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有佳人:迷倒?jié)h武帝的李夫人如何傾城傾國?
漢武帝(前156~前87年),即劉徹。漢景帝之子。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在位。統(tǒng)治期間接受董仲舒建議,將“獨尊儒術(shù)”作為鞏固政權(quán)的工具;采用法術(shù)、刑名,加強統(tǒng)治。頒行“推恩令”,以削弱割據(jù)勢力。設十三郡刺史,加強對地方的控制;經(jīng)濟方面,實行鹽鐵專營和場輸平準等措施,并打擊富商大賈;農(nóng)業(yè)方面,實行“代田法”,移民西北屯田;曾兩派張騫至西域,加強對西域統(tǒng)治和經(jīng)濟文化交流,用衛(wèi)青、霍去病為將進擊匈奴,保障了北方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
漢武帝熱衷求神訪仙,又好女色。他聽信方士的妄說,嫌舊宮矮小,不足以迎神,同時也想使后宮可以容納天下更多的佳麗。于是在太初元年修了“建章宮”。建章宮周長三十里,里面可以容納千門萬戶,內(nèi)殿有十二個門,臺階都以美玉裝飾。又用黃金鑄了一個鳳凰,放置在殿頂上。在宮北鑿太液池,池中有蓬萊、方丈、瀛洲象征海中的仙山。武帝因嫌宮殿在城外來往不便,就造了飛閣直通未央宮。又在長樂宮北建明光宮,未央宮北建桂宮,都筑復道相連。金玉珠璣為簾,墻壁上嵌著夜明珠,晝夜光明。選燕、趙美女兩千人居住在其中。所選的良家子女,年紀都在十五至二十多歲,若年滿三十便遣令出嫁。當時各宮的美女,共有一萬八千人。幸運的女子幾年之中有機會被進幸一次,大多數(shù)一生也未曾見過武帝一面。
武帝后宮佳麗雖多,但自從王夫人死后,卻沒有一個得到武帝專寵的。宮廷樂師李延年精通音律,頗得武帝歡心,他所做的曲子凡聽到者都會莫名感動。李延年有一個妹妹,是個歌女,生得姿容秀媚,體態(tài)輕盈。李延年想把她進獻給武帝為妃。但因為自己出身微賤,不便自言,于是請求平陽公主代為薦引。
一天,武帝在宮中置酒,平陽公主也在座,李延年侍宴。待到酒酣,李延年起舞,唱自做的一首新歌,其歌曰:“北方有佳人,遺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武帝平日所接觸的女子無可計數(shù),不過就是有幾分顏色的,在那么多美女之中也失去了光彩,更無一能及王夫人。此時衛(wèi)子夫年老,王夫人早死,武帝想再訪求絕色佳人以慰床笫之歡,可是一直不能如愿?,F(xiàn)在聽到李延年歌詞,觸動了潛藏已久的心事,不禁嘆息說:“世間哪有你所唱的那種佳人?”平陽公主在一邊揣摩得知李延年歌中的寓意,于是趁勢說:“陛下有所不知,延年的小妹,就是一位傾國傾城的絕世佳人?!蔽涞坌闹幸粍?,立命召李氏入宮。不久李延年將其妹引入。武帝一看,果然是沉魚落雁、妙麗善舞。武帝遂納李氏為妃。由此李氏寵冠后宮,號為李夫人。不久懷孕,生下一個男嬰,武帝封為昌邑王。自從武帝專寵李夫人,所有宮女無不艷羨嫉妒。一天武帝去李夫人宮中,忽然覺得頭癢,于是用李夫人的玉簪搔頭。這件事傳到后宮,人人想學李夫人的樣子,頭上都插了玉簪,一時長安玉價加倍。
誰知月有陰晴圓缺,李夫人入宮只短短幾年,卻不幸染病在身,不久病入膏肓,直至臥床不起。武帝難過不已,親自去看她。李夫人一見武帝到來,急忙以被覆面,口中說:“妾長久臥病,容貌已毀,不可復見陛下,愿以昌邑王及兄弟相托。”武帝說:“夫人病勢已危,非藥可以醫(yī)治,何不讓朕再見一面?”李夫人推辭說:“婦人貌不修飾,不見君父,妾實不敢與陛下相見。”武帝說:“夫人不妨見我,我將加賜千金,并封拜你兄弟為官?!崩罘蛉苏f:“封不封在帝,不在一見?!蔽涞塾终f一定要看她,并用手揭被子,李夫人轉(zhuǎn)面向內(nèi),欷歔掩泣,任憑武帝再三呼喚,李夫人只是獨自啜泣。武帝心里不悅,一怒之下拂袖而去。
這時李夫人的姊妹也入宮問病,見此情形,都很詫異。待武帝走后,她們責備李夫人:“你想托付兄弟,見一見陛下是很輕易的事,何苦違忤至于如此?”李夫人嘆氣說:“你們不知,我不見帝的原因,正是為了深托兄弟。我本出身微賤,他之所以眷戀我,只因平時容貌而已。大凡以色事人,色衰而愛弛,愛弛則恩絕。今天我病已將死,他若見我顏色與以前大不相同,必然心生嫌惡,惟恐棄置不及,怎么會在我死去后照顧我的兄弟?”幾天后李夫人去世。事情的結(jié)局果然不出李夫人所料。李夫人拒見武帝,非但沒有激怒他,反而激起他無限的痛苦,將李夫人用皇后禮安葬,命畫師將她生前的形象畫下來掛在甘泉宮。武帝思念李夫人之情日夕遞增。
有一天武帝去了昆明池。昆明池在上林苑中,池中有豫章臺、靈波殿及一條石刻的鯨魚。石鯨長三丈,每到天上下雨的時候,石鯨首尾皆動。昆明池東西各立一個石人:一是牽牛,一是織女,做成天河的樣子。時值秋日,武帝坐在舟中,見夕照西斜,涼風激水,景物使人凄涼。不禁觸事懷人,想到李夫人生前的種種好處,于是自做新詞一首,名《落葉哀蟬曲》,其詞曰:“羅袂兮無聲,玉墀兮塵生。虛房冷而寂寞,落葉依于重扃。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寧?”
