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 > 養(yǎng)生保健 > 正文

秋褲真能讓人失去抗寒能力嗎

2017-07-03 14:45:54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只有中國人才歘秋褲嗎?秋褲真的能讓人市區(qū)抗寒能力嗎?今天小編就為你介紹一下秋褲?!玖餮浴?“假如一個國家穿了60年秋褲,就再也沒可能

只有中國人才歘秋褲嗎?秋褲真的能讓人市區(qū)抗寒能力嗎?今天小編就為你介紹一下秋褲。

【流言】 “假如一個國家穿了60年秋褲,就再也沒可能脫下它了?!薄?953年,蘇聯(lián)遺傳學家李森科對斯大林說這句話的時候,數(shù)以億計的秋褲沒有經(jīng)過任何論證,正源源不斷地在中國強制推廣??杀氖牵┣镅澆⒎钦Q生于中國漫長的封建時期,而是誕生于新中國建立后,誕生于對“蘇聯(lián)老大哥”的盲信與言聽計從中。放眼全世界,只有兩個國家的人民穿著秋褲:中國和北朝鮮......給人穿上保暖的襯褲,人雙腿和關節(jié)的抗寒性就會在幾代之后喪失,變得完全無法在高緯度地區(qū)活動。李森科期望秋褲導致中國人失去在蘇聯(lián)遠東地區(qū)生存的遺傳基礎,并帶來體質(zhì)弱化等一系列副作用,削弱中國的軟實力,從而鞏固蘇聯(lián)在遠東地區(qū)的永久占領。“

【真相】坦率地說,這個一望即知是釣魚的帖子最后能成為經(jīng)久不息的謠言,的確有些出人意料。別的暫且不論,秋褲作為一種保暖衣物和別的衣服有什么區(qū)別嗎?如果穿上秋褲真的有損抗寒能力,那秋衣、毛褲、羽絨服、帽子、手套、棉靴難不成也都是陰謀?還有熱炕、暖氣和空調(diào)呢?

秋褲是什么

如果我們把秋褲定義為”長腿的、穿在外褲里面的衣物“,那么可以肯定的是,秋褲絕對不是50年代才發(fā)明的,也不是只有中國和朝鮮人在穿。事實上,穿兩層褲子這種行為在西方大概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紀,那時的歐洲人因為騎馬的方便已經(jīng)普遍拋棄了羅馬式的袍子。服裝史學家稱那時在里面的褲子為”drawer“,外面的則稱為”breech“。

不過今天的這種略帶緊身、以保暖為目的的秋衣秋褲在英語里一般合稱為Long underwear或者long johns。這種樣式的秋褲可能最早在17世紀在英國出現(xiàn),到18世紀的時候成為流行的睡衣,后來也成為了保暖用內(nèi)衣。只需搜索一下”Long underwear“這個詞就可以看到大量穿秋褲的老外。

某美國秋褲公司的廣告,這款秋褲售價11.95美元,明確指出它適合在寒冷的室外工作時穿。

當下在歐美寒冷地區(qū)的人們穿著秋褲的比例較低的主要原因是良好的室內(nèi)保暖條件以及“以車代步”的生活方式的普及。

穿秋褲真的能讓人失去抗寒能力嗎

"秋褲陰謀論“的核心是穿著秋褲60年后,人就會失去抗寒能力,從而無法在寒冷地區(qū)生存。假定這個抗寒能力真的是一個合適的生理指標,那么穿衣服會影響到抗寒能力嗎?這個影響真的能在60年就產(chǎn)生永久效果嗎?

這事得從兩百年前的拉馬克說起。

用進廢退與獲得性遺傳

雖然現(xiàn)在我們總是把用進廢退栽到拉馬克頭上去,但其實這有失公允,因為“越用越發(fā)達,越不用越退化”的想法至少可以追溯到亞里士多德,而在19世紀初,這幾乎是“常識”了,甚至連達爾文都沒有否認這一點。拉馬克的學術研究不在于提出了用進廢退,而是把它和獲得性遺傳結合起來、用來解釋物種發(fā)生變化的原因,這個才是他的獨創(chuàng)。

當然,現(xiàn)在我們知道他的觀點是錯誤的了。首先,“越用越發(fā)達”這個說法只對某些特例成立。人類的肌肉和骨骼的確可以因為合理鍛煉使用而變得強大,但不正確的使用也可以導致受傷甚至報廢。接觸某些病原體可以起到免疫的效果,但是除非是專門設計的疫苗,不然往往得不償失。相當一部分其他器官則完全沒有這回事,比如多數(shù)毒藥長期接觸不會產(chǎn)生耐受性,只能導致慢性中毒(但是砒霜很可能例外,此事下回另議)。事實上幾乎所有器官的使用都伴隨著損耗,只不過對于肌肉和免疫系統(tǒng)這些領域,人體生理采取了近似于“預備隊”的機制,哪里出現(xiàn)需求就往哪里投入資源。但這些是特例,不能隨便外推的。

