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民俗 > 二十四節(jié)氣 > 正文

三伏天養(yǎng)生 7大體質人群三伏天養(yǎng)生方法

2017-06-29 19:47:02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歷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從小暑解暑之后一直到立秋都是屬于三伏的時間,這個階段是最熱最潮濕的,所以

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歷“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從小暑解暑之后一直到立秋都是屬于三伏的時間,這個階段是最熱最潮濕的,所以要做好養(yǎng)生的工作,那么不同的體質有什么區(qū)別嗎?不同的體質該怎么養(yǎng)生呢?接下來360常識網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不同體質的人群該如何在三伏天養(yǎng)生。

三伏天一共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頭伏、二伏、三伏,三伏天年中最熱的是一一個季節(jié),所以在這里小編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做好降溫防潮的工作哦!中醫(yī)認為不同體質的人有不同的養(yǎng)生方法,下面我們來看看不同體質的人群三伏天養(yǎng)生方法。

7類人群三伏天養(yǎng)生好時節(jié)

中醫(yī)主張‘以通為用,以通為補’,疏通六腑,暢達氣機,升清降濁。所以一年當中,在夏至、入秋之前,都不宜過補。三伏天應以飲食調養(yǎng)為主。醫(yī)生建議,夏季飲食調養(yǎng)以清心防暑、滋陰生津為主。此外,夏季食欲減退,脾胃功能較為遲鈍,如果過食肥甘膩補之物,則致損胃傷脾,影響營養(yǎng)消化吸收,有損健康。中醫(yī)把人的體質分為七類:平和質、痰濕質、陽虛質、氣虛質、陰虛質、濕熱質、陽熱質等,不同的體質應該有不同的養(yǎng)生方法。

氣虛質

此類人四肢倦怠、肌肉松軟、不喜運動。氣虛者應以補益脾肺為主,更要慎避風邪。飲食上宜食性質平和、偏溫之物,如山藥、龍眼肉、蓮子等。

濕熱質

此類人膚色多偏黃,有“濁”而不清爽之感。調養(yǎng)應以健脾去濕、疏肝利膽為主。飲食上宜食清淡去濕之物,如冬瓜、苦瓜、綠豆、薏米、海帶等。

陽熱質

此類人體格壯實、面色紅潤、聲高氣粗。調養(yǎng)應以生津養(yǎng)陰為主。飲食上宜多食水果蔬菜,尤其是黃瓜、苦瓜、西瓜、梨、蘋果、冰糖等。

平和質

此類人胖瘦勻稱、健壯有力、目光有神、精力充沛。其養(yǎng)生原則是協調陰陽,暢通氣血,促進代謝。在飲食上沒有品種上的禁忌。

痰濕質

此類人多腰腹部肥滿,肢體沉重倦擔調養(yǎng)應以疏肝理氣為主。飲食上宜食具有健胃、行氣、活血之物,如陳皮、玫瑰花、茉莉花、山楂等。

陽虛質

此類人怕冷,肢體不溫,經常感到背部和膝關節(jié)以下寒冷。陽虛質的人應以溫補脾腎、運動健身為主。宜食溫熱的食物,比如荔枝、龍眼、羊肉等。

陰虛質

多為瘦小或瘦長體形的人,此類人怕熱、手足心熱、皮膚偏干或偏油。養(yǎng)生原則是養(yǎng)陰降火、鎮(zhèn)靜安神,以飲食調理、心神調養(yǎng)為主。飲食上,不宜吃溫燥、辛辣、香濃的食物。宜食清潤之物,如葡萄、梨、苦瓜、黃瓜等。

三伏天:冬病夏治好時機

俗話說“冬養(yǎng)三九補品旺,夏治三伏行針忙”,冬病夏治由來已久。冬病夏治方法很多,除了三伏貼,還有三伏天針灸,三伏天拔火罐、穴位注射、隔姜灸、艾灸等等。醫(yī)生根據病人的病癥不同,在這些方法中選擇一兩種使用。

很多慢性疾病都可以冬病夏治。包括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小兒感冒等,以及一些虛寒性的疾病,如胃痛、關節(jié)炎、腎虛引起的腰痛。

專業(yè)人士推薦兩種目前很流行的冬病夏治方法,三伏貼和三伏天拔火罐。之所以介紹這兩種方法是因為它們具備4大優(yōu)點:高效、安全、經濟、副作用小。冬病夏治一般以30天為一個療程,一般需連續(xù)3年,也就是3個療程。為鞏固療效,病人應于冬至日到醫(yī)院復診。

“夏練三伏”好嗎?

俗語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是古代長期養(yǎng)生修煉的經驗總結。在大寒大暑中鍛煉身體,可提高身體適應不同環(huán)境的能力,所以古人認為養(yǎng)生修煉得到的人可以“不避寒暑,百毒不侵”。但是夏練三伏要辯證避開高溫時段防中暑,醫(yī)生提醒:這種鍛煉方法對普通人不宜提倡,特別是年老體衰之人,或長時間生存于適宜溫度環(huán)境的人和孩子,其適應不同環(huán)境的能力較低,所以,這些人在伏天中還是避暑氣微妙。

三伏天的特點是溫度高、濕度大、白晝時間長。在這種環(huán)境中,人會相對晚睡早起、休息時間減少;易出汗,會造成人體內部各種營養(yǎng)物質,特別是無機鹽類的大量消耗;愛喝清涼飲料,食欲不振;活動減少、不能堅持鍛煉身體。整個人的身體狀況處于相對低下的水平,攝入減少而消耗增多,故不少人夏季體重下降。

但即使如此,也不適宜大量進補。因為夏季多食稀食飲品,胃消化液稀釋,消化功能減退,此時進補,難以消化,還易引起消化不良、腸胃不暢。而且老百姓常用的補藥多屬性溫熱,夏季進食會引起上火。夏季汗多,代謝加快,進補的養(yǎng)分也多浪費。

結語:以上就是360常識網為您介紹的內容,上面為大家介紹了三伏天不同體質人群的養(yǎng)生方法,你學會了嗎?三伏天時冬病夏治的好時機,大家可以試試三伏貼、三伏針灸、拔罐等,相信大家會過好這個三伏天的。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