?”魏延朗聲答道:“如果曹操舉傾國之力前來,我請求為大王擋住他,如果是一偏將率十萬大軍前來,我請求為大王吞并了他?!眲渎牶蟾械绞譂M意,群臣也為魏延這番話而稱贊其雄豪。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建立蜀漢,魏延進封為鎮(zhèn)北將軍。
建興元年(223年)四月,劉備去世,五月,太子劉禪登基,魏延被封為都亭侯。
功勛卓著
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為預備北伐,進駐漢中,升魏延為丞相司馬、涼州刺史。
建興八年(230年),曹魏三路大軍進攻蜀漢漢中地區(qū),其中兩路因大雨退還,此時的魏延也率一支偏師西入羌中、攻擊曹魏涼州地區(qū),魏延率領軍隊行至陽溪一帶,遇到曹魏后將軍費瑤、雍州剌史郭淮的大軍,兩軍會戰(zhàn),魏延大破費瑤和郭淮。獲得大勝的魏延也因此被提拔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而且授予假節(jié),進封為南鄭侯。
建興九年(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與司馬懿對峙。據(jù)《漢晉春秋》記載,司馬懿使張郃攻王平于南圍,諸葛亮使魏延、高翔、吳班逆戰(zhàn),魏兵大敗,獲甲首三千級,司馬懿還保營。
建興十年(232年),魏延與劉琰不和,言語虛誕,諸葛亮責備劉琰,劉琰其后作箋道歉。
進獻奇計
魏延每次隨軍北伐,都請諸葛亮給他統(tǒng)領萬兵,另走一路攻關中,最后與諸葛亮會師于潼關,如同前漢將領韓信的例子,但諸葛亮一直不許,所以魏延經(jīng)常說諸葛亮膽怯,恨自己之才不能盡用。依《三國志》補注《魏略》的記載: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延曾在軍議上提出建議,因長安守將夏侯楙怯而無謀,故愿自請精兵五千,由子午谷直取長安,并認為夏侯楙一定會棄城逃走,而諸葛亮認為此計懸危而不用。
魏延善養(yǎng)士卒,勇猛過人,但性格高傲,性情極惡,人人都避其鋒。唯獨楊儀不屑魏延,與他勢成水火,甚至有數(shù)次魏延拿刀作勢要殺楊儀的舉動;諸葛亮愛惜二人,費祎也常為二人調解。
慘遭殺害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魏延被任為前鋒,夢到自己頭上生角,問占夢人趙直,趙直說:“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戰(zhàn)而賊欲自破之象也?!蓖撕髤s對人說:“角之為字,刀下用也;頭上用刀,其兇甚矣。”
同年秋天,諸葛亮病情加重,秘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祎、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后退軍節(jié)度,令魏延斷后,如果延或不從命,就隨他的便。諸葛亮歿,秘不發(fā)喪,楊儀令費祎前往揣摩魏延意圖。魏延回答道:“丞相雖然身亡,但還有我呢,怎么能因一個人的死而荒廢天下大事呢?再說,我魏延是何人,怎么能受楊儀擺布,做斷后的將領呢?”
