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fēng)云人物 > 正文

生死都由曹操做主 細(xì)說漢獻帝身邊的那些女人們

2017-02-08 09:40:27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封建時代里,皇帝是“九五之尊”,皇后則要“母儀天下”,堪稱世上一等一的尊貴男女。然而,那是治世、盛世。等到了王朝末世,地位越高,在

封建時代里,皇帝是“九五之尊”,皇后則要“母儀天下”,堪稱世上一等一的尊貴男女。然而,那是治世、盛世。等到了王朝末世,地位越高,在改朝換代的浪潮之下,便更是無可逃避,只能眼睜睜承受命運的刀斧。比如,東漢的最后一位天子漢獻帝,盡管與諸葛亮同年生同年死,本人也并非毫無才略,但處在大勢之下,他也只能乖乖成為一個又一個野心家和陰謀家把持、玩弄的對象。最終在曹丕的威逼下,上演了一出“禪讓”的丑劇,自己也在后世中成為無能與傀儡的代名詞。

公元189年十常侍之亂時,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xié)(就是漢獻帝)被宦官劫持到野外,遇上帶兵前來的董卓。董卓向少帝詢問變亂經(jīng)過,少帝結(jié)結(jié)巴巴,啥都說不清楚。再問陳留王,陳留王雖然年紀(jì)比少帝小好幾歲,卻能從頭到尾說得很清楚。董卓大喜,認(rèn)為劉協(xié)更賢能,于是把持朝政后就廢了少帝,改立劉協(xié)為皇帝。

興平元年(公元194年)關(guān)中災(zāi)荒,年僅14歲的漢獻帝命令把倉庫的糧食拿來熬粥賑濟災(zāi)民,可還是有很多人餓死。漢獻帝懷疑是負(fù)責(zé)賑濟的人在舞弊貪污,就親自拿了定量的五升米五升豆熬粥,結(jié)果熬出來兩盆粥。再對比從倉庫中領(lǐng)取的糧食和發(fā)放給災(zāi)民的粥,漏洞頓時暴露無遺。漢獻帝重責(zé)了相關(guān)官員,從此再沒人敢在賑災(zāi)糧食上做手腳了。所以,天資聰明的漢獻帝,其實完全具備做一個明君的才能,可惜遇上末世,身不由己,只能徒呼奈何。同樣,漢獻帝身邊的那些后妃,她們的命運甚至更加悲慘。漢獻帝盡管是傀儡,畢竟還有皇帝名分。除了董卓這種莽撞屠夫,敢擅自動手開殺的畢竟不多。相對來說,后妃雖然也是“國母”,動起手來就容易多了。

常伴漢獻帝身邊的貴人,共有兩位,一位是伏皇后,一位是董貴妃。伏皇后名叫伏壽,是諸葛亮的老鄉(xiāng)瑯琊人。她的八輩子祖宗伏湛曾經(jīng)當(dāng)過大司徒,也算是名門望族。伏皇后的老爹叫伏完,老媽是漢桓帝的女兒陽安公主。論輩分,漢桓帝是漢獻帝的堂叔公,伏完是漢獻帝的表姑父,伏皇后跟漢獻帝也就是拐彎抹角的表兄妹了。伏皇后入宮,是在初平元年(公元190年)。那一年,恰逢關(guān)東諸侯討伐董卓。董卓焚燒洛陽,遷都長安。兵荒馬亂之際,伏壽小姐進入宮廷。畢竟是名門望族的閨女,又是皇帝的表妹,不能從宮女當(dāng)起,她一進宮就是貴人,從此開始和漢獻帝二十余年的相伴生活。后來,王允、呂布?xì)⑺蓝?,李傕、郭汜攻克長安,殺死王允轟走呂布。在這連番的變亂中,她始終陪伴著皇帝丈夫,承受這一波又一波的動蕩。

興平二年(公元195年),把持朝政的軍閥李傕和郭汜發(fā)生內(nèi)訌,在長安廝殺起來。伏貴人連同皇帝一起,被李傕劫持到軍營中。白天,兩軍交戰(zhàn)的喊殺聲就在帳外響徹,有時候還有一兩支箭射到門口。夜里,皇帝的御帳四周都是士兵嘰里呱啦的西涼口音,還夾雜著羌人、胡人的語言。物資供應(yīng)也很匱乏,就連皇帝左右的侍從,糧食都不夠吃。就在這樣危險和尷尬的境地下,四月里,在李傕的軍營之中,伏貴人被冊立為皇后。這大概是漢朝幾百年里面最寒酸的冊立皇后禮了。漢獻帝選擇在這樣的時候冊封,只能用“苦中作樂”來描述。

