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全切除現(xiàn)代新觀念以其適應癥
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器官,甲狀腺疾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疾病。幾十近年來,甲狀腺疾病的發(fā)病率明顯增高,其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但其手術方法一直存在爭議
1 .甲狀腺手術的變遷
公元952年,Albucasis在西班牙完成了第一例甲狀腺外科手術。1808年, Dupuytren在巴黎完成了第一例甲狀腺全切除手術;1872年,瑞士Kocher第一次描述了甲狀腺被膜切除[1-3]。
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雙側甲狀腺大部切除術是治療良性甲狀腺疾病標準手術;20世紀末,甲狀腺全切除術已成為良性的雙側多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治療的標準手術[3]。
2.關于甲狀腺全切除術的學術爭論
近幾十年來,國內外許多學者主張對所有甲狀腺疾病均行甲狀腺全切除術,引起了學術界的爭論[4、5]。
甲狀腺全切除治療甲狀腺癌的意見并不統(tǒng)一,澳大利亞的外科醫(yī)生對分化良好的甲狀腺乳頭狀癌,會行甲狀腺全切除術,而北美的外科醫(yī)生則會行單側甲狀腺切除術[6]。高明認為,甲狀腺癌雙側多發(fā)性的發(fā)生比例是20%~30%,因此,做甲狀腺全切的比例達到80%~90%,可能就是過度治療了[7]。
對良性甲狀腺疾病的治療爭議主要是手術切除的范圍,近20年來,許多作者認為,對良性甲狀腺疾病也應該行甲狀腺全切除術,其理由是良性甲狀腺疾病多屬彌漫性病變[4];局部切除后復發(fā)率較高,再次手術喉返神經(jīng)損傷和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的發(fā)生率高[8]。據(jù)文獻報告,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行甲狀腺部分或次全切除后的復發(fā)率為12%~20%,甚至有認為有約一半會復發(fā)。再次手術發(fā)生永久性并發(fā)癥的風險則大大增加[8]。
近年來,由于有了高度精細化的手術技術,甲狀腺全切除術的并發(fā)癥并沒有明顯增高,據(jù)文獻報告,喉返神經(jīng)損傷為0.3%~1.8%,而永久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癥為0.7%~6.6%[8、9]。
3.甲狀腺全切除的手術適應證
甲狀腺全切除術的手術指證尚無定論,結合文獻,我們認為,甲狀腺全切除的手術適應證包括:(1)甲狀腺癌,尤其是雙側甲狀腺癌;(2)甲狀腺癌遠處轉移,且轉移灶不能切除并有吸碘功能者;(3)甲狀腺癌患側葉切除后對側復發(fā)者[10];(4)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腺瘤性甲狀腺腫:尤其是巨大的,胸骨后甲狀腺腫[8、10];(5)Graves?。河捎趪乐氐募谞钕俟δ芸哼M癥,嚴重的眼病,或抗甲狀腺藥物過敏反應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