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叛變之首白彥虎要掘黃帝陵究竟是否屬實
白彥虎生平簡介,白彥虎又叫做“穆罕默德阿尤布”、“白素”,出于于陜西涇陽縣。白彥虎是清朝回族叛變之首,他與新疆阿古柏聯(lián)合抗擊清政府,企圖蠶食整個中國。白彥虎是一個極其兇殘的人,他曾經在甘肅和陜西兩地策劃一場血腥的大屠殺,很多漢民在這場大屠殺中喪生。
19世紀60年代的中國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困苦,當時太平天國運動氣勢兇猛,威脅著清政府的統(tǒng)治。在太平天國運動的推動下,西北地區(qū)掀起的一場反清起義,清政府用盡全力,把這場起義鎮(zhèn)壓下去。白彥虎在這場起義中涌現(xiàn),成為西北反清的主要領導人物。1862年,白彥虎參加了回族民族揭竿起義運動,在戰(zhàn)斗中白彥虎逐漸的確定他的領導地位。1864年,白彥虎率領回族民眾打敗清政府的軍隊。1866年,白彥虎由于在多次起義中足智多謀,善于用兵,得到大家的支持,被大家推舉為“十八大元帥之一”。
清政府即使是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也沒有放棄對白彥虎的圍剿。在左宗棠多年的追擊之下,白彥虎無路可退,逃亡沙俄。白彥虎在起義中作惡多端,煽動回族人民起義抗清。從1862年至1877年期間,白彥虎率領回族人民與中央政府軍隊作戰(zhàn),并且屠殺了2000多萬漢民。白彥虎的起義是清朝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傷害最大的,也是穆斯林宗教極端化的體現(xiàn)。在歷史上,人們對白彥虎的褒貶不一,這個要根據當時的歷史情況的評判。以上就是白彥虎生平簡介。
白彥虎要掘黃帝陵
黃帝陵號稱中華第一陵,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的陵寢,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歷史上黃帝陵也受過多次損毀。但是白彥虎要掘黃帝陵這個歷史事件是不是真的呢?還是歷史捏造的呢?
白彥虎是清末陜甘回民之亂的首領之一,他的主要活動范圍在陜西地區(qū),他也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說他備受爭議是在于一方面他作為作為回族首領反清的起義,反對民族壓迫的舉動確實值得我們尊敬,同時他帶領殘部穿過新疆出境,歷盡艱難險阻這種頑強不屈的意志也值得我們學習。
其實,他備受爭議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歷史記載白彥虎要掘黃帝陵,黃帝陵是中華民族的象征,當然不允許褻瀆。那么事實究竟是怎樣呢?通過研究我們會發(fā)現(xiàn),祭祀黃帝陵是從民國開始興盛的,原因是孫中山為了推行三民主義,追求民族平等,之前并不重視對黃帝陵的祭祀。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白彥虎要掘黃帝陵的說法是從清朝開始傳下來的,那時候都沒有黃帝陵的概念,而且作為滿族的清王朝也不會將黃帝陵作為民族的象征。所以我們思考過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個說法其實是為了迎合當時鎮(zhèn)壓回民起義的借口。
歷史上確實是有白彥虎掘墓的記載,但是掘的不是黃帝陵,滿清貴族和蒙古王公的陵墓,所以說白彥虎要掘黃帝陵的說法實際上是禁不住推敲的,可以說是純屬胡說,只是當政捏造出來抹黑的借口。
白彥虎和阿古柏
阿古柏(1820年-1877年)是出生于塔什干的伊斯蘭教家庭,曾經被稱作"中亞屠夫"。在清朝時期,阿古柏入侵我國新疆,并且一度成為我國新疆地區(qū)的領導。阿古柏在入侵新疆時,對新疆漢族居民展開大屠殺。很多無辜的生命死于他的手下。白彥虎和阿古柏的典故是什么?
阿古柏入侵新疆是得到英國和沙俄政府的支持,他們承認阿古柏在新疆建立的政權,并且為阿古柏提供大量的軍火。阿古柏入侵新疆其實是進一步幫助英國和沙俄瓜分中國。但是在清政府的抗擊之下,他們的陰謀未能得逞。
白彥虎被稱為"東干族之父"。阿古柏和白彥虎在同一時期起義抗擊清政府。白彥虎是一個有勇有謀的人,在戰(zhàn)場上他足智多謀,屢次獲得戰(zhàn)爭的勝利。白彥虎在陜北地區(qū)率領回族起義反對清朝政府的封建統(tǒng)治,他在回民反抗軍中擔任"十八大營元帥"。但是白彥虎在陜北地區(qū)起義時,大量的屠殺漢族居民,無數(shù)的漢族人死在他殘忍的手中,被后人一直詬病。
阿古柏和白彥虎在清朝時期都是地方起義的將領,白彥虎是在清軍的攻打下,逃離西北地區(qū)去到新疆地區(qū),恰逢同時信奉伊斯蘭教的阿古柏在新疆建立政權,所以他就聯(lián)合帝國主義支持阿古柏政權。但是好景不長,清政府派遣大將左宗棠西征收復新疆失地,很快的就把阿古柏和白彥虎政權消滅掉,把他們驅逐出新疆。
白彥虎殺嫂
也許“武松殺嫂”的故事我們曾經聽過,也認為武松這種做法有情有義,是值得贊賞的。但是白彥虎殺嫂的故事也許很多人不知道,白彥虎在陜甘寧地區(qū)戰(zhàn)敗之后,為了帶領殘部存活下來,逃避清兵的追殺,便率部挺近新疆內部意圖前往中亞與境外反清勢力回合。
在路途過程中,由于當?shù)厣鷳B(tài)環(huán)境極其惡劣,隊伍中傷殘病員人數(shù)居多,士兵大多士氣低落。到了新疆與吐魯番之間的駐地時,正準備安營扎寨起火做飯。但是由于路途艱辛,白彥虎的親嫂開始埋怨這種苦行僧般的生活,埋怨白彥虎不知道要將其帶往何處,一邊生活做飯一邊發(fā)牢騷。
白彥虎聽聞之后盛怒之下殺了親嫂。這件事在軍中引起巨大震動,之前其兄已經在行進的路程中中彈身亡,這次又親手殺了自己的親嫂白彥虎殺嫂之后好幾天沒有吃喝。他的目的不是真的因為親嫂的抱怨,而是為了穩(wěn)住軍心。
在當時的氣候條件下,最重要的是就是生存,但是要生存就要有堅強的求生的信念和欲望。他親嫂的舉動無疑是對軍心的擾亂,甚至比當時惡劣的氣候條件更殘酷。
最終穩(wěn)定了軍心,讓所有人都視死如歸,堅定求生的欲望,不至于落得全軍覆沒的下場。從道德倫理來講,白彥虎這種行為是違背倫理道德的,應該譴責,但是在當時的環(huán)境條件下,必須要作出能夠穩(wěn)住軍心的姿態(tài),否則他最終也不可能活著出去,所以應該客觀來看待白彥虎殺嫂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