大軍都隨楊儀徐徐退卻,魏延大怒,日夜兼程,趕在楊儀大軍前面,所走過的地方都燒絕閣道。楊儀和魏延都互相上表劉禪說對方謀反,劉禪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到底是誰想造反,董蔣二人都擔保楊儀懷疑魏延。魏延先占據(jù)南谷口,率軍出擊楊儀大軍,楊儀命令王平在前抵御魏延。王平罵魏延的先頭部隊:“諸葛公去世,尸骨未寒,你們這些人怎么敢如此!”魏延大軍知道錯在魏延,不聽魏延的命令,都散了。只有魏延與其子數(shù)人逃亡,逃到漢中,楊儀派遣馬岱追上了魏延并且斬了他,將頭顱獻于楊儀,楊儀用腳踐踏魏延的頭顱,并且罵道:“庸奴!你還能再作惡么?”于是誅滅魏延三族。
《三國志》記載:“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元代的郝經(jīng)認為楊儀“以私忿殺大將,罪浮于延”。
以上為《三國志》作者陳壽本傳的記載,不過據(jù)裴注引《魏略》所記,受諸葛亮托付兵權的是魏延,楊儀因怕魏延趁機相害,所以造謠說魏延要北上投敵,并發(fā)兵攻之,然而被誣陷的魏延深恐與戰(zhàn)則清白難雪,所以只逃不戰(zhàn),最后終于被追殺。裴松之認為此說法是在曹魏的傳言,蜀漢陳壽的《三國志》比較可信。
歷史評價
陳壽:“延既善養(yǎng)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薄拔貉右杂侣匀?,并咸貴重。覽其舉措,跡其規(guī)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p>
孫權:“楊儀、魏延豎牧小人也,雖嘗有鳴吠之益于時務,然既已任之,勢不得輕。若一朝無諸葛亮,必為禍亂矣”。
楊戲:“文長剛粗,臨難受命,折沖外御,鎮(zhèn)保國境。不協(xié)不和,忘節(jié)言亂,疾終惜始,實惟厥性。”
張耽:“使以故之明君靡不慎于將相也。然議者舉將多推宿舊,未必妙盡精才也。且韓信之舉,非舊名也;穰苴之信,非舊將也;呂蒙之進,非舊勛也;魏延之用,非舊德也。蓋明王之舉,舉無常人,才之所能,則授以大事?!?/p>
裴松之:“由今觀之,皆以亮不用延計為怯。凡兵之動,佑敵之主,知敵之將。邈之不用延計者,佑魏主之明略,而司馬懿輩不可輕也。亮欲平取隴右,且不獲如志,況欲乘僥幸,盡定咸陽以西邪!”
李苗:“每讀《蜀書》,見魏延請出長安,諸葛不許,嘆息謂亮無奇計?!?/p>
魏元忠:“夫才夫才生於世,世實須才。何世而不生才?何才而不資世?故物有不求,未有無物之歲;士有不用,未有無士之時也。志士在富貴與賤貧,皆思立功名以傳于后,然知己難而所遇罕。士之懷琬琰就煨塵、抱棟干困溝壑者,悠悠之人直睹此士之貧賤,安知其方略哉!故漢拜韓信,舉軍驚笑;蜀用魏延,群臣觖望。此富貴者易為善,貧賤者難為功也。”
何去非:“蜀師每出,魏延常請萬兵趨他道以為奇。亮每拒之,而延深以憤惋??酌髦稣吡w嘗一用其奇矣。聲言由斜谷而遂攻祁山,以出魏人之不意。一旦而降其三郡,關輔大震。卒以失律自喪其師,奇之不可廢于兵也如此!而孔明之不務此也,此銳于動眾而尤其智以用之也,嗚呼!非湯武之師,而惡夫出奇卒以喪敗其眾者,可屢為哉?”
程公許:“魏延驍勇,欲以奇兵間道與大軍會,孔明信用其說,安知三秦之不歸于漢?”
胡寅:“兵行詭道求勝而已,延之計可用甚明。而孔明不從?;蛑^孔明長于治國而短于將略;或謂孔明疑延不敢委也?!?/p>
洪邁:“魏延隨公出,輒欲請兵萬人,與公異道會于潼關,公制而不許,又欲請兵五千,循秦嶺而東,直取長安,以為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史臣謂公以為危計不用,是不然。公真所謂義兵不用詐謀奇計,方以數(shù)十萬之眾,據(jù)正道而臨有罪,建旗鳴鼓,直指魏都,固將飛書告之,擇日合戰(zhàn),豈復翳行竊步,事一旦之譎以規(guī)咸陽哉!”
