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fēng)云人物 > 正文

女人可以歹毒到什么樣的程度?看看呂后便知

2017-02-14 09:26:43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呂后,在正史上或許評價還可以,但是在口頭史上,名聲卻特別壞,儼然已是毒后的代名詞。 故事的開頭已是眾所皆知。高祖崩,惠帝立,呂后為

呂后,在正史上或許評價還可以,但是在口頭史上,名聲卻特別壞,儼然已是毒后的代名詞。

故事的開頭已是眾所皆知。高祖崩,惠帝立,呂后為皇太后,便令永巷把戚夫人抓起來,把她的頭發(fā)剃了,穿上囚衣和鐐銬,令她舂米。戚夫人一邊舂米一邊唱歌曰:“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幕,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dāng)誰使告女(汝)?”太后聞之大怒,認(rèn)為她還想倚仗兒子來翻身,是可忍孰不可忍?呂后把戚姬的幼子趙王召來了。

惠帝仁慈,知道母親要干什么,于是吃住都和趙王在一起,保護(hù)他。某天惠帝早起,回來的時候趙王已被人毒死了。須知,此時的趙王,也不過是個十歲的小兒(一說十三歲)。

然而,呂后做的最過份的,還是把戚夫人做成“人彘”:“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熏耳,飲瘖藥,使居鞠域中”,還請兒子惠帝來看。惠帝看了大哭,病了一年多都起不來,從此只是飲酒作樂,不理朝政,幾年之后就崩了。因?yàn)樗X得,“此非人所為”,母親有這種禽獸行,兒子也沒有臉面治天下了。

這一段歷史記載得很清晰。但令我納悶的是,近來越來越多的歷史隨筆中,對呂后抱有深深的同情,替她翻案,覺得戚姬是自找的。我就奇了怪了,連人家嫡親的兒子都因母親的獸行覺得愧對天下人了,我們這些沒有領(lǐng)到呂后一滴點(diǎn)兒恩義的,倒還能從里面看出一朵花來?

翻案者的理由,無非就是因?yàn)閰魏笳J(rèn)為戚姬是威脅。高祖以為太子仁弱,不類己,總是想立戚姬之子如意(即后來的趙王)。戚姬經(jīng)常跟著高祖去關(guān)東,“日夜啼泣,欲立其子”。呂后擔(dān)憂,所以即位之后,需馬上處理掉趙王如意和戚姬。其實(shí),這些描述《漢書》里有,前面還有一句:“(趙王)年十歲,高祖憂萬歲之后不全也?!睙o非就是說,高祖太了解呂后這個人了,知道這個小孩如果不當(dāng)上皇帝,分分鐘會給呂后害死;戚姬的哭,也是因?yàn)樗懒俗约旱男悦皯n。至于責(zé)怪發(fā)配到暴室里的戚夫人還敢唱哀歌,是找死,這種責(zé)備,簡直就是怪一條砧板上的魚為什么不好好地挨宰,還害得主人要多下狠手砍多幾刀了。替狼吃羊找借口,我們總是特別擅長。

戚夫人善歌,善鼓瑟擊筑,善為翹袖折腰舞,多才多藝,比之剛毅強(qiáng)直、鄉(xiāng)下出身的呂后,再加上年輕漂亮,自然多多受寵。即便如此,皇帝還是沒有辦法輕易地立嗣。《西京雜記》中說道,“(侍者賈配蘭)見戚夫人侍高帝同,嘗以趙王如意為言,而高祖思之幾半日,不言嘆息,凄愴而未知其術(shù),輒使夫人擊筑,高祖歌大風(fēng)詩以和之。”“歌畢每泣下流漣?!睂?shí)在是知道愛姬死期已定啊。

不獨(dú)戚姬,呂后對別的姬妾也絕無善意,幽于后宮不得出,只有薄姬因?yàn)椴皇軐?,才網(wǎng)開了一面。她殺了趙王如意之后,又先后幽死趙王友,在趙王恢死后廢掉他的繼嗣。連親生兒子惠帝,她也不見得對他好到哪里去,才活生生地把他嚇成重病。

我猜想,后世對呂后的正面評價,更多地來自司馬遷在《史記》的評論:“太史公曰:孝惠、高后之時,黎民得離戰(zhàn)國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稱制,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wù)稼穡,衣食滋殖。”班固也基本上照抄了這一段。

我常常懷疑司馬遷是不是特別愛用春秋筆法,是不是高級黑:在《史記·高后紀(jì)》里給予了呂后這么高的評價,然而通本《史記》,凡出現(xiàn)呂后的地方,幾乎都沒有干什么好事。比如說,用毒計誅韓信,殺個不見天不見地不見鐵;比如說,對彭越實(shí)施醢刑,把他剁成肉醬分給諸侯;比如說,殺了兒子的姬妾,把姬妾的兒子硬是塞給年幼的小皇后養(yǎng);成長為少帝之后,又把他匆匆殺掉;比如說,違了高祖的遺命,大肆分封呂氏王,結(jié)果自己尸骨未寒,呂氏就已被族滅……真沒法看出哪里有一丁點(diǎn)兒的政治智慧了,連占便宜都沒占好,歇斯底里倒還差不多。

呂后最大的貢獻(xiàn),就是奉獻(xiàn)了“最毒婦人心”這個成語,以及千百年來帝王們對繼嗣問題的深深恐懼。

至于政治清明,依我看,如果有天災(zāi),一定是與人禍有關(guān),百姓受難,統(tǒng)治者肯定難辭其咎;但如果百姓安居樂業(yè),還真的跟統(tǒng)治者沒有多大關(guān)系;只要上頭什么不干,天下就會風(fēng)調(diào)雨順河清海宴,蟻民們就該燒香拜佛了。

再具體一點(diǎn)吧,呂后也許不是不想干預(yù),可是她沒有辦法,朝中有周勃、酈商、陳平等一眾強(qiáng)勢的軍功集團(tuán),外面又有已經(jīng)成年的諸侯王割據(jù)地方勢力;在內(nèi)廷里,她可以為所欲為,干盡壞事;可天下的事,輪不到她管。你看,都“政不出房戶”了,算功勞的時候,怎么又能都算在她的頭上呢。

我只是奇怪,像呂后這樣殘暴扭曲的性格,這樣低劣的政治水平,在一個現(xiàn)代的文明社會里,早就該下臺一千遍一萬遍了;可是在我們這里,趕不走她是一回事,還得代代稱誦著她,稱她為一代明主;干掉戚姬,殺掉韓信,剁碎彭越,都是情有可原的,理所當(dāng)然的,干得好干得妙干得呱呱叫。

不由掩卷長嘆:難道我們天生就有斯德哥爾摩癥嗎?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