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阿濟格簡介 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二子阿濟格生平

2016-11-25 14:58:40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愛新覺羅·阿濟格(1605年年8月28日-1651年11月28日),萬歷三十三年出生,生母阿巴亥,烏喇那拉氏,中國清代親王,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二

愛新覺羅·阿濟格(1605年年8月28日-1651年11月28日),萬歷三十三年出生,生母阿巴亥,烏喇那拉氏,中國清代親王,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二子。清初名將。滿族,剽悍少謀。初授臺吉,后金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以軍功授貝勒,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晉封武英郡王,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封和碩英親王。地位僅次于四大貝勒。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又以平西大將軍督師征討姜瓖在大同的叛亂。在九江,又招降明軍左夢庚部。他要求封叔王,被攝政王多爾袞拒絕。多爾袞死后,他企圖攝政,被削爵幽禁賜死。

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六月,帶領清軍分路入獨石口,進抵居庸關,攻克昌平,直逼北京。明軍皆不敢迎戰(zhàn)。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作為清軍前鋒隨多爾袞入關。四月,與吳三桂、豫王多鐸在山海關大破李自成農(nóng)民軍(見山海關之戰(zhàn))。又以靖遠大將軍自邊外入陜西、四川,切斷李自成后路,屢敗李自成,殺死劉宗敏,俘獲宋獻策。

從征察哈爾蒙古喀爾喀、巴林、扎魯特諸部,授貝勒。后金天聰元年(公元1627年),從攻朝鮮(今朝鮮、韓國)。三年,從后金汗皇太極入長城,占遵化(今屬河北)等地,督兵陣斬明總兵趙率教,直逼北京。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晉多羅武英郡王,以主將領滿蒙軍從喜峰口入明邊,縱掠京畿地區(qū),56戰(zhàn)皆捷,連克昌平等十余州縣。次年,以奇正結合襲取明軍所占皮島(今朝鮮椴島),斬明總兵沈世魁以下萬余人。在松錦之戰(zhàn)中,隨鄭親王濟爾哈朗圍錦州,克明軍屯糧之地筆架山。

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從攝政王多爾袞在山海關之戰(zhàn)中大敗李自成大順軍,封和碩英親王。受命為靖遠大將軍,率平西王吳三桂、智順王尚可喜等滿、蒙、漢軍3萬余,自山西入陜,追擊李自成大順軍至湖廣,于次年俘殺權將軍劉宗敏、軍師宋獻策。招降明寧南侯左良玉子左夢庚、總督袁繼咸部馬步兵10萬,占河南、湖廣、江西、江南63城。不久,以出師貽誤戰(zhàn)機、謊報軍情罪降為郡王,旋復親王爵。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出兵鎮(zhèn)壓天津、山東曹縣一帶抗清武裝。冬,以平西大將軍平定倒戈反清的大同總兵姜瓖,毀城還師。

順治七年十二月(公元1650年)英王阿濟格乘攝政王多爾袞病死之機,欲謀亂奪政失敗。阿濟格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二子,驍勇善戰(zhàn),在戎馬生涯中度過了自己的一生,成為清朝著名的開國功臣。順治七年冬,多爾袞率阿濟格等往邊外圍獵,年底,多爾袞病危,自知不起,獨自召阿濟格秘密議論后事。多爾袞死后,阿濟格欲當攝政王,暗中派人往召其子勞親,令勞親多率兵來,并囑勞親不要把多爾袞病死及調兵事告之諸王。與此同時,他又脅迫多爾袞所管兩白旗大臣附己,遭到拒絕后又以兵戎相威脅。于是,兩白旗大臣決定往“依皇上為生”,并向鄭親王濟爾哈朗告發(fā)阿濟格乘喪欲謀亂奪政。跟隨多爾袞圍獵的大學士剛林早已察覺阿濟格的意圖,搶先獨自“策馬行”,日夜疾馳七百里抵達京師,告發(fā)此事。清廷立即關閉九門,在阿濟格回京的必經(jīng)之路德勝門外派駐重兵,以防不測。不久,多爾袞柩車還京,行至石門時,阿濟格與其子勞親合軍,令部下大張旗幟,環(huán)喪車而行。順治帝親率諸王、大臣迎柩車于德勝門外,阿濟格父子居首而坐。濟爾哈朗等見阿濟格身帶佩刀,舉動叵測,派兵緊密監(jiān)視,并將其隨從三百騎盡收誅之,從而粉碎了阿濟格的兵變計劃,避免了一場可能發(fā)生的動亂。

順治七年(公元1650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議政王大臣會議阿濟格罪,將其幽禁,其子勞親被革去王爵,降為貝子。阿濟格在幽禁期間,不僅沒有一絲收斂,反而益加狂暴無禮,在監(jiān)房內私藏大刀,暗掘地道,聲稱要放火燒毀監(jiān)房。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十月十六日(11月28日),諸王以阿濟格悖亂已極,留之恐貽后患,應立即處死。奏入,順治帝令其自盡。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