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薛仁貴簡介及生平 薛仁貴是哪個朝代的人?

2016-11-17 11:23:24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薛禮(614-683年3月24日),字仁貴,漢族,山西絳州龍門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城東十里之遙的修村),唐朝名將,著名軍事家、政治家,道教

薛禮(614-683年3月24日),字仁貴,漢族,山西絳州龍門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城東十里之遙的修村),唐朝名將,著名軍事家、政治家,道教傳其為白虎星君下凡。隨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創(chuàng)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諸方面在軍事、政治上的赫赫功勛。

薛仁貴為薛安都的六世孫,屬于河東(今運城)薛氏家族,但是到他的一輩已經沒落。父親薛軌早喪,雖自幼家貧,但是習文練武,刻苦努力,天生臂力過人.但是生于亂世之中,未有什么發(fā)展,長大務農,娶妻柳氏,生得一副大飯量。到30歲的時候,記載中描寫他窮困不得志,希望遷移祖墳,以希望帶來好運,他的妻子說:“有本事的人,要善于抓住時機?,F在當今皇帝御駕親征遼東,正是需要猛將的時候,你有這一身的本事,何不從軍立個功名?等你富貴還鄉(xiāng),再改葬父母也不遲!”仁貴聽了,覺得有道理,就告別妻子,去新絳州城里找張士貴將軍,應征入伍,開始了他馳騁沙場40年的傳奇經歷。

薛仁貴生平

中國唐代名將。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名禮,字仁貴,以字行世,生于隋大業(yè)九年(613年),卒于唐永淳二年(683年),主要事跡在唐太宗、高宗時期。薛仁貴自幼貧寒,習文練武,有臂力,驍勇善騎射。長成務農,娶妻柳氏。薛仁貴為唐朝名將,勇于力戰(zhàn),長于用兵,深于謀略,建立了赫赫戰(zhàn)功,從而為唐前期的強盛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不過他在戰(zhàn)爭中有時治軍不嚴,縱兵擄掠,收受賂賄,又往往斬殺過多,失之殘酷。薛仁貴還忠于職守,從他任安東都護時的情況看,也有一定的理政才能。

貞觀末,唐太宗想親征高句麗,從貞觀十八年(644年)秋開始,即調集軍資糧草和招募軍士,積極進行戰(zhàn)爭準備。薛仁貴就到將軍張士貴處應募,被收為部屬。不久,唐太宗親征高句麗,張士貴軍行至安地時,郎將劉君印為當地武裝所圍,薛仁貴聞訊后,單騎前往營救,擊斬敵將,系其頭于馬鞍,降伏余眾,救君印回營。從此,薛仁貴名聞三軍。

貞觀十九年(645年),四月,唐軍前鋒進抵高句麗,不斷擊敗高句麗守軍,六月,至安市(今遼寧海城南),高句麗莫離支遣將高延壽率軍20萬依山駐扎,抗拒唐軍。唐太宗視察地形后,命諸將率軍分頭進擊。這時,薛仁貴自恃驍勇強悍,想立奇功,即穿上異于眾人的白色衣甲,手持方天戟,腰挎兩張弓,大呼陷陣,高句麗將士紛紛倒伏,殺開一條血路。唐軍隨之繼進,高句麗軍被打得大敗。站在高處觀戰(zhàn)的唐太宗望見,戰(zhàn)后特召見薛仁貴,賜馬二匹,絹40匹,生口10人為奴,并提升為游擊將軍,北門長上[云泉府果毅,職守皇宮玄武門(北門)及唐征高句麗還軍,唐太宗還特對薛仁貴說:“朕舊將皆老,欲擢驍勇付之外事,莫如卿者。朕不喜得遼東,喜得虎將。”并加封薛仁貴右領軍郎將。征高句麗后到唐高宗時期,薛仁貴一直守衛(wèi)玄武門。

永徽五年(654年),唐高宗行幸萬年宮(在今陜西麟游縣西),第一天夜里就遇山洪暴發(fā),直沖萬年宮北門,衛(wèi)士們見水勢兇猛各自散去。而薛仁貴登門向宮內呼叫水至,唐高宗聽到喊叫,急忙出宮跑到高處。當唐高宗回頭看時,大水已經涌進了他的寢殿。躲過大難,唐高宗感激薛仁貴,特賜薛仁貴御馬一匹。