陳普:“關羽不能當一面,魏延何敢比淮陰?!?/p>
陸文圭:“魏延及楊儀,兩人蜀俊乂。各懷專忌心,曲直竟誰在。孔明惜其才,未嘗輒偏廢。渭南反斾歸,師在千里外。朝臣意左右,魏為楊所害。楊亦不得死,晚用姜維輩。蜀竟以是亡,束手付鄧艾。艾復矜其功,受制于鐘會。四人共一律,皆以專忌敗。家國莫不然,鳴呼可為戒?!?/p>
王夫之:“魏延請從子年谷直搗長安,正兵也;諸葛繞山而西出祁山,趨秦、隴,奇兵也。高帝舍棧道而出陳倉,以奇取三秦,三秦之勢散,拊其背而震驚之,而魏異是?!?/p>
王縈緒:“武侯初伐曹魏,魏延直出褒中以取長安之計不用,紙上談兵者幾以為千古恨事。然勞師襲遠,兵家所忌,且曹魏人才以之敵武侯而不足,以之敵諸將而有余。即以街亭之事觀之,謖之才未必在延之下,一違節(jié)制,即敗于張郃。況千里襲人,萬一有張郃其人者,或拒于前,或斷其后,豈不損國威而敗乃公事乎?延之計,所謂行險以僥悻者也。
冒鶴亭:“魏延之反,亦冤辭也。其人過于自負,嘆恨己才,用之不盡,故諸葛卒后,曰(延語上已引,此處略)。蓋欲遣行者護丞相喪歸,自留渭南,與司馬決斗。其才不及諸葛則有之,其興復漢室之心,與諸葛同也。而楊儀素與延不平,不欲下之,便引諸營相次還,延于是怒,先儀南歸,燒絕棧道,使儀歸不得。此則逞一朝之忿,而忘君國之大事矣。陳壽于延傳末云:‘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就背叛?!篂榈弥?。蜀中人才本少,橫加延以反名,長城自壞,儀之肉寧足食哉!”
祠墓遺址
魏延祠
魏延祠位于四川綿陽市梓潼縣三泉鄉(xiāng)白雀村,西出梓潼縣,沿梓潼往江油的安梓路行約15公里,就到了三泉鄉(xiāng)白雀村,再沿村道行不多遠,就看到路邊的“魏延祠”石碑。沿翠柏拱衛(wèi)的石梯拾階而上,便見松柏掩映間一座仿古的建筑,這就是魏延祠。
魏延祠坐落在臥龍山千佛巖諸葛寨東長生門下東麓的井岡坪上,梓臥(梓潼——臥龍鎮(zhèn))公路從祠前經(jīng)過,路北,魏家河蜿蜒東流。祠周,環(huán)境清幽。
據(jù)說,魏延祠方圓十里,有很多姓氏,唯獨沒有姓魏的,但祠前卻有一條魏家河。據(jù)當?shù)匕搜衔袒貞洠杭液雍訓|原有魏家河廟,廟前曾有三塊石碑,其中一塊石碑上刻有“魏延率兵駐此”。
傳說,建興七年(公元231年),諸葛亮第四次率軍北伐時,大軍駐屯于臥龍山諸葛寨,令魏延率本部兵馬駐今魏家河南井岡坪,成掎角之勢以作策應,這跟諸葛亮用兵謹慎相符。
據(jù)說,當時天氣酷熱難耐,魏延發(fā)現(xiàn)一片山林有大群的鳥不斷聚集,決定在那里駐屯。由于有鳥糞接連不斷地落下,官兵們只有在離開樹林一點的地方燒飯。可是,卻沒找到水源。大群的麻雀聚集在魏延部隊的上面,感到吃驚的士兵們計劃轟走麻雀。魏延也看到了大群的麻雀,但是,他在其中發(fā)現(xiàn)了一只白麻雀并被這只白麻雀所吸引。他追著這只白麻雀到了一處巖石場,忽然,白麻雀奇跡般地在巖石的裂口里消失了。魏延感到十分驚奇,他試著推動巖石,不料,巖石轟然崩塌,泉水噴涌而出。原來,巖石下是一股地下水。官兵們找到了燒飯洗浴的水源,當?shù)鼐檬芨珊抵嗟霓r民們也感到非常開心,他們把這條地下水稱作魏延河。據(jù)說,當時魏延經(jīng)常身著戰(zhàn)袍,牽著戰(zhàn)馬,手持大刀在河邊飲馬巡視。
