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母嬰 > 幼兒教育 > 正文

0到3歲寶寶人際交往中的障礙

2015-12-31 00:56:1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由于嬰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特有規(guī)律和特點,年幼的寶寶與人交往會出現(xiàn)特定的障礙。這時,他們最需要父母給予正確的指導和練習,來克服人際智能發(fā)展中的困難。

0到3歲寶寶人際交往中的障礙

由于嬰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特有規(guī)律和特點,年幼的寶寶與人交往會出現(xiàn)特定的障礙。這時,他們最需要父母給予正確的指導和練習,來克服人際智能發(fā)展中的困難。

0到1歲寶寶的人際交往智能中的障礙——對寶寶的體態(tài)語言反應不敏感

人際交往特點:此階段的寶寶多用體態(tài)語言開始學習人際交往的技能,比如5到6月以前的嬰兒,情緒是主要的交流方式,他用哭聲來吸引媽媽的注意,從而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和情感滿足,也用甜美的微笑吸引父母更多的愛撫。

遭遇的障礙:如果父母對寶寶的體態(tài)語言反應不敏感,寶寶在早期發(fā)育階段得不到親人充分的關(guān)愛,那么正常的人際智能開發(fā)將會受阻。

爸爸媽媽這樣做:父母既要對寶寶的體態(tài)語言細致觀察,敏感反應,也要讓寶寶(6個月以后)理解大人的表情,如贊許的、不同意的、生氣的表情。教還不會說話的寶寶早早地“察顏觀色”,這能讓他的社會交往能力迅速發(fā)展。

溫馨提示:0到1歲時期,寶寶的人際智能發(fā)展相對于其他智能發(fā)展而言,是較晚的。人際智能不像其他智能(如身體運動智能)能通過單純的刺激(某些動作的訓練)就可以得到提升。特別提醒爸爸媽媽注意的是,人際智能的發(fā)展與其他智能的發(fā)展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的,肢體運動、音樂、語言智能都對人際智能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嬰幼兒時期語言的刺激對于人際智能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因此,O到1歲寶寶人際智能的培養(yǎng)要與其他智能的提升相結(jié)合。

1到2歲寶寶的人際交往智能中的障礙——怕生、怕害羞

人際交往特點:1歲以后的寶寶開始對同伴有了興趣,出現(xiàn)了互相注意、“對話”、給取玩具、模仿動作,甚至還會出現(xiàn)合作、互惠行為,但多數(shù)情況下寶寶還是各玩各的。此階段的寶寶玩的游戲多為個人游戲。

遭遇的障礙:此年齡段的寶寶會出現(xiàn)怕生、害羞等交往障礙。寶寶黏著熟悉的親人,不愿去接觸父母以外的人。

爸爸媽媽這樣做:對于怕生的寶寶,爸爸媽媽最好多帶他到有小朋友的游戲場所,讓他習慣多人交往的行為模式。在最初的交往中一定要寶寶自愿,不要強迫,一次和一個新朋友玩即可,玩的時間也不宜過長。父母在平時還要“以身作則”,樂于和朋友交流,給寶寶一個好的示范。

溫馨提示:不要給寶寶定性,也不允許別人給寶寶定性。任何寶寶的社會特性都不應該被描繪成固定的模式,如說一個寶寶害羞、遲鈍或者不善于交往。任何定性的描述往往逐漸成為固定的行為,成為永久的性格。

2到3歲寶寶的人際交往智能中的障礙——交往中出現(xiàn)摩擦

人際交往特點:2到3歲的寶寶不但會用體態(tài)語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也開始用一些簡單的語言來開展人際交往活動。此年齡段寶寶開始與他人有真正意義上的接觸和交往,并會受到外人的影響。但是,此階段的寶寶心理發(fā)展特點為“自我中心”,所以并不能有的放矢地組織游戲和活動。

遇到的障礙:由于寶寶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特點,他們不能站在別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也很難理解別人的感受,因此在與同伴的交往中會出現(xiàn)一些摩擦甚至“暴力”行為。

爸爸媽媽這樣做: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玩交朋友的游戲,告訴他一些交朋友的基本技巧,比如學會禮貌用語,有了不愉快可以尋求大人的幫助等。

溫馨提示:千萬不要等上幼兒園才開始重視交往。3歲前的寶寶如果不和別的孩子交往,就會處于比較孤獨的狀態(tài),等上幼兒園就會有很明顯的不適感。在集體生活中,寶寶如果既不習慣和別的小朋友共享玩具、配合行動,也不善于遵守交往規(guī)則,慢慢地就會像個多余的人。因此,為避免寶寶形成不合群的性格,父母在寶寶上幼兒園前一定要讓他接觸更多的人和事。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