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大兒子扶蘇 為何會因一道假圣旨自殺?
一提到扶蘇這個歷史人物,總覺得他很憋屈,很可惜。他貴為秦始皇的大兒子,是皇位的繼承者,而且扶蘇勇于進諫,政治敏感度和執(zhí)政能力都很強,但為何卻因為一道假圣旨盲目自殺呢?我們慢慢理清思路,以段子體跟大家聊聊這個有些憋屈的歷史人物。
歷經(jīng)磨難,不是嬌生慣養(yǎng)的“公子哥”
扶蘇不像胡亥那樣嬌生慣養(yǎng),他幼時經(jīng)歷過大秦最危難的時刻,所以扶蘇的性格很堅韌,而且能力也很強,后人對他的評價都很高。我們從司馬遷的《史記》中可以看出,史太公的原話是這樣的:扶蘇為人仁。而且扶蘇是柔中帶剛,始皇帝總覺得兒子性格懦弱,其實扶蘇是走一種溫柔的政治路線。而且從長遠看,扶蘇的思路并沒錯,天下剛剛平定,不應(yīng)該在大刀闊斧地改革了,而是需要人民來慢慢休養(yǎng)生息。
勇于提意見,反對焚書坑儒
扶蘇是很反對父親焚書坑儒的。“焚書坑儒”這件事是發(fā)生在公元前212年,始皇帝為何如此對待儒生們呢?是侯生、盧生相互譏諷、評議秦始皇的暴戾,并因此逃亡而去。秦始皇聞訊勃然大怒,于是命令御史逮捕并審問所有的儒生。儒生們彼此告發(fā),秦始皇就親自判處違法犯禁的四百六十多人,把他們?nèi)吭谙剃柣盥瘛?/p>
但還有一種說法是始皇帝只是焚書而并沒有坑儒。所以很多大家熟知的歷史事件不一定是完全可信的。
把這放在一邊,扶蘇很勇敢地對始皇帝提出了反對意見,扶蘇認為天下剛剛安定下來,人心還不是很團結(jié),如果處理這些儒生會讓天下不安。從這里我們看出扶蘇在秦始皇的些兒子中是最有參政意識和政治頭腦的,他能清楚地判斷當時的局勢,也有很強的政治頭腦。
但是這次勇敢的進諫并沒有給扶蘇帶來賞識,而是被貶謫到了邊界去和蒙恬大將戍守邊關(guān)。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是始皇帝對長子的一種鍛煉。畢竟蒙恬手握重兵,始皇帝派大兒子扶蘇去當監(jiān)軍,也是一種監(jiān)督和約束。
扶蘇為何尊旨自殺?是沒轍還是愚忠
扶蘇和蒙恬手握重兵,但為何在接到圣旨的時候,扶蘇卻只是含淚自殺而沒有殊死搏斗一下呢?其實仔細想想,首先雖然二人有幾十萬精兵強將,但是二人的心是否齊呢?扶蘇是監(jiān)軍,蒙恬是大將。畢竟扶蘇是監(jiān)督蒙恬的,蒙恬是一種被約束的關(guān)系,有這樣一種可能,就是蒙恬和扶蘇是互相尊重,但未必是穿同一條褲子的兄弟。如果關(guān)系沒到那個份兒上,自然合作也不會很默契。如果二人不齊心,兵也不會很輕易地調(diào)動。所以二人缺少溝通,交心,自然扶蘇接到圣旨可能覺得也無望起兵謀反就含淚自殺。
還有另外一種很有意思的說法,扶蘇的悲情死法是被后人創(chuàng)造的。扶蘇是漢代的儒家為了宣揚儒家精神而創(chuàng)造出的一種悲情人物。雖然這種可能比較小,但也是一種不錯的猜想。秦國崇尚法家,而扶蘇崇尚儒家。而且扶蘇反對焚書坑儒。其實既然項羽能火燒阿房宮,歷史中的原材料又剩了多少,多少歷史是真的,多少又是假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