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跟壽命有何關系 體重保持多少最長壽
以往,我們提起“減肥”,往往是出于保持身形,保持美感,但當我們接觸到更多的健康知識,其實減肥的意義往往在于減少脂肪堆積,拒絕肥胖就相當于拒絕疾病,因為很多的疾病的高危因素,往往肥胖都是其中之一。那么這樣一來,如果說肥胖導致疾病,那么體重太高的人想必身體多多少少都會受到一些困擾,所而身體是否健康與壽命的長短也有極大的聯(lián)系,那么這是不是代表體重確實跟長壽與否有關系呢?下面和360常識網(wǎng)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什么體重的人更長壽?
其實,我們不能很片面地判斷一個人到了哪個體重就一定長壽,這還要根據(jù)他的身高來判斷。一個高個子,體重重些倒也是正常的。在人的身高與體重之間與一個公式,即BMI指數(shù)。BMI指數(shù)的算法是:BMI=體重(kg)÷身高的平方(m),如果1米7的個子,體重65公斤,BMI指數(shù)就是65÷(1.7×1.7)≈22.49。對于成年人來說,BMI指數(shù)在18.5-23.9是處于正常的,而BMI指數(shù)大于28就可以定義為肥胖了。
根據(jù)歐洲科學家所做的調(diào)查,將BMI與死亡率放在一起對比并繪制了圖表分析,得出結論,對于60歲以下的人群來說,BMI指數(shù)保持在18.5-23.9,也就是正常的范圍之內(nèi),死亡率是比較低的。但是,通過數(shù)據(jù)對比,超過60歲以上的成年人,BMI指數(shù)稍微超一點點,24-28,甚至到了30以內(nèi)的BMI指數(shù),死亡率反而還比較低一點。也就是說,老年人體重稍微偏重一點,還沒達到肥胖的標準其實反而死亡率會比較低一點,那么造成這種因素的原因是什么呢?
對于60歲的老人,其實這個時候身體的各個器官機能已經(jīng)處于衰老的階段,抵御疾病的能力比起年輕人來說是會差一點。于是在這個基礎上,體重稍微偏重的人往往營養(yǎng)狀態(tài)也是比較好的,所以身體機能以及抵抗力會比起相對瘦一點的人群會好一點。所以我們才往往有個說法就是老人家身形看著圓潤一點覺得他更精神、硬朗。
因此,對于一些執(zhí)著于減肥的老人來說,其實只要體重沒有高到太離譜,都不必說太過執(zhí)著把體重降到最低。此外,因為對于大多數(shù)60歲的老人家來說,運動量往往沒有年輕人那么強,因此消耗的能量也沒那么少,所以體重指數(shù)比年輕的時候偏高一點也很正常。
體重可以長,注意肚子別長得太厲害
單說體重長其實不能全面地反應健康狀況,更重要的是這個體重長到哪里了。從中老年之后,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腹部都容易長肉。已經(jīng)有數(shù)據(jù)表明,腰圍越大的人,慢性基礎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以及代謝綜合征的發(fā)病率都會隨之升高。因此,即使你的BMI指數(shù)在可控范圍,但是脂肪都堆積在腹部就需要引起注意。一般來說,男性腰圍大于90cm,女性腰圍大于85cm都可以算肥胖。
總而言之,我們先不論體重對于壽命長度的影響,光談體重對于疾病的影響就知道,偏瘦偏胖的人在某些疾病上的發(fā)病危險程度是增加的,所以我們不能光談減肥,而應該說控制體重,通過飲食、運動將體重控制在健康范圍,才是健康之道。
晚餐與體重和壽命的關系
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晚餐的作用,四分之一是維持生命,四分之三是維持醫(yī)生的收入??茖W家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很多疾病發(fā)生的原因之一,就是來自晚上不良的飲食習慣。晚餐吃錯了,以下很多疾病就會找上身來。
晚餐與肥胖
據(jù)統(tǒng)計,90%的肥胖者緣于晚餐吃太好、吃太多,加之晚上活動量小,能量消耗低,多余的熱量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日積月累,肥胖也就形成了。
生活中不少正在進行節(jié)食減肥的朋友,忽略了晚餐節(jié)食的重要性,不吃早、中餐,晚上卻大吃一頓,以致身體越減越胖。
晚餐與糖尿病
長期晚餐過飽,經(jīng)常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很容易造成胰島負擔加重,加速老化,進而誘發(fā)糖尿病。肥胖也會引發(fā)糖尿病。
晚餐與腸癌
晚餐若吃過飽,蛋白質(zhì)食物無法完全被消化,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產(chǎn)生有毒物質(zhì);加上活動量小、進入睡眠狀態(tài)中,使得腸壁蠕動緩慢,延長了有毒物質(zhì)停留在腸道內(nèi)的時間,增加了腸癌發(fā)生的風險。
晚餐與尿路結石
人體排鈣尖峰值期在晚餐后四五個小時,若晚餐吃太晚,當排鈣尖峰期到來時,通常已進入睡眠中。于是尿液滯留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致使尿中的鈣不斷增加,很容易沉積下來形成結晶體,長期積累就容易形成結石。
看了上邊這些,大家一定在糾結,吃了會胖,不吃會生病,那么到底該怎么辦呢?如何正確的吃晚餐呢?
在吃完飯之前可以想下今天都吃了什么,哪些沒吃,比如,如果前兩頓沒吃粗糧,晚上就蒸個紅薯或來碗雜糧粥;沒吃足500克蔬菜,晚餐就該吃一大盤青菜;如果沒吃豆制品,晚上就該來個豆腐或豆粥……補足前兩頓缺了的食物,晚餐才能成為全天營養(yǎng)平衡的完美閉幕。
專心吃飯。邊吃飯邊說話會影響消化,因為進食后,身體需要調(diào)動更多的血液流向消化系統(tǒng)的不同部位,以便腸道獲得更多的能量去分解、消化、吸收食物。分散吃飯的注意力,會影響咀嚼和消化液的分泌,加之食物嚼不爛,必然會增加胃的負擔。
清淡晚餐要注意粗細搭配。很多人知道晚飯要吃得清淡一些,但對清淡的理解卻存在偏差。清淡不是不能吃肉,而是不能太濃汁厚味,適當吃些肌纖維短、好消化的海產(chǎn)品、瘦肉、蛋類都可以,少吃肥肉。此外,建議大家晚餐要保證食物的多樣性,注重粗細搭配,多吃些蔬菜和粗糧,從而攝入更多的膳食纖維,增加胃腸動力,有助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