顯慶三年(658年),唐高宗命程名振征討高句麗,以薛仁貴為其副將。薛仁貴于貴端城(位于今遼寧渾河一帶)擊敗高句麗軍,斬首三千余級。

第二年,薛仁貴又和梁建方、契必何力等,與高句麗大將溫沙門戰(zhàn)于橫山。當時,薛仁貴手持弓箭,一馬當先,沖入敵陣,所射者無不應弦倒地。接著,又與高句麗軍戰(zhàn)于石城,遇善射敵將,殺唐軍十余人,無人敢當。薛仁貴見狀大怒,單騎突入,直取敵將。那個敵將懾于薛仁貴勇武,來不及放箭,即被薛仁貴生擒。不久,薛仁貴與辛文陵在黑山擊敗契丹,擒契丹王阿卜固以下將土,戰(zhàn)后他因功拜左武衛(wèi)將軍,封河東縣男。

龍朔元年(661年),一向與唐友好的回紇首領婆閏死,繼位的比粟轉而與唐為敵。唐高宗詔鄭仁泰為主將,薛仁貴為副將,領兵赴天山擊九姓回紇。臨行,唐高宗特在內殿賜宴,席間唐高宗對薛仁貴說;“古善射有穿七札者,卿試以五甲射焉。”薛仁貴應命,置甲取弓箭射去,只聽弓弦響過,箭已穿五甲而過。唐高宗大吃一驚,當即命人取堅甲賞賜薛仁貴。鄭仁泰、薛位貴率軍赴天山后,回紇九姓擁眾十余萬相拒,并令驍勇騎士數十人前來挑戰(zhàn)。薛仁貴臨陣發(fā)三箭射死三人,其余騎士懾于薛仁貴神威都下馬請降。薛仁貴乘勢揮軍掩殺,九姓回紇大敗,所降全部坑殺。接著,薛仁貴又越過磧北追擊敗眾,擒其首領兄弟三人。薛仁貴收兵后,軍中傳唱說:“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土長歌入漢關。”從此,回紇九姓衰敗,不再為邊患。

乾封元年(666年),高句麗莫離支泉蓋蘇文死,其于泉男生繼位,但為其弟泉男健驅逐,特遣使者向唐求救。唐高宗派龐同善、高品前去慰納,為泉男健所拒,于是,唐高宗命薛仁貴率軍援送龐同善、高品。行至新城,龐同善為高句麗軍襲擊,薛仁貴得知后,率軍及時趕到,擊斬敵首數百級,解救了龐同善。龐同善、高品進至金山,又為高句麗軍襲擊,薛仁貴聞訊后,率軍將高句麗軍截為兩斷奮擊,斬首5000余級,并乘勝攻占高句麗南蘇、木底、蒼巖二城,與泉男生相遇。對此,唐高宗特下詔慰勉薛仁貴。接著,薛仁貴又率兩千人,進攻高句麗重鎮(zhèn)扶余城,這時,部將都以兵少,勸他不要輕進。薛仁貴說:兵“在善用,不在眾”,于是率軍出征,這次戰(zhàn)役,他身先士卒,共殺敵萬余人,攻拔扶余城,一時聲威大振,扶余川40余城,紛紛望風降附。這時,唐又派李績?yōu)榇罂偣苡伤莱藱C進攻高句麗。薛仁貴也沿海繼進,與李績合兵于平壤城,高句麗降伏。之后,唐高宗命薛仁貴與劉仁軌率兵二萬留守平壤,并授薛仁貴為右威衛(wèi)大將軍,封平陽郡公,兼安東都護。薛仁貴受命后,移治平壤新城。他任安東都護期間,撫愛孤幼,存養(yǎng)老人,懲治盜賊,擢拔賢良,褒揚節(jié)義之士,高句麗士民安居樂業(yè)。