其次,就算是那些可以“鍛煉”的器官,也沒有什么簡單機制能讓它傳給后代。拉馬克時代人們對遺傳的具體機制一無所知,只能想當然地覺得一個人的一切身體屬性都會傳給后代;但是后續(xù)的科學進展證明并非如此。先是孟德爾發(fā)現(xiàn)決定性狀的因子是離散的,不是一團漿糊的連續(xù)體;然后魏斯曼提出了種質(zhì)學說,指出生殖細胞和體細胞是分離的,后者就算發(fā)生改變也不會自動影響到前者;最后則是由克里克提出了分子生物學的中心法則,指出信息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只能由DNA向外傳遞,而不能反過來。

這些年我們對遺傳學又有了新的理解——表觀遺傳學領域。雖然DNA本身序列不能以獲得性的方式改變,但針對DNA的修飾卻可以。遺憾的是,大部分這樣的遺傳都是直接在細胞代際之間進行的,一個細胞獲得修飾,它分裂產(chǎn)生的細胞也會帶上這個修飾;但是體細胞發(fā)生了修飾要如何影響那些老死不相往來的生殖細胞呢?不影響生殖細胞又怎么影響后代呢?還沒有發(fā)現(xiàn)這樣的機制。

總而言之,在秋褲這個案例上,是不能指望獲得性遺傳的。

既然獲得性遺傳不成立,那李森科是怎么成為權威的呢?其實完全是瞎貓撞上死耗子,他推廣的小麥春化技術確實提高了一些產(chǎn)量,但是這個技術本質(zhì)上和獲得性遺傳完全無關,卻被他拿來作為論據(jù)。而一旦他出名并成功地傍上了政治勢力,接下來的事情就與學術無關了。

自然選擇與人類文明

但是,保暖衣物還真的是有一條可能途徑來影響人的抗寒能力的,這就是通過自然選擇。不過,走這條途徑可是很麻煩的。

基本原理也簡單:當天氣足夠冷、穿的衣服足夠少的時候,總是會凍死人的。如果存在某個”抗凍基因“讓人不容易凍死,那么每凍死一個人,”抗凍基因“所占的比例就在人群中多了一點兒,天長地久,也許經(jīng)過成百上千年的積累,整體人群就都變得更抗凍了——好吧,這就是自然選擇的基本原理。

可惜,要達成這個”美好“的前景并不那么容易。首先,不同的人之間真的存在抗寒能力的顯著差異嗎?這個差異真的是基因在起決定性的作用嗎?其次,現(xiàn)實中天冷會凍死多少人呢?也許大部分人一覺得冷就遷徙到溫暖的南方去了或者整天躲在屋里不出來,那樣也無效。更何況,這個過程所花的時間實在太過漫長,假如一個沒有”抗凍基因“的人有1%的概率在生孩子之前就被凍死,那么這個基因擴散到全部人群大概需要1000代,這對人類而言就是兩萬年。到那個時候人類文明還存不存在,都是未知數(shù)呢。

更要命的是,在這則流言中,萬惡的蘇修試圖采用的辦法是消極的:通過推廣秋褲來阻斷上面的自然選擇過程。假定這個”抗凍基因“沒有任何壞處,而秋褲又讓它不能發(fā)揮好處,那只能等待它隨機漂變、以及被突變破壞了。這兩種方式都十分不靠譜:隨機漂變顧名思義是完全隨機的,越漂越多也完全有可能,而且總的來說人群越大漂得越慢;突變更是不能指望,人類堿基突變率大概是每代三千萬分之一,那么每一代平均每個人在某個特定基因上發(fā)生突變的概率大概是萬分之一左右,而且這個突變還不一定有效果。剛才1%的選擇壓都要花兩萬年,現(xiàn)在這萬分之一的突變壓真得等到滄海桑田了。為這么遙遠的事情計算,這萬惡的蘇修也未免太高瞻遠矚了一點兒吧……

但我們不必討論這些莫須有的可能性,因為同樣的過程正真真切切地在我們生活中起作用。在文明之前的人類,死掉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跑得稍慢一點兒就是死,力氣偏小一點兒也是死,免疫力略差一點兒還是死;但現(xiàn)在我們有了分工,有了農(nóng)業(yè),有了衛(wèi)生,有了醫(yī)學,有了社會保障,這些要求都放寬了,結果是一個標準現(xiàn)代歐洲男性的肌肉比起標準女性尼安德特人的肌肉還要少10%。

這是人類在退化嗎?我不這樣認為。自然選擇固然可以提升某些指標,但每一次選擇都要以一些人死掉為代價。我們可以放棄現(xiàn)代文明,這樣會有很多身體脆弱、免疫力低下、有先天缺陷的人死掉,但誰知道有多少聰明的人、敏銳的人、高尚的人、偉大的人呢?誰又能預言未來跑得快的人一定更適應世界,畫畫好的人就一定不適應呢?自然選擇最大的缺點就在于不能預料未來的環(huán)境,一旦環(huán)境劇變就抓瞎;而人類文明雖然減弱了自然選擇的效果,卻大大提升了多樣性。某種意義上,掌握著文明的多樣化的人類才是適應力最強的物種,而用石器時代的”好“標準來要求現(xiàn)代人類,未免太過狹隘、太過短視了。

回過頭來,想想保暖衣物在現(xiàn)實中的作用,你還會為此擔心嗎?

