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做哪些運動能養(yǎng)生
冬季做哪些運動能養(yǎng)生
1、散步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散步第一個好處就是鍛煉腰腿,促進下肢的靈活。中醫(yī)認為,腰為“腎之府”,腰好自然腎就受益;腎主骨,所以散步還能有效地預防骨質(zhì)疏松。很多人成天抱怨壓力大,沒時間鍛煉。實際上,走路恰恰是治療情緒緊張、解除壓力的一副“理想解毒劑”。散步時應量力而行,循序漸進。在狀態(tài)好的情況下,原先每天走5圈,今天可以多走兩圈;原先用15分鐘走完全程,今天可以稍微加快速度,用12分鐘走完。反之亦然。標準運動量是微微出汗正好,如果大汗淋漓、上氣不接下氣則是運動過量了,必須調(diào)整。
2、跳繩
跳繩是一種很好的有氧運動,跳三十分鐘可以消耗400卡熱量,這是一種比較受歡迎的運動。跳繩的花樣是很多的,它適合在冬季進行。
3、瑜伽
既然冬天空氣干燥寒冷,對人的呼吸道刺激較大,不適合劇烈的運動,那么咱們就轉(zhuǎn)到室內(nèi)做一些簡單舒適的運動吧,瑜伽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瑜珈這種來自古印度的神秘健身方式通過姿勢、呼吸、冥想等練習,使神經(jīng)系統(tǒng)平衡,解除心理壓力。它的動作非常緩慢,而且并不會造成全身大汗淋漓,長期練習瑜伽可調(diào)理內(nèi)臟系統(tǒng),排除體內(nèi)毒素,柔韌身體。最適合冬天這個縮手縮腳的季節(jié)練習,幫助抻拉筋骨了。
4、慢跑
人的肌肉和韌帶在低溫的情況下是會有血管收縮,粘滯性增加的情況的,這個時候伸展度降低,活動的幅度是比較小的,若是幅度大,這樣容易導致拉傷。所以我們可以將習慣的快跑變成慢跑,同時將晨跑改成上午十點以后或是下午。這樣可以有效避免身體消耗量過大,同時也避免給身體造成傷害。
5、登樓梯
登樓梯是一項較激烈的有氧鍛煉形式,鍛煉者須具備良好的健康狀態(tài),一般采用走、跑、多級跨越和跳等運動形式。鍛煉者可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狀況和環(huán)境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方法。初練者宜從慢速并持續(xù)20分鐘開始,隨著體能的提高,逐步加快速度。
秋冬季如何養(yǎng)生?
1、穿衣注意保暖
有些人比較粗心,天冷了沒有及時添加衣服;有的人為了漂亮,本來穿得就少,還不扣外套。一早一晚天冷風大的時候,腹部很容易受寒。尤其是脾胃虛寒的女性,一旦遇到天冷,就會肚子疼、拉肚子,這是胃腸道的一種自然反應,最好最省事的辦法就是多穿點,尤其是把腰腹部包得嚴實點。選擇冬裝的首要標準就是保暖。在眾多的衣料中,羊毛、氯綸、腈綸、蠶絲、醋脂粘膠棉保暖性最高,而錦綸、丙綸、滌綸的導熱性較高,不太適合用于御寒。衣料中所含的空氣越多,保暖性就越好。厚的羊毛織物和蠶絲含空氣量大,保暖性就好。尤其是羊毛織物的氣孔不是直通的,因此,保暖性更佳。
2、養(yǎng)陰注意多喝水
干燥的秋冬季每天通過皮膚蒸發(fā)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因此補水必不可少。一個成年人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為1500毫升,而在秋天喝2000毫升才能保證肺和呼吸道的潤滑。雖然為了健康、減肥、美容等推薦每天多多飲水,但是在不口渴的情況下,一次性飲用大量的水,違反生理需求,就會造成反效果,水分超越身體必要量,細胞中水分含量上升膨脹,最壞的結(jié)果會引起“水中毒”,危害生命。正確的飲水量要根據(jù)個人每天的日?;顒恿窟M行調(diào)節(jié),正常情況下,每天至少飲用1.5~2L水。每次的飲水量控制在1~2杯。
3、飲食注意預防秋燥
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還可適當多吃些辛味、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別是白蘿卜、胡蘿卜。秋分養(yǎng)生雖然以多吃“辛酸”果蔬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飽太撐,以免造成腸胃積滯。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后寒涼氣氛日漸濃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經(jīng)常腹瀉的人,水果吃多了容易誘發(fā)或加重疾病。
4、朝喝鹽水晚喝蜜
入秋后會經(jīng)常覺得口渴,光喝白開水,不能抵御秋燥。人體水分,很快會被蒸發(fā)或排泄出體外,所以,應該“朝朝鹽水,晚晚蜜湯”。就是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yǎng)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一舉三得。
鹽有清熱、涼血、解毒的作用,清晨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淡鹽水,有利于降火益腎,保持大便通暢,改善腸胃的消化吸收等。蜂蜜有補中、潤燥、止痛、解毒的作用。每天睡覺之前取蜂蜜10~20毫升,用溫開水調(diào)服,不僅可以健脾和胃、補益氣血,還有鎮(zhèn)靜、安神、除煩的作用。此外,鹽水和蜂蜜水還有防止血壓升高的效果。鹽中含有大量的鈉,可能會引起血壓升高,而蜂蜜中鉀含量較高,有助于排出體內(nèi)多余的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