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神白起為什么必須坑殺40萬趙國降卒?
戰(zhàn)國有四大名將:白起、廉頗、李牧、王翦。秦國名將白起排名第一。
白起有多牛逼?他一生指揮大大小小70多場戰(zhàn)役,竟然沒有一場敗仗。拿破侖多厲害的人,還吃過一次滑鐵盧;彭德懷多善戰(zhàn)的人,還打過4次敗仗。
而白起干過最有名的一件事情,就是在長平之戰(zhàn)中打敗了趙國軍隊,并將俘虜的40萬趙國降卒全部坑殺,只放了240個年紀小的降卒回去報信。
40萬人是個什么概念?放在現在,也是差不多一個縣的總人口。放到戰(zhàn)國時代,基本上就是一個國家青壯年的總數。
一下子就將敵人青壯年殺完,白起真夠狠、夠殘忍。
那么,白起為什么要殺掉這40萬趙國降卒?
司馬遷在《史記》中簡單地說了白起殺40萬趙國降卒的原因,是“趙國士兵反復無常,不全部殺掉,恐怕日后會成為災亂”。這是一條非常重要的原因。當秦國軍隊無法將趙國降卒馴服時,這一支龐大的投降部隊,就如一顆定時炸彈,遲早都會引發(fā)。
此外,還有三條原因,導致白起必須殺掉這40萬趙國降卒。
一、這是一場趙國和秦國之間的生死存亡戰(zhàn)爭
長平之戰(zhàn)是一場發(fā)生在趙國和秦國之間的總體戰(zhàn)。這場戰(zhàn)爭,關系到趙國和秦國之間的生死存亡。不管是趙國還是秦國,誰都輸不起這場戰(zhàn)爭。戰(zhàn)爭輸了,整個國家都將輸掉。因此,為了這場戰(zhàn)爭,固然趙國竭盡了舉國之力,秦國也是傾國而出。
當時,秦昭襄王下達了全國動員令,征調秦國15歲以上男子全部應戰(zhàn)。秦昭襄王自己也沒閑著。他甚至親自到前線督戰(zhàn),以阻絕趙國的援軍和糧草。
趙國方面也是如此。司馬遷記載,白起殺降以后,放掉了240個年紀小的降卒。這從側面說明,趙國已經動員到了小孩子參戰(zhàn)。
最終,幸運的天平倒向了秦國一方。白起利用趙國統帥趙括的弱點,將趙國軍隊圍困、擊敗。如何處置40萬趙國降卒?對于白起來說,也是兩難。殺掉降卒,并非光彩之事,后來白起在被迫自殺前也喟然,此事該死。而真要放掉40萬降卒——那就意味著,這場生死存亡之戰(zhàn)白打了。
二、秦國沒有足夠的糧食來養(yǎng)活40萬趙國降卒
在長平之戰(zhàn)中,趙國軍隊和秦國軍隊在數量上、在單兵素質上、在武器裝備上相差無幾。差距在于后勤保障上——白起切斷了趙國的糧道,導致趙國軍隊被圍困了46天之久,饑餓不堪,軍心動搖,甚至自相殺食。
實際上,秦國軍隊的后勤保障也動員榨干到了極致。畢竟,在戰(zhàn)國時代,秦國的生產力并不比趙國強很多。缺糧少衣的現象,在秦國軍隊中也有出現。所以,秦國軍隊也沒有余糧,肯定無法養(yǎng)活這40萬趙國降卒。
三、殺掉40萬降卒可以對趙國形成巨大的心理優(yōu)勢
我們看到,前面白起殺降以后,還放掉了240個年紀小的降卒回趙國報信。
這是因為白起心存慈念嗎?并不是。白起只是借這240個降卒,向趙國傳遞信息,以形成巨大的心理優(yōu)勢,便于下一步直接滅掉趙國。
白起這一招是奏效的。當240個降卒回到趙國后,上下為之震驚,一片哀傷。
不過,后來秦昭襄王卻下令白起撤軍,使得白起這一招成了廢棋。這讓白起很不滿意。這也成了導致白起后來被迫自殺的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