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德島太陽神巨像失蹤之謎
羅得斯島上的太陽神巨像被喻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它從建立到被毀只有短短的56年,但有關(guān)它的傳說卻遠播四方。這座神奇的雕像是如何建成的。它的形狀怎樣?倒塌之后又去了哪里。羅得斯島位于愛琴海與地中海交界處,西距希臘大陸450公里,北距土耳其大陸19公里,面積1400平方公里,人口7萬。這個彈丸之地的北端就是羅德市,它是全島的首府,全島60%的人口集中在這里,舉世聞名的太陽神巨像就坐落在羅德市的碼頭邊。游人一登上碼頭,就可看見兩座圓形石柱和柱上的兩個銅雕小鹿,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渺小、空蕩,并沒有想象中的那種雄偉氣勢。鹿是羅得斯島的象征,當年巨像曾屹立在它的上方,看千帆競逐。關(guān)于羅得斯島,有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在遠古時代,希臘諸神為爭奪主神之位展開了大戰(zhàn),宙斯最后獲勝,成為萬神之王。志得意滿的宙斯登上寶座后開始論功行賞,分封諸神,但獨獨忘了給當時正出巡天宮的太陽神阿波羅留下一塊封地。阿波羅回來后大為不悅,宙斯乃施展神力,指著隱沒于愛琴海深處的一塊巨石分封給阿波羅,巨石欣然浮出水面,歡迎阿波羅的到來。這塊晚到的封地被蔚藍色的海水所圍繞,風光秀麗,氣候溫暖,阿波羅頗為滿意,便用愛妻羅德斯(愛神阿芙羅狄蒂之女)的名字,命名為羅得斯島。他的三個兒子卡米諾斯、莫諾利索斯和林佐斯被分封在島上各處,各自建立起自己的城邦。這雖然是神話傳說,但在羅得斯島確實存在過三個城邦,即卡米諾斯、莫諾利索斯和林佐斯。它們憑借羅得斯島處在東西方交界處的地理優(yōu)勢,以及島上肥沃的土壤,良好的氣候,逐漸發(fā)展起來,成為地中海上重要的商務(wù)中心。公元前408年,這三個城邦聯(lián)合成統(tǒng)一的羅德國,并在島的北端建立聯(lián)邦首都,這就是后來的羅德市。羅得斯島的繁榮富庶,吸引了希臘大陸上的人們爭先恐后地到這里經(jīng)商、定居或辦學,島上的文化也很快繁榮起來。正是在這個時候,島民皮桑德羅斯寫下了史詩《伊拉克利亞》,其后希臘的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也曾來羅得斯島招收弟子,講授哲學;雅典的大演說家艾斯霍尼斯也在島上辦過學校。羅得斯島文風極盛,成為當時著名的文化中心之一。公元前4世紀前半期,希波戰(zhàn)爭進行得如火如荼,作為希臘世界的一員,羅德國自然不能置身事外。公元前377年,羅德加入了雅典組織的第二次提洛同盟,共同抵御波斯的侵略,但是在別人的煽動下,羅德不久后(公元前356年)又退出同盟。希波戰(zhàn)爭后,希臘內(nèi)部發(fā)生了曠日持久的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在內(nèi)訌中實力大大削弱,為隨后興起的馬其頓亞歷山大所征服,希臘世界從此衰落。小小的羅德國在亞歷山大勢力如日中天之時勉強維持了獨立,但它的富裕卻令周邊大國虎視眈眈,必欲據(jù)之而后快。亞歷山大、波斯都曾入侵過羅德,羅德國勢岌岌可危。亞歷山大不幸英年早逝后,他的部將們爭權(quán)奪利,帝國最終一分為三,安提柯、塞琉古、托勒密各據(jù)一方。羅德由于在經(jīng)濟上與埃及聯(lián)系密切,乃與托勒密一世保持了良好的關(guān)系。
公元前305年,對羅德垂涎已久的馬其頓國王安提柯一世派兒子達摩瑞斯率領(lǐng)4萬軍隊,大舉入侵羅得斯島。強敵壓境,全島居民撤守至島東端海岬上的林佐斯城堡,進行殊死抵抗。林佐斯城堡建在突入海中的山丘上,三面陡崖高達100米,城墻依崖而建,城垛上有炮臺鎮(zhèn)守,易守難攻。這樣,全島居民憑借天險同仇敵愾,終于擊敗了入侵者。馬其頓軍隊丟盔棄甲,大敗而走。公元前304年,雙方簽署和約。羅德居民為紀念這次勝利,把馬其頓軍隊丟棄的銅制槍械收集起來,統(tǒng)統(tǒng)予以熔化,由雕刻大師哈列塔斯負責鑄造一座太陽神阿波羅(羅德居民也稱為赫利阿斯)神像,因為傳說中阿波羅是羅得斯島的保護神,當?shù)鼐用褚源藖砀兄x阿波羅對他們的保佑。哈列塔斯用了整整12年時間(公元前294年至公元前282年)才把巨像塑成。據(jù)記載,此神像高約33米,重12.5噸,手指比人高,大腳內(nèi)部可作居住的窯洞。雕像是中空的,里面用石頭和鐵的支柱加固,外包青銅殼。傳說太陽神雕像頭戴太陽光芒的冠冕,左手執(zhí)神鞭,右手高摯火炬,兩腳站在港口的石座上,船只可以從其胯下進出。太陽神的臺座上還鐫刻著一首贊美詩:
我們豎起你,赫利阿斯。
直達奧林匹亞山巔。
多利斯山區(qū)的羅德人敬仰太陽神,你使小島免遭橫蠻。
世界如此瑰麗,
自由不容涂炭。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redwood-ba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