教你冬季保暖小妙招

第一,將封閉暖氣罩開放

有些人給暖氣安上暖氣罩,冬季最好打開散熱罩,如打開影響美觀,可把散熱罩倒裝,讓百葉網(wǎng)朝上使用,使熱量散發(fā)出來。

第二,在暖氣片后面裝反射膜

可采用金屬表面的鋁扣板,也可用廚房使用的灶臺金屬膜或者烤制食品用的金屬膜,安裝在暖氣片與墻壁之間,可保溫、反射暖氣熱量。

第三,新房暖氣片正確放氣

一些家庭裝修時置換新型暖氣片,特別是立式和異形的暖氣片,暖氣片里空氣和冷水不放凈,散熱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第四,玻璃貼保溫膜和涂刷保溫涂料

冬季室內(nèi)的熱量40%與窗戶玻璃散失有關,特別是一些有落地窗的家庭,可采用粘貼玻璃保溫膜和涂刷玻璃保溫涂料的方法。

第五,門窗加裝和更換密封條

老式的鋁合金門窗和鋼窗沒有密封條、還有一些新式的門窗密封條使用一段時間以后會出現(xiàn)密封條老化問題,造成室內(nèi)熱量的散失。

冬季吃什么御寒 推薦3款食物

一、海帶等含碘食物

從中醫(yī)角度來說,海水性屬陰冷寒涼,生長于此的海帶本身就具有極強的抗寒能力。海帶性味咸,長期食用還有溫補腎氣的作用。因而,冬季食用海帶,可增加人體的抗寒能力。

另外,人怕冷與機體攝入某些礦物質(zhì)較少有關。如鈣在人體內(nèi)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響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血液中缺鐵常表現(xiàn)為產(chǎn)熱量少、體溫低等。因此,補充富含鈣和鐵的食物可提高機體的御寒能力。而海帶正是人類攝取鈣、鐵的寶庫。每100克海帶中含鈣高達1177毫克,含鐵高達150毫克,所以冬天吃海帶對兒童、婦女和老年人均有重要的保健作用。

除海帶外,還有紫菜、海鹽、發(fā)菜、海蜇、蛤蜊、大白菜、菠菜、玉米等含碘食物可以促進人體甲狀腺激素分泌。甲狀腺激素具有生熱效應,它能加速體內(nèi)(除腦、腺、子宮外)絕大多數(shù)組織細胞的氧化過程,增加產(chǎn)熱,使基礎代謝率增高,皮膚血液循環(huán)加強,抗冷御寒。

二、肉類食物

以狗肉、羊肉、牛肉、鹿肉的御寒效果較好。它們含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及脂肪高,有益腎壯陽、溫中暖下、補氣活血之效。吃這些肉可使陽虛之體代謝加快,內(nèi)分泌功能增強,從而達到御寒作用。

1、羊肉

性味甘溫,含有豐富的脂肪、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和鈣、磷、鐵等營養(yǎng)成分,有暖中補虛、開胃健脾、益腎養(yǎng)肝、御寒祛濕之功效,歷來被用作冬季御寒和進補壯陽的佳品。冬季常食還能保護胃腸黏膜,增加消化酶分泌,促進消化吸收。

2、狗肉

性溫味甘,能安五臟、暖腰膝、溫腎壯陽,善治脾胃虛寒之疾。冬季常食對腰痛、腳冷、體質(zhì)虛弱有良好的保暖御寒作用。

三、辛辣食物

辣椒含有辣椒素,生姜含有芳香性揮發(fā)油,胡椒含胡椒堿。

辣椒可刺激食欲、增進消化,能使心跳加快、末梢毛細血管擴張、流向體表的血液增加,故冬天吃點辣椒可抵御寒冷,并能防止因受潮濕而引起的關節(jié)痛、腰腿痛和胃虛寒

總結:秋褲對于人”抗寒能力“的效果,與其他保暖衣物其實根本無區(qū)別。如果你在冬天很怕冷,體質(zhì)虛弱的話,小編在此提醒你還是穿上秋褲吧。它還是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的,小編希望大家能顧健康溫暖的度過這個冬季。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