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 > 養(yǎng)生保健 > 正文

趕走秋乏養(yǎng)生五招

2017-07-03 09:56:38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秋季,天氣由熱轉涼,很多人都會有懶洋洋的疲勞感,也就是秋乏。秋乏是指人體要休整 暑天結束后一般早晚的溫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秋季,天氣由熱轉涼,很多人都會有懶洋洋的疲勞感,也就是“秋乏”。“秋乏”是指人體要休整 暑天結束后一般早晚的溫差增大,且秋高氣爽,人們會感覺比較舒服。此時人們?yōu)槭裁催€會感覺乏呢?這是因為在炎熱的夏季,人的皮膚濕度和體溫升高,由于大量出汗使水鹽代謝失調,胃腸功能減弱,心血管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負擔增加,再加上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和舒適的環(huán)境調節(jié),人體過度消耗了能量,失去了較多的“老本”。

秋季雖然人體出汗減少,體熱的產生和散發(fā)以及水鹽代謝也逐漸恢復到原有的平衡狀態(tài)。由此人體進入一個生理休整階段,身體就會出現(xiàn)各種不適,一些潛伏在夏季的癥狀就會出現(xiàn),機體也產生一種莫名的疲憊感,如不少人清晨醒來還想再睡,這種狀況就是“秋乏”。 中醫(yī)認為秋主燥,燥熱耗氣傷陰,氣虛導致四肢無力,神疲懶言,陰虛可見咽干、口干、鼻子干。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預防“秋乏”呢?下面,小編教大家防治秋乏的“五步曲”關會收藏起來吧!

一、保證睡眠充足

夏天晝長夜短,天氣悶熱,很多人長期睡眠不足。處暑后天氣變涼,就該改變夏季晚睡的習慣,盡量爭取晚上10時前入睡,并要早睡早起,以提前進入“備戰(zhàn)“狀態(tài),防止上班犯困。 適當午睡利于化解困頓情緒,特別是老年人要午休。因為老年人的氣血陰陽俱虧,會出現(xiàn)晝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現(xiàn)象。古代養(yǎng)生家認為老年人宜“遇有睡意則就枕”?,F(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夜間0至4點,體內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點;中午12至13點,是人體交感神經(jīng)最疲勞的時間。在這兩段時間,老年人一定要入睡。有統(tǒng)計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覺可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fā)病率。

二、飲食要清淡

保持飲食清淡,合理營養(yǎng)

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類的食物,包括辣椒、生姜、花椒、蔥、桂皮及酒等。從中醫(yī)上講這些食品容易加重秋燥對人身體的危害。適量增加優(yōu)質蛋白質的攝入,如雞蛋、瘦肉、魚、乳制品和豆制品等。

不吃油膩食物

油膩食物會在體內產生易使人困倦的酸性物質,應少吃;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有利于提神醒腦。這是因為果蔬中的維生素作為輔酶能協(xié)助肝臟把人體疲勞時積存的代謝物盡快排除掉,同時蔬菜和水果為堿性食物,其代謝物能中和肌肉疲勞時產生的酸性物質,使人消除疲勞。

三、加強鍛煉

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鍛煉以早晚為好。只有體能充足,才能戰(zhàn)勝季節(jié)交替時身體的不適。

鍛煉方法:

1.登山、散步、做操等,簡單運動有助于情緒平靜解除秋乏。

2.伸懶腰也可緩解秋乏。 即使在不疲勞的時候,有意識地伸幾個懶腰,也會覺得舒適。伸懶腰時可使人體的胸腔器官對心、肺擠壓,利于心臟的充分運動,使更多的氧氣能供給各個組織器官。

四、室內養(yǎng)植物

“秋乏”狀態(tài)與人體缺氧有一定關系,因此,室內適合放置一些能吸收二氧化碳等廢氣的花草。選擇:盆栽柑橘、吊蘭、斑馬葉橡皮樹、文竹和綠蘿等。 客廳適宜養(yǎng)植常春藤、無花果、豬籠草和普通蘆薈。這些植物不僅能對付從室外帶回來的細菌和小蟲子等,甚至可以吸納連吸塵器都難以吸到的灰塵。 辦公室適宜養(yǎng)蘆薈和吊蘭,它們能在其新陳代謝過程中,把被認為能致癌的甲醛轉化為像糖或氨基酸那樣的天然物質。

五、睡多1小時除秋乏

秋季,天氣由熱轉涼,很多人都會有懶洋洋的疲勞感,也就是“秋乏”,此時人的睡眠要充足。專家提醒,此時保健應以每個人比平時增加1小時睡眠為好,同時加強鍛煉,早晚跑步、打拳、做操、爬山等。在飲食調理方面,應少吃油膩的肉食,多吃些含維生素的堿性食物,如西紅柿、茄子、馬鈴薯、葡萄和梨等。

秋乏與體液偏酸有關,多吃堿性食物能中和肌肉疲倦時產生的酸性物質,使人消除疲勞。此外,秋乏還與人體缺氧有一定關系,因此,室內適合放置一些能吸收二氧化碳等廢氣的花草,如盆栽柑橘、吊蘭、文竹和綠蘿等。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