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民俗 > 二十四節(jié)氣 > 正文

立秋養(yǎng)生 立秋后關節(jié)病進入高發(fā)期

2017-06-29 18:27:1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進入秋季,天氣轉涼,關節(jié)病成為多發(fā)的骨骼疾病。對于很多患有風濕病、關節(jié)病的人來說,就要尤其注重關節(jié)的保養(yǎng)了。 秋葉黃,天轉涼。秋天

進入秋季,天氣轉涼,關節(jié)病成為多發(fā)的骨骼疾病。對于很多患有風濕病、關節(jié)病的人來說,就要尤其注重關節(jié)的保養(yǎng)了。

秋葉黃,天轉涼。秋天已經(jīng)如約而至,北方的天氣逐漸的開始變得涼爽起來,早晚可以感覺到秋風習習,在室外坐久了需要加一件衣服了,有些葉子也開始落了,秋收了,該收獲的莊稼也該收獲了,進入秋天,就是冬天的前兆了,大自然就是這樣按照規(guī)律不急不躁的運轉著,季節(jié)的更替不僅讓大自然更加的美麗,也同時讓人們去領略四季不同的溫度,夏季就是炙熱,秋季就是豐收,冬季是白雪,春季是百花盛開。

但是,這是大自然的規(guī)律,這種自然不是因為有人類的存在才這樣,自從有了地球,就一直這樣運轉著,所以,人只有順應自然,才能在這個地球上生活的更好,如果違背規(guī)律,那就會受到自然界的懲罰,輕者可能會患一些疾病,重者可能導致一些致命的疾病,再重者可能會出現(xiàn)天災,近幾年頻繁發(fā)生的地震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

人的健康也是一樣,要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變化養(yǎng)生的方式,真正做到“天人合一”,人才真正可以生活的很健康、很長壽。立秋了,對于人們來講是一個季節(jié)的更替,同時也是一個一些疾病的高發(fā)時段,關節(jié)疾病在秋季很容易罹患,已經(jīng)得了慢性關節(jié)疾病的人,在秋季也非常容易復發(fā)。

8月正好是一年中夏秋換季的關鍵月份,天氣變化也多端,一會下雨,一會可能艷陽高照,尤其當陰天、下雨、寒冷等天氣時,90%的關節(jié)病患者對氣候變化敏感,他們就像是天氣預報一樣,便會出現(xiàn)關節(jié)腫脹、疼痛加重的癥狀。

那該如何預防關節(jié)病或者防止關節(jié)病在秋季的復發(fā)?接下來聽聽專家是怎么告訴我們的。

很多人把骨骼問題全部歸為是和鈣有關,確實,骨骼跟鈣有關,但是大家忽略了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那就是和骨膠原蛋白關聯(lián)更大,尤其是關節(jié)部位,很多的關節(jié)疾病是因為缺乏骨膠原蛋白造成的,導致韌性下降、彈性下降,所以,想要預防關節(jié)類的疾病,首要的是要補充骨膠原,當然同時也要補鈣。

骨膠原也是一種蛋白質, 骨膠原含量最豐富的的食材比較昂貴,比如魚翅、海參、燕窩等。這些不是尋常百姓可以消費得起的,但是日常的食物中也有一些是含有一定的骨膠原的,比如雪耳、豬皮、豬腳、大骨等,但是如果膽固醇高的人,吃這些食物還是要慎重,因為這些食物膽固醇的含量較高,那如果膽固醇正常的人,盡可以放心的補充。

補充骨膠原的同時還要注意補充維生素C,可以促進骨膠原的形成。

立秋養(yǎng)生吃什么 立秋茄子最好吃

立秋的飲食養(yǎng)生

立秋以后氣溫由熱轉涼,人體的消耗也逐漸減少,食欲開始增加。因此,可根據(jù)秋季的特點來科學地攝取營養(yǎng)和調整飲食,以補充夏季的消耗,并為越冬做準備。

1、立秋的茄子最好吃

民諺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的說法。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時候。民俗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湯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當日吃下,據(jù)說有很好的養(yǎng)生效果。

家常蒸茄子

原料:醬汁(生抽、老抽、豆瓣醬加清水拌勻),蔥花、油適量。

做法:茄子洗凈,切塊,放在盤子里碼好,蒸鍋加水大火燒開后,將茄子連盤放入,蒸熟(約15分鐘左右,視茄塊大小而定),熱鍋放油,把蔥花爆香,倒入拌勻的醬汁煮開,關火將煮開的醬汁澆到蒸好的茄子上即可食用。

2、防腹瀉青菜豆腐不能少

山東萊西地區(qū)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種用豆?jié){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這么多食俗大都為防痢疾,足見對秋季腹瀉的防范意識,我們在家做豆腐麻煩,那就改良一下青菜豆腐的烹飪方法吧。

油菜燒豆腐

原料:油菜100克,豆腐1塊,紅椒1個,蔥、姜、蒜、油、鹽少許。

做法:豆腐搗碎,油菜洗凈切成末,蔥、姜、蒜切成末,紅椒切成小丁備用;鍋燒熱放少許油,油燒熱下蔥、姜、蒜末爆香,倒入豆腐泥翻炒3分鐘左右,加油菜末及紅椒丁繼續(xù)翻炒均勻,加適量鹽即可出鍋。

3、防痢疾:唐宋人秋食赤小豆

從唐宋時起,有在立秋之日用秋水服食赤小豆的風俗——取七粒至十四粒赤小豆,以井水吞服,服時要面朝西,這樣據(jù)說可以一秋不犯痢疾。我們也可以效仿古人,在立秋之時吃些赤小豆,稍做改良,把赤小豆做成營養(yǎng)粥口感更佳。

赤小豆薏米粥

原料:赤小豆50克,薏米100克,蓮子30克,百合2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赤小豆、薏米、蓮子、百合洗凈后用清水浸泡1小時;大火把上述原料燒開10分鐘后,加蓋燜1個小時;再次把湯燒開,然后加入冰糖,轉小火煮20分鐘后熄火,再燜30~60分鐘即可食用。

4、粉蒸肉

原料:豬五花肉400克,炒熟的米粉100克,醬油、胡椒粉、姜水(浸泡姜末的水)、料酒、油、香菜適量。

做法:五花肉切成薄片,用油、醬油、姜水、胡椒粉、料酒、大米粉拌勻,放入碗中;蒸鍋內加水大火燒開,將裝好米粉肉的碗放入蒸籠,上屜用大火蒸60分鐘至熟透,取出后翻扣在盤中,撒上香菜裝飾即可食用。

5、“貼秋膘”吃點肉

經(jīng)過了苦夏,人們的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yǎng),補償補償夏天的損失,北方人稱之為“貼秋膘”。

吃味厚的美食佳肴當然首選吃肉“以肉貼膘”。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