到了六月,李傕郭汜暫時休兵,皇帝、皇后也被釋放,并且和從郭汜營中逃出來的大臣們匯合在一起。但夏天一過,李傕、郭汜又聯(lián)合起兵殺了過來。這一次他們不是要劫奪皇帝,而是要造反殺死皇帝!雖然得到楊奉、董承等人的保護,皇帝、皇后還是異常狼狽地奔走。十二月,保護皇帝的軍隊兩次被叛軍擊敗,死傷無數(shù),文武百官和宮女太監(jiān)大多被亂軍殺死。伏皇后由哥哥伏德攙扶著,一瘸一拐地奔走在潰敗的隊伍中。好容易找了一艘船,用絹帛裹著皇帝的身體,慢慢墜下船去,伏德背著皇后跳下船。然后,才渡文武百官。有人等不及,跳下水攀著船舷想要強渡,船上的人就拿刀劍砍手,砍下來的手指頭都堆在船舷內(nèi)側(cè),血肉森然。

過河之后,大家找了一輛牛車給皇帝皇后乘坐,然后在茅草房子里面設(shè)立臨時朝廷,連門窗都沒法關(guān)?;实酆痛蟪奸_會的時候,士兵們就趴在籬笆上圍觀,還互相打鬧開玩笑。護駕的將軍們推薦了很多伙伴當(dāng)大官,于是用石頭做成印章,拿錐子隨便刻畫幾筆就算封官。最嚴(yán)重的是沒有糧食,皇帝和伏皇后也只有粗糧果腹,百官和宮女能找到野菜野果填肚子就已經(jīng)算上上大吉了!

這就是伏壽同志皇后生涯的開端。僅此一段,已足見她這個皇后將在東漢王朝的末年遭受怎樣的折磨。直到第二年,曹操出兵保駕,遷都許城,皇帝一行才算有了暫時的安身之處,起碼吃穿有了保障。稍事安定之后,皇帝任命自己的岳父伏完為輔國將軍,掌握大權(quán)。但伏完是個深沉穩(wěn)重的人。他知道現(xiàn)在的實權(quán)人物是曹操,自個兒又沒有足以與之抗衡的力量和才干,身居高位反而會帶來禍端。因此,他辭去了這個職務(wù),而改任中散大夫。

另一位董貴妃,史書未記載其名。董小姐的父親叫董承,是董太后的侄兒,董太后是漢獻帝的祖母。所以董承是漢獻帝的表叔,董小姐也算得上漢獻帝的另一個表妹。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誤寫董貴妃是董承的妹妹,大約看史書中寫“董承是漢獻帝之舅”,把這個“舅”理解為舅兄。其實,這里的“舅”是指岳父的意思?!度龂萘x》中董承第一次出場,就是在漢獻帝逃離李傕、郭汜控制的半途中,郭汜引兵追來,當(dāng)時保駕的楊奉寡不敵眾,眼看形勢危急:“忽然東南上喊聲大震,一將引軍縱馬殺來。賊眾奔潰。徐晃乘勢攻擊,大敗汜軍。那人來見天子,乃國戚董承也。帝哭訴前事。承曰:‘陛下免憂。臣與楊將軍誓斬二賊,以靖天下?!?/p>

歷史基本也是如此。此后,董承與楊奉、韓暹等人一起,帶領(lǐng)兵馬保護漢獻帝返回洛陽,途中與亂軍幾次大戰(zhàn),殺得血流成河。這份肝膽節(jié)烈是實實在在的。因此,在《三國演義》中把董承作為漢朝的忠臣描寫。但董承的身份并非那么簡單。在扮演“大漢忠臣”的同時,他還曾是臭名昭著的大奸賊董卓集團中的重要干部。

原來,漢靈帝剛死那會,宮廷內(nèi)斗,何進、何太后害死了董太后;后來何進被宦官所殺,董卓進京,廢少帝劉辨,立漢獻帝劉協(xié),又害死了何太后,權(quán)傾朝野。董承當(dāng)時在董卓的女婿牛輔部下為將。他可能和董卓是什么拐彎抹角的親戚,或者是認(rèn)了同宗。畢竟,在反對何氏一黨,為董太后報仇這一方面,董承與董卓是有共同利害的。而作為西涼土霸王的董卓,對于同姓同門這一點也頗為看重。

