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群 > 嬰幼兒 > 正文

寶寶發(fā)燒 幫寶寶快速退燒的偏方

2017-06-23 20:41:3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到了夏季,空調和風扇成了每個家庭里都必不可少的家電。但正是由于這兩樣東西,很容易導致寶寶發(fā)燒。那么寶寶發(fā)燒怎么辦呢?怎么退燒才快呢

到了夏季,空調和風扇成了每個家庭里都必不可少的家電。但正是由于這兩樣東西,很容易導致寶寶發(fā)燒。那么寶寶發(fā)燒怎么辦呢?怎么退燒才快呢?今天我們就從寶寶健康的角度出發(fā),來了解一下幫助寶寶退燒的方法有哪些吧。

放血退燒的偏方

對于38.5℃以上的高燒,尤其是高燒驚厥的孩子,可以試試末梢放血的治療方法。

主要是給郁閉在身體內的,游離于經(jīng)絡之外的陽氣一個出路,你會發(fā)現(xiàn)高燒不退的孩子基本上無論吃了幾次西藥退燒藥,身上沒有汗,干燒。但是如果在末梢能放一點血,孩子經(jīng)過疼痛的刺激能發(fā)出汗來,陽氣得以從汗毛孔釋放出來,燒就能逐步降下來了。

當然,治療方法要跟時間緊密相連的,不同時間的放血的部位也不相同。但是如果實在是高燒不退的緊急情況,最簡單的是十個手指末端(中醫(yī)講叫十宣穴)都少量放出一點血來,燒也能逐步退了。

放血的方法也很有講究,首先,家長要準備一只醫(yī)院那種采血針,不能用我們平時測血糖那種彈式針,因為這種針扎下去根本不會覺得疼,而我們要的就是讓他疼一下;然后,給孩子十個手指都扎破;最后,從手掌勞宮穴,順手手指捋,一直捋到指端末梢,把血擠出來。

穴位退燒方法

1、十宣穴

十宣穴,即十指尖,共10個。十宣穴急救用途較多,民間廣泛應用于熱病、癲癇、小兒驚風等。高熱時,用三棱針點刺放血,出血3到5滴為宜。

2、大椎穴

大椎在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處,是督脈與身體十二正經(jīng)中所有陽經(jīng)的交會點,總督一身之陽,是解表退熱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針點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約推100~300次。

3、曲池、合谷、外關穴

曲肘,橫紋盡處,即肱骨外上髁內緣凹陷處為曲池。合谷俗稱“虎口”,在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間凹陷中。曲池與合谷均屬于手陽明大腸經(jīng),既能疏風解表,又能清瀉陽明。外關在腕背橫紋中點往上取兩橫指。外關穴是八脈交會穴之一,是解表退熱的要穴。

用毫針刺這3個穴,能降體溫。也可按摩這3個穴,同時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橫紋向上推向肘部約300次。

半夜突發(fā)高燒退燒小偏方

1、生姜一小塊(約10克),搗成糊狀,敷在手腕處的高骨上,或直接切片貼在高骨處,用醫(yī)用紗布裹住后,貼上膠布固定,一般40分鐘左右就可以退燒。

2、薄荷15克,水500毫升,燒煮5—8分鐘即可,待水溫涼后,用紗布蘸取反復擦洗腋窩、前額,大腿根,直到孩子燒退為止。

提醒廣大家長朋友,寶寶發(fā)燒千萬不要亂用藥,在醫(yī)囑下給寶寶進行護理和治療。

孩子發(fā)燒首選物理降溫

寶寶發(fā)燒,有兩種降溫方法:物理降溫和藥物降溫。

物理降溫包括冰敷、酒精擦浴、溫水洗浴(或擦浴)

冰敷若選用市面上賣的小兒退熱貼(冰冰貼)效果并不理想,如果家里有冰箱,可以把濕毛巾放進速凍(冷凍)箱里,5-10分鐘后拿出來敷在寶寶額頭上效果要好得多,還經(jīng)濟實惠。

溫水擦浴或洗浴,可用接近或略高于體溫的水,給寶寶洗個溫水澡,或者用毛巾擦寶寶身體降溫,注意多搓(或擦)洗一下脖子、腋窩、大腿根、肘窩、腘窩等血管豐富的地方,用力適度,擦10分鐘左右,寶寶皮膚潮紅就可達到效果。

酒精擦浴,注意要用稀釋過的酒精,一般用20%-30%左右,但是一般在寶寶39℃以上才用,擦的方法與溫水擦浴一樣。需注意的是,1歲以下的寶貝禁用酒精擦浴;酒精擦浴的方法要盡量少用。

目前,寶寶安全的退燒藥種類不多,一般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其它的退燒藥都須慎用。即使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最少間隔4個小時才可以再次使用,并且一天不能超過4次。

新生兒(出生后28天內的寶寶)最好不要用藥物降溫,首選是物理降溫。但新生兒不能用酒精擦浴??蓪殞毎唤忾_,用溫水洗澡,洗完澡后注意給寶寶多喝水,一般體溫就會降下來。要勤測體溫,半小時測一次,如果體溫還是不降,就要去醫(yī)院及時治療,免得耽誤病情。