后來,人們?yōu)閼涯钗貉玉v兵之史跡,在魏延河邊建了魏家河廟,并在河上建了一座小橋,取名為“將軍橋”。魏家河廟毀于1968年,刻有“魏延率兵駐此”的石碑也不知所蹤。但將軍橋現(xiàn)在尚存,只是平時沒于水中,每年六七月間,水退則可見橋。
據(jù)說,井岡坪上歷史上曾有魏延祠,后來由于官府的命令,魏延祠被拆毀。現(xiàn)在的魏延祠是在1995年重建的。魏延祠,殿宇巍巍,正中,塑有魏延像,端莊威武,頗具大將風度?!拔貉屿簟必翌~,由中國《三國演義》學會常務副會長沈伯俊先生題寫。祠堂廊上,立有三塊石碑,上面分別刻有“南鄭侯魏延簡介”、“魏延率兵駐此認證碑記”、“魏延祠考察記”。
魏延祠正殿左測,是道教殿堂,塑有一些道教人物塑像,有道教護法神——王靈官,還有道教鼻祖——老子。
魏延祠右上方,還有文昌行宮和大佛殿,大佛殿內,有三世佛和十八羅漢像。
魏延墓
蜀漢漢中太守南鄭侯魏延被楊儀遣馬岱追殺于漢中北門外,就地葬在今漢中城北2公里石馬坡(或名石馬堰)。墓早已圮為平地,僅存墓前物石馬1匹,1973年移存漢中博物館。石馬原在漢中市石馬鎮(zhèn)黃家塘村(鐵路南)唐姓房前約150米處,有棗樹1株為記。
藝術形象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魏延登場時的形象十分正面。在第四十一回,劉備軍為曹操所迫,走至襄陽,劉琮聽信蔡瑁之言不讓劉備進城。當時魏延就挺身而出,大開城門招劉備軍隊入城,可是劉備為免驚擾百姓而決定不進城。后來魏延與文聘交戰(zhàn)后,力孤投靠長沙太守韓玄。
魏延游戲,動漫形象后來關羽攻長沙,與大將黃忠交戰(zhàn),韓玄認為黃忠戰(zhàn)斗不力而要把他殺掉,魏延一方面因韓玄不重用他,不得志而積怨,另一方面激于義憤,便率吏民殺掉韓玄,投降劉備軍。可是甫到劉備營中,便被諸葛亮判斷其腦后有反骨,是不忠之人,要把其處決,幸得劉備求情方才作罷。此后劉備率軍入蜀,魏延隨軍前往,于劉璋的酒宴上奉龐統(tǒng)之命起身舞劍,意在乘隙殺死劉璋,但被劉璋部將阻止。攻雒城時為爭功反陷入苦戰(zhàn),幸得黃忠所救。于馬超進攻葭萌關時出戰(zhàn),擊敗馬岱,卻被敗中求勝的馬岱放箭射傷。于瓦口關之戰(zhàn)中曾奉命援助張飛。漢中之戰(zhàn)中無視曹操的招降而對曹操放箭,射中其人中,但被龐德殺退;戰(zhàn)后被封為漢中太守。劉備逝世后,魏延隨諸葛亮平定“南蠻王”孟獲的叛亂。于諸葛亮北伐時獻“子午谷奇謀”之策,但未被諸葛亮采納;因此在奉命進攻箕谷時無視諸葛亮的軍令,險些敗北。于諸葛亮向天祈禱延命時進帳報告敵軍入侵的消息,不慎碰倒主燈,導致諸葛亮的祈禱失敗。諸葛亮臨終前遺命楊儀統(tǒng)兵,魏延對此不滿,于諸葛亮病逝后率軍反攻楊儀,而楊儀則根據(jù)諸葛亮的遺計挑釁魏延,魏延大喝一聲“誰敢殺我”后被潛伏在一旁的馬岱所殺。
在中國傳統(tǒng)戲曲中魏延的角色,面譜為紫十字門花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