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fēng)云人物 > 正文

揭秘討飯帝朱元璋的另一面 鐵血反腐絕不留情

2016-12-01 09:25:00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脫鞋很要命 明太祖朱元璋最疼愛的兒子,便是太子朱標。但爺倆也曾發(fā)生沖突。胡藍大案爆發(fā)后,朱標為涉案的恩師宋濂求情?;痤^上的朱元璋

脫鞋很要命

明太祖朱元璋最疼愛的兒子,便是太子朱標。但爺倆也曾發(fā)生沖突。胡藍大案爆發(fā)后,朱標為涉案的恩師宋濂求情。火頭上的朱元璋脫口大罵:等你當了皇帝再赦免他吧。沒想到朱太子脾氣更倔,竟二話不說跳下了宮中的太液池。

這下可把朱元璋嚇壞了,吃了一肚子水的朱標被撈上來后,朱元璋不吃不喝,焦急守在兒子身邊。直到朱標活過來才安心,事后所有下水救太子的人,朱元璋全部記下名字,脫了鞋子下水的一律殺頭,沒脫鞋子下水的則官升三級。朱元璋的理由是:太子都危在旦夕了,你們難道還脫了鞋子再跳水嗎?

當官要挨揍

在朱元璋時代當官,最容易碰上的倒霉事,便是挨揍,俗稱“杖責(zé)”。杖責(zé)的量刑,通常是六十大板,官員遭到杖責(zé)的刑罰,一般有幾種普遍原因:貪腐,瀆職,惹怒朱元璋等等,卻也有些另類的原因,比如朱元璋規(guī)定,官員如果在家里吃飯的時候,請妓女來唱歌,就要被杖責(zé),如果地方上發(fā)現(xiàn)有無人贍養(yǎng)的老人,那么地方官就也將被處以“杖責(zé)六十”的刑罰。

此外有些原因也比較“倒霉”,比如朱元璋的戶部尚書茹太素,因為寫的奏折太嘮叨,五千多字了還沒切入正題,也被朱元璋拉出去大棒暴打一通。但朱元璋對這事更委屈,第二天朱元璋再見茹太素,當場嘆息說:你以為做個皇帝容易啊,每天這么多事,你五百字能說清楚的事情,非要說一萬多字,我哪受得了啊。

公務(wù)員薪水低不低

明朝另一個出名的事,就是朱元璋定的官員俸祿過低。照著晚明顧炎武的嘆息講:明朝官員待遇之差,可以說自古未見??蓪@事,朱元璋本人卻理直氣壯,還在《醒貪簡要錄》里給官員算賬:一品官員年薪,是87石米,折合成人民幣,大約32萬。

照明朝的生產(chǎn)水平,這些錢需要五十七個農(nóng)民,用十七頭公牛,耕種八百七十三畝土地,勤扒苦做一年才能掙出來。照朱元璋的算法,他開給官員的工資,簡直就是天價年薪。以他在《皇明典故紀聞》里的話說:當官的拿了這么多錢,如果還去禍害老百姓,那根本就不是人了。

群眾反貪出冤案

朱元璋反腐敗的一個大殺器,就是發(fā)動群眾:農(nóng)民如果懷疑所在地的官員貪污腐敗,就可以將官員綁了,敲鑼打鼓送到京城治罪,只要農(nóng)民頭上頂著一本他親自編寫的《大誥》,沿途官員不但不能阻攔,還要提供方便。

第一個敢這么做的人,是江蘇常熟縣農(nóng)民陳壽六,洪武十八年(1384年),陳壽六因受地方官吏顧英欺壓,憤然與親友一起將顧英捆綁,頭頂《大誥》送到南京來治罪,得知消息的朱元璋非常高興,不但親切接見了陳壽六,而且還賞賜了他二十綻銀鈔(相當于人民幣一萬兩千塊錢),并免除他們?nèi)胰曩x稅。陳壽六的事跡,更被明朝的“宣傳部門”大張旗鼓,通報全國表彰。

但有時候也反出冤案來,《大誥續(xù)編》里記錄,安吉縣有個金姓農(nóng)民,拖欠了兩年地租,東家地主去討要,金農(nóng)民居然手拿大誥,把地主綁到南京城,送朱元璋治罪,不明真相的沿途官員們,居然也敲鑼打鼓,拿著反腐敗的陣仗禮送他進京,可憐的地主,差點就冤死在反貪運動里。

突擊考察干部

朱元璋在位時特別討厭的一個官員,便是監(jiān)察御史韓宜可。此人經(jīng)常直言進諫,不但不畏權(quán)貴,甚至還常端朱元璋的面子,被朱元璋幾次治的死去活來依然本性不改。但他卻有一個品質(zhì)得到朱元璋的敬重——清廉。

有一次朱元璋突然殺到韓宜可家,想看看韓宜可過的什么日子,結(jié)果他看到韓宜可全家破衣爛衫,家徒四壁,朱元璋還不相信,開玩笑說:“你小子不會是知道我來,把家里的錢都藏起來了吧。”韓宜可二話不說,大大方方的打開家里的錢箱,只見里面空空如也,外帶補充一句:我從來沒錢,也就沒錢可攢。

明朝有多富

牽掛老百姓吃飯問題的朱元璋,終其整個在位時期,都格外重視農(nóng)業(yè),除了眾所周知的清丈土地,輕徭薄賦等政策外,還出臺了明朝版的“宏觀調(diào)控”。

從明朝建國后的第四個月,即洪武元年(1368年)四月初一開始,全國的自耕農(nóng),凡種植桑,麻,木棉三種經(jīng)濟作物的,國家免三年賦稅。不種桑與麻兩種經(jīng)濟作物的,卻要被處以罰款。

這項命令推行二十五年后,即公元1393年,中國棉花總產(chǎn)量11803000余斤,糧食總儲量71800000石,《明史》稱這一時期“宇內(nèi)富庶,賦入盈羨,府縣倉儲甚豐,至紅腐不可食”。至于老百姓的生活?當時的民謠是這樣說的:有民歌就可佐證:山市晴,山鳥鳴,商旅行,農(nóng)夫耕,老瓦盆中洌酒盈,呼囂隳突不聞聲。

最掛念老百姓

朱元璋另一個史不絕書的善舉,就是他的“晚年憂民益切”,從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至他去世時的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朝曾多次打開官倉,賑濟貧民,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四月,朱元璋更通告天下,規(guī)定從此后,凡有水旱災(zāi)害,地方官員可以不經(jīng)請示,先行打開官倉賑濟百姓。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八月起,明朝更開始通過派遣教官,建立學(xué)堂等方式,在西南少數(shù)民族土司地區(qū)推廣文教。即使在人生的最后時刻,朱元璋依然在遺詔中叮囑:自己去世后,喪禮不要用金銀器皿,全國的臣民,在哀悼滿三天后,就要脫下孝服,不要因為國喪,影響老百姓家的正常生活?!皯n民”之心,直到生命終止。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