對于1歲以上的寶寶,物理和藥物退熱方法都可以用。一般38℃以下,可以多喝溫水或熱粥促使寶寶出汗降溫,38.5℃以上就要用退燒藥,如果超過39℃,那就要物理降溫配合藥物用,并且同時多喝水,觀察半個小時,如果體溫不降反而上升,就立即去醫(yī)院就醫(yī)。另外,寶寶高燒的時候會消耗大量的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要在飲食中注意補充。

寶寶發(fā)燒感冒,家長應該了解這些

1、寶寶普通感冒又稱急性鼻咽炎,簡稱感冒,俗稱“傷風”,是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最常見病種,多呈自限性。普通感冒潛伏期1~3天不等,隨病毒而異,腸道病毒最短,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較長。

2、一般的感冒初期基本的不會伴隨發(fā)燒這種癥狀,大多先有鼻和喉部灼熱感,隨后出現(xiàn)鼻塞、打噴嚏、流涕、全身不適和肌肉酸痛。癥狀在48h達高峰(病毒脫殼),急性鼻咽炎通常不發(fā)熱或僅有低熱,尤其是鼻病毒或冠狀病毒感染時。

可有眼結膜充血、流淚、畏光、眼瞼腫脹、咽喉黏膜水腫。鼻腔分泌物初始為大量水樣清涕,以后變?yōu)轲ひ盒曰蚰撔浴pつ撔苑置谖锊灰欢ū硎纠^發(fā)細菌感染??人酝ǔ2粍×?,持續(xù)時間可長達2周。

膿性痰或嚴重的下呼吸道癥狀提示鼻病毒以外的病毒合并或繼發(fā)細菌性感染。兒童感冒時其癥狀多較成人為重,常有下呼吸道癥狀和消化道癥狀(嘔吐、腹瀉等)。感冒多屬自限性的,如無并發(fā)癥,病程4~10天。

3、對開始發(fā)燒的感冒要有正確的應對的方式,首先就是要知道如何去正確的退燒,在退燒的時候要知道如何去判斷溫度的處理方式。

A、發(fā)燒溫度在38.5度以下的不要給孩子吃退燒藥,發(fā)燒的時候就是身體的抵抗力和細菌病毒做斗爭的過程,所以在38.5度以下的時候不會危及孩子的生命安全,所以建議家長不要輕易給孩子吃退燒藥,要做的就是給孩子喝水來補充身體的水分,另外要密切關注孩子的身體溫度。

B、對高燒在38度以上的孩子可以用物理退燒的方式,美國兒科協(xié)會認為孩子的發(fā)燒如果以藥物退燒會有副作用,畢竟這發(fā)燒是身體的一種反應,并不屬于一種疾病,所以要做的就是盡量的使用安全的物理退燒。

4、另外對感冒發(fā)燒有鼻塞癥狀和咳嗽癥狀的,美國兒科協(xié)會就建議大家要做到對孩子的情況的高度關注,孩子鼻塞會很難受,甚至會導致孩子的呼吸困難,這是需要寶寶的媽媽注意的問題,可以使用安全的緩解藥物,但是必須注意不要使用激素以及有副作用的藥物。

常見的有效降溫方法

家中有孩子的父母大多遇到過孩子半夜發(fā)燒的情形。一旦孩子發(fā)熱,特別是39.5℃的高熱要采取降溫措施盡快將體溫降下來。下面介紹幾種常用且有效的物理降溫方法。

輻射降溫

小兒發(fā)熱時采用揭去被子,解開衣服等以促進機體散熱。輻射降溫法是促進機體散熱較好且最簡單的方法。同時給孩子補充充足的水分,帶走體內多余的熱量,促進體內毒素排出,利于患兒康復。

頭部冷濕敷

用20℃至30℃冷水浸濕軟毛巾后稍擠壓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額,每3至5分鐘更換一次(嬰幼兒不推薦此法)。

冰敷

將小冰塊及少量水裝入冰袋至半滿,排出袋內空氣,壓緊袋口,無漏水后放置于枕部、腋下及腹股溝區(qū)。最好用軟毛巾或軟布包裹冰袋,不宜長時間冷敷同一部位,以免凍傷患兒皮膚(嬰幼兒不推薦此法)。

溫水擦拭或溫水浴

用溫毛巾擦拭孩子的頭、腋下、四肢或洗個溫水澡,促進散熱。此法退熱效果較好,可使體溫迅速下降。

酒精擦浴

此法降溫效果明顯,主要適用于高熱降溫。將紗布浸透在30%至50%的酒精或白酒中并加等量溫水,然后將紗布擰成半干后進行全身擦拭,操作時動作要輕柔,以患兒皮膚被擦至發(fā)紅為宜,切勿擦傷皮膚。3歲內小兒一般不推薦用此法降溫。

溫水浸腳

用低于患兒體溫2℃至3℃的溫水浸泡雙腳30分鐘也可起到退熱作用。

孩子發(fā)熱時家長不能大意,在積極查明原因的同時,要盡快將體溫降下來,高熱時最好藥物降溫與物理降溫聯(lián)合使用,如體溫持續(xù)不降最好立即到醫(yī)院做進一步處理。

結語:現(xiàn)在正值夏季,家中常開電風扇或者是空調,在這種情況下,稍不注意寶寶就很容易感冒發(fā)燒。今天和大家介紹了一些幫助寶寶退燒的妙招,希望以上內容能夠幫助到各位爸爸媽媽們。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