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盛唐名將哥舒翰的尷尬結(jié)局:被安慶緒倉皇逼殺

2016-12-01 09:15:44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公元756年六月,潼關。這里見證了輝煌盛唐的落幕,也見證了一代名將哥舒翰的尷尬人生結(jié)局。時運的無情,個人的無奈,都化作尷尬無言的曲終

公元756年六月,潼關。這里見證了輝煌盛唐的落幕,也見證了一代名將哥舒翰的尷尬人生結(jié)局。時運的無情,個人的無奈,都化作尷尬無言的曲終人散。

公元756年以前,大唐帝國的太平盛世已然延續(xù)了幾十年,國家承平日久、安逸已極,李唐王朝的君臣們,一天天沉浸在亂倫、專權與貪腐的泥沼中,混吃等死,全然看不到危機就在眼前。所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切盡在一念間。

當那個叫安祿山的胡人以彎刀快馬掀起安史之亂時,整個國家頓時猶如羊圈中沖進了群狼,到處是驚慌失措、引頸待戮的哀鳴。坦蕩的華北平原不過是胡馬的演練場,擁有山河之險的東都洛陽也頃刻淪陷,號稱名將的封常清、高仙芝一路潰敗,安祿山僅用六個月便兵臨潼關城下。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代名將哥舒翰被架上了這個危險的歷史舞臺。

哥舒翰(?—公元757年),突厥人,自幼資質(zhì)非凡,文武雙全,言行舉止極具大漢英雄的風采。從軍后,因治軍有方,號令嚴謹,甚得軍心,深受名將王忠嗣的欣賞,以軍功成為其副手。王忠嗣遭罷職后,哥舒翰接替王忠嗣職務,經(jīng)營西北,主持對吐蕃作戰(zhàn),多次大破吐蕃,取得了著名的石堡城之戰(zhàn)的勝利,收復了九曲部落,將大唐與吐蕃的戰(zhàn)線推進到青海湖及黃河河曲以西一線,并在戰(zhàn)場上取得了絕對的優(yōu)勢。這樣,哥舒翰兼任隴右、河西、朔方節(jié)度使,成為大唐西北方向的主要軍事統(tǒng)帥,其麾下的西北勁卒更是成為日后平定安祿山叛亂的主力,也唐王朝中衰后,賴以討伐藩鎮(zhèn)、拱衛(wèi)京師的依靠。唐詩中“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本褪鞘①澑缡婧驳?。哥舒翰多年征戰(zhàn)未嘗有敗,其戰(zhàn)功卓著有目共睹。

然而在安祿山起兵反叛之前,哥舒翰于755年二月因縱酒過度,已中風癱瘓,閑廢在家。而唐玄宗在無人可用的情況下,也只得硬生生地將殘疾人哥舒翰推上帥位。世事真是難料,如果哥舒翰當初因中風立馬死去,那么他必將以一個完美無缺的形象留在青史之中,可惜哥舒翰死不逢時,遂將自己的一世英名化為烏有。

當哥舒翰拖著病體勉強來到潼關后,他發(fā)現(xiàn)局勢遠比他想象的兇險。一是唐軍在軍事上完全處于下風。安祿山叛軍是唐朝邊兵中的精銳,戰(zhàn)斗力極強。而唐朝由于守外虛內(nèi),中原地區(qū)軍事準備幾乎為零。由于西北精兵一時難以到達潼關,故中央政府掌控的軍隊多臨時招募,根本不堪一戰(zhàn)。二是唐軍連敗,士氣低迷,到處望風而降。三是經(jīng)歷了安祿山叛變之痛,唐玄宗從之前對軍事將領的放手使用轉(zhuǎn)變?yōu)榉婪队屑?、猜忌甚重。一代名將高仙芝、封常清僅僅因為從戰(zhàn)場實際出發(fā)而采取戰(zhàn)略防御的策略,唐玄宗就聽信宦官讒言,將其處斬。即便對于哥舒翰,唐玄宗也并非完全信任。四是楊國忠、哥舒翰將相不和。楊國忠在當時的所作所為令無數(shù)人對他痛恨不已,安祿山造反在很大程度上也楊國忠逼反的。故哥舒翰部將王思禮就勸哥舒翰殺楊國忠為民除害。哥舒翰雖未答應此事,但二人的謀劃竟被楊國忠得知。楊國忠乃勸玄宗以杜乾運(楊國忠心腹)率軍進駐灞上監(jiān)視哥舒翰。而哥舒翰豈是好惹之人?遂借故殺杜乾運,吞并其軍。這件事令楊國忠、哥舒翰愈加彼此防備,玄宗也更加猜忌哥舒翰。五是哥舒翰所統(tǒng)帥的潼關唐軍,多為各地敗兵和新招募士兵,戰(zhàn)斗力不強。而且哥舒翰因身體原因,難以處理日常軍務,遂委任行軍司馬田良丘主持大局。田良丘不敢獨斷專行,就讓王思禮主管騎兵,李承光主管步兵,王和李兩人互不服氣,相互掣肘,致使軍中號令不一。