咸亨元年(670年),薛仁貴任安東都護時,吐蕃漸趨強盛,擊滅了羌族建立的吐谷渾,又侵略唐西域地區(qū)。為此,唐高宗調任薛仁貴為邏婆道行軍大總官,并以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為副將,率軍十余萬人,征討吐蕃。薛仁貴奉命西行,軍至大非川(今青海共和縣西南切吉平原;一說今青海湖西布哈河),將趨烏海(今青海光??h西南苦海),薛仁貴對阿史那道真和郭待封說:“烏海地險而瘴,吾人死地,可謂危道,然速則有功,遲則敗。今大非嶺寬平,可置二柵,悉內輜重,留萬人守之,吾倍道掩賊不整,滅之矣?!惫庾栽噶羰兀θ寿F又囑咐他千萬不可輕舉妄動。薛仁貴安排好后,率部前往烏海,及至河口,遇吐蕃守軍數萬人,薛仁貴率軍一陣沖殺,斬獲殆盡。薛仁貴收其牛羊萬余頭,鼓行而西,直逼烏海城,然后派千余騎兵回大非川接運輜重,但這時郭待封已被吐蕃擊敗。薛仁貴因無輜重接濟,退軍大非川。至此,吐蕃調集40萬大軍前來進攻,唐軍抵敵不住,大敗。但吐善并不窮逼,以唐軍不深入為條件與唐議和,薛仁貴不得已應允,然后率敗軍東歸。戰(zhàn)后,他因敗績被免為庶人。不久,高句麗地區(qū)相率叛唐。唐高宗起用薛仁貴為雞林道總管,以經略遼東。任內,薛仁貴因事違法,貶象州,后遇赦免而還。

開耀元年(681年),薛仁貴晚年,吐蕃勢力向北發(fā)展,阻斷瓜(治今甘肅安西東南)、沙(治今甘肅敦煌),同時,突厥也不斷侵擾唐北境。這時,唐高宗念及薛仁貴功勞而召見他,之后,授瓜州長史;不久,授右領軍衛(wèi)將軍,檢校代州都督。

永淳元年(682年),突厥阿史那元珍反唐,薛仁貴率軍前往云州(今山西大同市)擊突厥。突厥聞薛仁貴復起為將,都非常害怕,不敢當其鋒,一時奔散。薛仁貴乘勢進擊,大破突厥,斬首萬余級,俘獲兩萬人,及牛馬羊三萬余頭。

永淳二年(683年),薛仁貴逝世,終年70歲。死后,朝廷贈左驍衛(wèi)大將軍,幽州都督,官府還特造靈輿。護喪還歸故里。

薛仁貴

演義:

“薛家將”的第一任主人公,是太宗朝后期的主要軍事統(tǒng)帥,留下“白衣破高麗”、“三箭定天山”等傳奇故事。最后在征西涼之時,中敵將楊凡之計被圍,被其子薛丁山誤射而死。

歷史原型:

出身窮苦農民,太宗征高麗時從軍。在遼東戰(zhàn)場上屢立奇功,曾身著白盔白甲橫掃敵陣,引起太宗注意,將其調入禁衛(wèi)軍。高宗繼位后,宮中曾發(fā)洪水,幸得薛仁貴所救。后又多次出征高麗,多有斬獲。

薛仁貴武藝高強,曾一箭射穿五層甲。鐵勒叛亂,仁貴率軍平叛,對方派驍騎數十前來挑戰(zhàn),仁貴連發(fā)三箭,射死三人,嚇得其余人全部投降,薛仁貴將其全部活埋。不久即平定叛亂,此即為“三箭定天山”。

高宗乾封元年(666年),與李績等同征高麗,連敗高麗軍于新城、扶余,經兩年奮戰(zhàn),終于平定高麗。薛仁貴在勝利后被派鎮(zhèn)守平壤,指揮高麗境內的常駐唐軍。

咸亨元年(670年),薛仁貴率唐軍十萬征討吐蕃,但由于副將郭待封私自行事,仁貴部被吐蕃軍四十萬所圍,唐軍大敗,戰(zhàn)后薛仁貴被撤職。

不久高麗叛亂,薛仁貴再次被啟用,但不久后又因罪被流放。直到開耀元年(681年),六十八歲的薛仁貴才因大赦回朝,率軍抗擊突厥。突厥聽說領軍的是薛仁貴,嚇得四散而逃,唐軍大獲全勝。永淳二年(683年)病死,年七十。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