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與孫中山有著怎樣的恩怨?究竟是誰的錯
1899年冬天,梁啟超赴檀香山。在臨行前孫中山書信一封,把梁啟超推薦給自己的兄長孫眉(德彰)和他的朋友。
梁啟超在檀香山受到當?shù)貎S商們的歡迎??吹叫蝿菀黄蠛茫M織成立保皇會,并宣言說:名為保皇,實為革命。
連孫中山的兄長孫眉覺得梁啟超的宗旨與弟弟的一致啊,都是革命,也給予了全力支持。
在檀香山期間,梁啟超獲得了空前的成功,不僅吸引了華僑加入?;蕰?,還先后獲得了各項捐款10萬元,捐助漢口起事。而孫眉也深深地喜歡上這個熱情而多才梁啟超,還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康徒所設(shè)的學校讀書。
孫中山得知自己的門徒不僅入了?;蕰;蕰€收攏了大量的錢財,僅庚子勤王之事,?;蕰突I集了捐款十萬華銀。其后,孫中山到檀香山籌款,只得二千,他差點氣得吐血,:自己這龍興之地,已被鳩占鵲巢。
孫于是大罵梁啟超名為?;蕦崬楦锩褪菕煅蝾^賣狗肉,背信棄義,挖人墻角!
本來倆人良好的關(guān)系就因檀香山而蒙上深深的陰影,這陰影竟然無法散去,一生一世。
孫,大炮也!他大罵梁啟超背信棄度,著實是夸大其辭。
第一,梁啟超出行美國的原因有四:一是康有為嚴厲斥責其與孫中山合作;二是受到了舊金山華僑的盛情邀請,以及回國發(fā)動武裝勤王的唐才常、林圭等人巨額經(jīng)費的需求。三是日本政府拒絕康有為重返日本,也引起他的強烈不滿。四是梁啟超此行目的并非檀香山,而是美國大陸,檀香山只是順道而過??梢娒嫣聪闵街e并非是梁啟超有意而為之的。
第二,華僑支持?;庶h。在梁啟超來之前,檀香山的成保皇會成員的活動已經(jīng)非?;钴S,梁啟超因戊戌變法名聲顯赫,清廷的通輯,也令人們對他更生出敬慕和同情。才有他在檀香山揭竿而起,一呼百應??梢娏簡⒊谔聪闵绞艿降臍g迎,并非孫中山的信函所至,梁更沒有背信棄義。
第三,梁啟超的個人魅力。在檀香山,他把“讓中國變成一個現(xiàn)代化國家的改革方案”的演講和談話,令華僑們熱情鼎沸、激動不已……許多人慷慨解囊,捐錢給梁啟超。同時廣大愛國華僑與部分興中會成員,對主張“?;屎徒ㄔO(shè)一個現(xiàn)代國家”的興趣要比主張暴力反滿的興趣更大。后來的梁啟超新大陸之行,更是將旅美華僑中絕大部分力量吸引到了?;蕰K哉f并非梁啟超有意挖人墻角。
雖然梁啟超在檀香山組織了保皇會,可他對與興中會的合作還抱著非常大的希望。在孫中山大罵之時,仍要求孫中山給他一些時間,他可以說服康有為實現(xiàn)兩黨合作。
梁啟超還是真心想革命的,一直沒有放棄革命的希望,仍在做著雙方合作的努力,直至1903年春天,他寫信孫中山,希望他稍加變通,共舉勤王之旗。
他的執(zhí)著是可貴的,卻說明了他看不清政治的方向。因為孫中山不可能放棄自己排滿主張,如果他倒向?;?,那他的領(lǐng)袖地位還會在?他日倆人聯(lián)手入主中原,誰為主呢?更何況梁啟超身后還有一個康有為呢,而梁啟超可是個唯師命是從的主。
雖然志趣相投,卻相隔萬里,令他與孫中山間也無法交換意見,時間久了,倆人的隔亥也就深了!
不久,一個事件的發(fā)生,讓他們徹底的決裂。
雖然與?;蕰年P(guān)系已經(jīng)到了幾近無法回復的地步,可孫中山知交宮崎寅藏(曾多次往返于康梁與孫之間,極力勸說兩派聯(lián)合反清)仍然希望兩黨聯(lián)合 ,攜手同行。
于是,宮崎寅藏毛遂自薦前往新加坡會見康有為,希望做最后的努力。
一個誤會的誕生,注定了兩人永遠也走不到一起!
康的門徒得知宮崎曾經(jīng)赴粵謁李鴻章之事,于是急電康有為:宮崎是奉李鴻章之命,前去刺殺康有為。
康有為本是被通輯之人,保命那是第一重要的。在康有為運作下,宮崎到新加坡第二天不警察逮捕入獄了。
革命黨與保皇黨間本來還有一線緩和的余地,可宮崎事件一發(fā)生,一切都無法扭轉(zhuǎn)。自興中會同盟會至國民黨,孫中山與梁啟超水火不容、勢不兩立。
仇恨伴隨他們直到永遠
1925年,孫文入病重后,入住了鐵獅子胡同。在他臨死前更發(fā)生了怪異之征,行館屋脊,每天都有烏鴉飛集,千百成群,啼聲徹耳。自3月9日起,群鴉飛集更眾,日達數(shù)萬只,密布天空,儼成張蓋。
梁啟超正是于3月11日來到行館探問這個行將就木的老鄉(xiāng)老“故人”的。
他以為此前一切的恩怨,到此都化為烏有!
然而,令梁啟超想不到的是,剛進行館,便有數(shù)千只烏鴉,朝梁氏猛撲過來,爭相啄其頸項。梁啟超遭此突然襲擊,嚇得不知所措,舉手狂揮,其狀極其狼狽。
這難道是偶然,還是冥冥之中有天命?
孫中山死后,梁啟超在1925年3月13日北京《晨報》的《孫文的價值》):我對孫君最不滿的一件事,是:為目的不擇手段 。孟子說: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不為也……在現(xiàn)在這種社會里,不合用手段的人,便悖于“適者生存”的原則,孫君不得已而出此,我們也有相當?shù)脑?。但我以為孫君所以成功在此,其所以失敗亦未必不在此。
梁啟超與孫中山結(jié)怨,也成了與國民黨人之間的恩怨。國民黨的越來越強大,曾一度使得他坐臥不安。特別是1927年,國民黨北伐取得節(jié)節(jié)勝利,眼看昔日政敵要當政了,他幾乎無法安眠,曾給國外的大女兒的信中:如果國民黨不相容,他就出國避難。
1929年,梁啟超去世,這個曾經(jīng)的國民黨的仇人,令政府對他表現(xiàn)得非常的冷淡,胡漢民甚至反對國民政府褒揚梁啟超。直至抗戰(zhàn)時期,國民政府才在各方的要求與壓力下對梁啟超進行褒揚。
傅斯年迫于壓力為梁啟超說過公道話:梁任公雖為國民黨之敵人,然其于中國新教育及青年愛國思想上大有影響啟明之作用,在清末大有可觀,其一生未嘗有心做壞事,仍是讀書人,護國之役、立功甚在,此亦可謂功在民國者也。
真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怨怨相報無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