當然,哥舒翰雖然身體殘廢,但腦子還比較清醒,他審時度勢,繼續(xù)沿用了高仙芝、封常清堅守不戰(zhàn)的策略,試圖憑借潼關之險,阻擋安祿山的狂飆猛進,進而再圖反攻。這樣,安祿山狂攻半年多,毫無進展。針對當時形勢,哥舒翰進一步指出:“祿山雖竊據(jù)河朔,不得人心,請持重以敝之,待其離隙,可不血刃而禽?!苯ㄗh玄宗堅守要隘,待叛軍久攻不下、軍心渙散之時,趁勢出擊,大局可定。

當時的形勢也確實如哥舒翰所料,正向有利于唐軍的方向發(fā)展。在北線,郭子儀、李光弼連敗史思明,切斷了叛軍前線與范陽老巢之間的交通線;在東線,叛軍為張巡阻于雍丘(今河南杞縣);在南線,又被魯炅阻于南陽(今河南鄧州)。安祿山一時進退維谷,“議棄洛陽,走歸范陽,計未決”,已打算回老巢范陽。

就在戰(zhàn)局膠著的關鍵時刻,玄宗再出昏招,在楊國忠的攛掇下,竟令哥舒翰出潼關與安祿山?jīng)Q戰(zhàn)。哥舒翰深知此時絕不能進行決戰(zhàn),乃上疏勸諫說:“祿山習用兵,今始為逆,不能無備,是陰計誘我。賊遠來,利在速戰(zhàn)。王師堅守,毋輕出關,計之上也。且四方兵未集,宜觀事勢,不必速?!?/p>

遠在河北前線的郭子儀、李光弼也建議玄宗:“翰病且耄,賊素知之,諸軍烏合不足戰(zhàn)。今賊悉銳兵南破宛、洛,而以余眾守幽州,吾直搗之,覆其巢窟,質(zhì)叛族以招逆徒,祿山之首可致。若師出潼關,變生京師,天下怠矣?!睒O言哥舒翰只可固守潼關不可出兵決戰(zhàn)。但昏聵的玄宗根本不聽這些正確建議,嚴令哥舒翰出關決戰(zhàn)。

天寶十五年(756年)六月初四,哥舒翰被迫出兵。行前,這位沙場老將自知此戰(zhàn)兇多吉少,乃“撫膺慟哭”,引兵出關。結(jié)果,正如哥舒翰、郭子儀、李光弼所料,此戰(zhàn)唐軍全軍潰敗,緊接著潼關也被攻破,都城長安失陷在即。而我們的哥舒將軍也早不復當年的驍勇,竟被部將綁縛在戰(zhàn)馬上獻與安祿山。多年后,大詩人杜甫在名篇《潼關吏》中感嘆道:“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戰(zhàn),百萬化為魚。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

安祿山見到階下囚哥舒翰后,小人得志地責備他說:“汝常易我,今何如?”可憐一代名將哥舒翰此時竟全無英雄膽色,居然伏地謝罪,“陛下?lián)軄y主。今天下未平,李光弼在土門,來瑱在河南,魯炅在南陽,臣為陛下以尺書招之,三面可平?!毕胍源藖砬笃埢睢0驳撋酱笙?,封哥舒翰為司空,讓他修書招降各地。然而這些哥舒翰的昔日部將接到書信后,都復書責罵他不為國家死節(jié)。安祿山大失所望之余,馬上變臉將哥舒翰囚禁起來。

歷史的迷人之處在于它常有吊詭的結(jié)局,估計安祿山和哥舒翰可能都不會料到,兩人竟會在一年中先后死于同一個人之手,此人即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安祿山絕非成事之人,在生命的最后階段,這個邊塞胡人一味嗜殺殘暴,竟逼得親兒子安慶緒殺之以自保。安祿山死后,唐軍陸續(xù)收復長安、洛陽,安慶緒在逃往鄴城之前,嫌哥舒翰等俘虜累贅,遂殺之。一代名將哥舒翰,就這樣窩窩囊囊地死了。他折節(jié)求生,也只不過多活了一年而已。安祿山、哥舒翰這對老冤家,就這樣腳跟腳地死了,也不知兩人會面于黃泉之下,又該說些什么呢?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