武帝出來游昆明池,本為散悶解頤,誰知反添了許多新愁,于是回到延涼室中休息。他覺得很疲倦,睡眼之間,忽見一人裊裊走進。原來竟是李夫人,她手攜一物,贈與武帝,并說:“這是蘅蕪香。”武帝忽然驚覺,回憶剛才的夢境,歷歷如在眼前。又聞到一陣香氣,芬芳經(jīng)久不息。他記起李夫人夢中所贈的香,到處摸索卻找不到。但是枕席衣襟,卻不知怎么沾染了香氣,因此改延涼室名為“遺芳夢室”。
武帝懷思轉(zhuǎn)切,召來一個方士,讓他在宮中設壇招魂,好能與李夫人再見一面。于是在晚上點燈燭,請武帝在帳帷里觀望,搖晃燭影中,隱約的身影翩然而至,卻又徐徐遠去。武帝癡癡的看著那個仿如李夫人的身影,凄然寫下:“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來遲?!痹瓉砩詈@镉袧撚⒅?,顏色發(fā)青,且輕如毛羽,天氣寒冷石頭卻是溫的,當暑熱時反而變冷。把這種石頭刻成人像,可以說話,方士將石像置于紗帳里,宛若李夫人生時。但因石頭有劇毒,不可接近,只可以在遠處觀望。
他想到李夫人病中囑托的話,于是封李延年為協(xié)律都尉。李夫人還有一個弟弟李廣利,則苦于沒有尺寸之功,武帝不能無故加封。不過機會終于來了,武帝聽說大宛國有汗血馬。便派使者赍持千金及金馬前往大宛換取良馬。此事被大宛國王一口拒絕。使者費盡許多辛苦白跑了一趟,因此生氣之下痛罵宛國大臣,又將金馬錘成了碎屑。大宛國將使者殺死,財物奪去,只有幾個從人僥幸脫逃。武帝借機派李廣利領六萬騎兵,七萬步卒往征大宛。待四年后班師回玉門關(guān),僅剩下萬余人。武帝卻不加苛責,反而封李廣利為海西侯,食邑八千戶。多少尸骨丟在大漠無人收取,只為李夫人的一句遺言,武帝也稱得上是一往情深。
“夫人”是嬪妃的稱號,李夫人沒有留下她的名字,薄命不薄命難說,禍水不禍水也談不上,但這位死后許多年還能讓漢武帝戀戀不忘的李夫人卻實在不尋常。她的開始和結(jié)局同樣不可思議。武帝的無盡思痛幾乎全在她計劃之中,美艷的容顏是她受寵的原因,而更在于她做人極有分寸,不因武帝的寵幸忘乎所以。一句“遺世而獨立”襯托了她的本質(zhì),有可遇而不可求的距離美。李白的那句“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也許是李夫人所說的最好注腳。
東漢郭憲《漢武帝別國洞冥記》中記載了漢武帝因深情思念李夫人,東方朔遂獻上一枝懷夢草,使武帝能在夢中和李夫人相遇?!妒酚洝放c《漢書》都詳略不同地記載了方士李少翁為漢武帝招李夫人魂的事。據(jù)東晉王嘉《拾遺記》:招魂時是用色青質(zhì)輕的“潛英之石”,將李夫人的畫像設在紗帳里,在燈燭下投影于“帳帷”之上。這是后代皮影戲的由來。白居易詩《李夫人》云:“傷心不獨漢武帝,自古及今皆若斯。君不見穆王三日哭,重璧臺前傷盛姬。又不見泰陵一掬淚,馬嵬坡下念貴妃。縱令妍姿艷質(zhì)化為土,此恨長在無銷期?!钡欠N“遺世而獨立”的凄清,千古之下只李夫人一人而已,遠非楊貴妃的艷俗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