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多武俠小說里面都沒有出現(xiàn)毒藥與名貴藥材,因此人們難免會好奇到底古代的毒藥有哪些?那么名貴藥材又有哪些?現(xiàn)在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古代的毒藥有哪些
斷腸草
斷腸草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一年生的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質是葫蔓藤堿。據(jù)記載,吃下后腸子會變黑粘連,人會腹痛不止而死。一般的解毒方法是洗胃,服炭灰,再用堿水和催吐劑,洗胃后用綠豆、金銀花和甘草急煎后服用可解毒。斷腸草還有一說是雷藤(《中藥大辭典〉)綠豆、金銀花和甘草實際上是萬用解毒藥,同樣的還有荔枝蒂、生豆?jié){等。雷公騰生于山地林緣陰濕處。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區(qū)。根秋季采,葉夏季采,花、果夏秋采。
鶴頂紅
鶴有鶴肉、鶴骨和鶴腦可入藥,但都無毒,而且都是滋補增益的藥。鶴頂紅其實是紅信石。紅信石就是三氧化二砷的一種天然礦物,加工以后就是著名的砒霜!苞Q頂紅”不過是古時候對砒霜的一個隱晦的說法而已。砷進入人體后,會和蛋白質的硫基結合,使蛋白質變性失去活性,可以阻斷細胞內氧化供能的途徑,使人快速缺少ATP供能死亡,和氫氰酸的作用機理類似。
天然砒霜化學成分As2O3,等軸晶系六八面體晶類。單晶晶形為八面體,也有菱形十二面體。集合體星狀、皮殼狀、毛發(fā)狀、土狀、鐘乳狀。白色有時帶天藍、黃、紅色調,也有無色,條痕白色或淡黃。玻璃至金剛光澤,亦有油脂、絲絹光澤。摩氏硬度1.5,比重3.73-3.90,解理完全,斷口貝殼狀,性脆,溶于水,有劇毒。
鴆
傳說鴆是一種傳說中的猛禽,比鷹大,鳴聲大而凄厲。其羽毛有劇毒,用它的羽毛在酒中浸一下,酒就成了鴆酒,毒性很大,幾乎不可解救。久而久之鴆酒就成了毒酒的統(tǒng)稱。另一種說法:鴆不是一種傳說中的猛禽,實際存在,即食蛇鷹,小型猛禽,在南方山區(qū)分布較廣,如武當山地區(qū)。因其食蛇故被誤認為體有劇毒。還有一種說法,鴆是一種稀有未知鳥類,被人捕殺干凈。
烏頭
毛莨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株高60-120cm,葉互生,革質,卵圓形,三裂,兩則裂片再2裂,中央裂片再3裂,邊沿有缺刻。5萼圓錐花序,花瓣2,果實為長圓形,花期6-7月、果7-8月。遼、豫、魯、甘、陜、浙、贛、皖、湘、鄂、川、滇、貴、都有分布。
烏頭這個名稱一般指的是川烏頭,還有草烏頭,一般指的是野生種烏頭和其他多種同屬植物,比如北烏頭(藍烏拉花)、太白烏頭(金牛七)等,是中藥學上的名稱。
砒石
砒石為天然產含砷礦物砷華、毒砂或雄黃等礦石的加工制成品。又名信石。主產于江西、湖南、廣東、貴州等地。商品有紅信石及白信石之分,藥用以紅信石為主。凡砒石,須裝入砂罐內,用泥將口封嚴,置爐火中煅紅,取出放涼,或以綠豆同煮以減其毒。研細粉用。砒石升華之精制品為白色粉末,即砒霜,毒性更劇。
金剛石
金剛石具有疏水親油的特性,當人服食下金剛石粉末后,金剛石粉末會粘在胃壁上,在長期的摩擦中,會讓人得胃潰瘍,不及時治療會死于胃出血,是種難以讓人提防的慢性毒劑。文藝復興時期,用金剛石粉末制成的慢性毒藥曾流行在意大利豪門之間。
見血封喉
又名“毒箭木”、“剪刀樹”,國家保護的瀕危植物,是世界上最毒的植物種類之一。
樹汁呈乳白色,劇毒。一旦液汁經傷口進入血液,就有生命危險。古人常把它涂在箭頭上,用以射殺野獸或敵人。秒殺。原產東南亞。我國海南、西雙版納植物園中可見。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redwood-ba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