加入董卓集團并非就是個個十惡不赦。像蔡文姬的父親蔡邕,也是被董卓威逼利誘之后重用的。甚至司徒王允在政變殺董卓之前,也是以董卓心腹的面目公示于人。所以,董承盡管與董卓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但這并不妨害他有著自己作為漢家臣子的立場和良心。之后,他在李郭之亂時的挺身保駕,或許就是這種忠良本心的體現(xiàn)。當(dāng)然,也可以將其庸俗化,理解為一種政治投機。即便如此,董承為了這次投機,投入身家性命,也稱得上是無愧忠臣之名了。

等曹操遷都許城之后,董承的女兒嫁給漢獻帝為貴妃。作為對這個表叔兼岳父的酬勞,董承本人在建安三年(公元198年)被皇帝任命為車騎將軍。正因為與皇帝有這雙重的親戚關(guān)系,再加上自個身居高位,又曾在董卓、李傕的軍閥集團里面打滾,董承與伏完是完全不同的兩類人。他是不甘于裝孫子的。他也要扶持自己的勢力,實現(xiàn)自己的功業(yè)。

這就隱隱埋下了董承與曹操矛盾的伏筆。偏生曹操自從移駕許都之后,挾天子以令諸侯,把漢獻帝完全當(dāng)做自己的傀儡,諸般國事,盡是自己掌握。甚至對于漢獻帝左右的大臣,也是擅殺擅貶。對漢獻帝而言,從小受董卓的挾持,后來又被李傕、郭汜欺負(fù),現(xiàn)在來的曹操,原以為是忠良之臣,誰知道手段比前面幾位更狠。

此刻漢獻帝年齡漸長,對于曹操的專橫也越來越不滿。他要尋找其他的忠臣,去遏制和剪除曹操。找來找去,表叔兼岳父董承便成為最佳的人選。于是,漢獻帝咬破手指,在一條衣帶上寫了密詔,然后偷偷賜給董承,讓他聯(lián)絡(luò)同志,誅殺“國賊”曹操。董承受詔之后,又聯(lián)絡(luò)了吳蘭、王子服、劉備等人,結(jié)盟同心,誓殺“曹賊”。然而,他們的心機計謀比起曹操畢竟差得遠,而運氣也不太好。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密謀泄露,董承等人被曹操殺個一干二凈,結(jié)束了他在東漢政治舞臺上的活躍史。

曹操殺了董承,對于董承的女兒(《三國演義》誤作妹妹)定要斬草除根。于是,帶領(lǐng)兵馬,殺奔宮廷。漢獻帝已經(jīng)下達了誅殺曹操的密詔,操哥自然也不會客氣?!度龂萘x》如此描述這段驚心動魄的場景:

且說曹操既殺了董承等眾人,怒氣未消,遂帶劍入宮,來弒董貴妃。貴妃……已懷孕五月。當(dāng)日帝在后宮,正與伏皇后私論董承之事至今尚無音耗。忽見曹操帶劍入宮,面有怒容,帝大驚失色。操曰:“董承謀反,陛下知否?”帝曰:“董卓已誅矣?!辈俅舐曉唬骸安皇嵌?!是董承!”帝戰(zhàn)栗曰:“朕實不知。”操曰:“忘了破指修詔耶?”帝不能答。操叱武士擒董妃至。帝告曰:“董妃有五月身孕,望丞相見憐?!辈僭唬骸叭舴翘鞌。嵋驯缓?。豈得復(fù)留此女,為吾后患!”伏后告曰:“貶于冷宮,待分娩了,殺之未遲?!辈僭唬骸坝舸四娣N,為母報仇乎?”董妃泣告曰:“乞全尸而死,勿令彰露。”操令取白練至面前。帝泣謂妃曰:“卿于九泉之下,勿怨朕躬!”言訖,淚下如雨。伏后亦大哭。操怒曰:“猶作兒女態(tài)耶!”叱武士牽出,勒死于宮門之外。后人有詩嘆董妃曰:“春殿承恩亦枉然,傷哉龍種并時捐。堂堂帝主難相救,掩面徒看淚涌泉?!?/p>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