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后主劉禪是怎樣的人 劉禪是真傻還是假傻

2017-03-24 16:07:07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世人受《三國演義》的影響,看待三國時期的人物都多有偏頗。劉禪是三國時期的蜀漢后主,在演義之中,他的形象是庸碌無為的懦弱君主,一生毫

世人受《三國演義》的影響,看待三國時期的人物都多有偏頗。劉禪是三國時期的蜀漢后主,在演義之中,他的形象是庸碌無為的懦弱君主,一生毫無建樹,亡國后還在洛陽安逸渡日,對于蜀國毫不懷念。他一直作為歷史的反面教材,口口相傳于世人之間。

然而劉禪真的如此無用嗎?他17歲登基為帝,在帝位42年,是三國時期為帝最久的,就是在中國的封建王朝里,他作皇帝的時間也是排的上數(shù)的。在和平時期做一個皇帝都不容易,更不必說是動蕩的三國年代?!度龂尽酚涊d諸葛亮曾多次夸獎劉禪聰穎智慧,且他在《與杜微書》中也稱贊劉禪天資仁敏。諸葛亮自是不必說違心之話,而劉備也不是不會識人之人,他們倆都是有名的政治家,蜀漢政權就是他們兩人一手建立起來的。所以劉禪不會是愚笨之人。

劉備去世之后,雖說劉禪繼承了帝位,但是蜀國的實際權力還是掌握在諸葛亮的手上。君臣相較,國必傷之。劉禪對諸葛亮的處處相讓,不和他爭辯高低,不是他懦弱,反之說明了他心志的堅忍。

樂不思蜀,是劉禪被后人批判的最主要的原因。蜀國原本就是三國之間最弱的一個國家,蜀國的國力是年年在后退,亡國是遲早的事,所以他向魏國投降。沒有一個在金字塔頂峰做過國君的人會愿意去做人家的臣子,但如果他不降,蜀國會受到更大的傷害。司馬昭設了一場鴻門宴,若他不說樂不思蜀,不做出這樣的行為,那些蜀漢舊臣們必會遭到司馬昭的截殺。說他愚笨,倒不如說他是大智若愚。

劉禪在位多少年

劉禪,劉備的兒子,劉備建立蜀漢的時候被立為太子,在劉備去世后繼承了父親的皇位,成為了蜀漢的第二個皇帝。劉禪在公元223年繼位,到公元263年投降于曹魏,在位41年,是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劉禪在公元223年5月成為了蜀漢的皇帝,改年號為“建興”。劉禪繼承皇位的時候才十七歲,沒有什么作為,主要的政權全部在諸葛亮的手上,依靠諸葛亮來治理國家。幾次派兵北征去攻打魏國都以失敗告終。在諸葛亮死后,他又讓蔣琬和費祎來輔佐他,他們遵循諸葛亮生前所制定好的方針,對內(nèi)團結,對外也不輕易動兵,這樣的方法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讓蜀國維持著平定的局面。之后,姜維執(zhí)政,多次出兵攻打魏國都是無功而返,但卻消耗了蜀國的兵力。

劉禪在位的后期,宦官黃皓開始干預朝政,私自勾結黨羽,肆無忌憚地在朝廷上作威作福,連姜維也因為害怕受牽連而自請離開京城到沓中去種脈來躲避禍害。于是,蜀國的基業(yè)也開始動搖了。

公元263年,魏國的軍隊兵分三路決定進宮蜀國,劉禪派諸葛瞻去抵抗魏軍,諸葛瞻在戰(zhàn)場上戰(zhàn)死,魏軍逐漸逼近成都。劉禪一聽魏軍逼近,十分慌張,召集大臣進行商議。有人建議讓劉禪逃跑,但是情況復雜,能否站穩(wěn)并不一定。譙周極力建議劉禪選擇投降,劉禪竟然采取了譙周的建議,選擇投降于魏國。最終蜀國徹底地滅亡了。

劉禪是真傻還是假傻

?劉禪其實并不昏庸,也不傻。在面對司馬昭提問是否思念蜀國的時候,如果說思念故國,恐怕會惹來殺頭的禍害。人又不是草木,怎么可能沒有感情,劉禪在蜀地生活了大半輩子,即使他再薄情,對蜀地總歸有一些感情,所以在司馬昭面前著實演了一場戲。

歷代的中國人,多少都有故鄉(xiāng)的情懷,尤其是中國人對于傳宗接代是非常重視的,劉禪這樣做是想保全劉氏的血脈,使得哪天能夠東山再起。所以他選擇了忍耐,但是忍讓卻不代表是無能,如果當時劉禪為了一時之氣,就回答說思念故國,那他的下場可想而知,可能他的族人也因此受到牽連。

至于蜀漢的滅亡也不能把全部的責任都歸結在劉禪一人,蜀漢的滅亡諸葛亮還是要負很大的責任的。首先,諸葛亮和之后的姜維為了完成興復漢室,多次派兵北征,大大地消耗了兵力和財力,使得征討的地區(qū)人心渙散,民怨沸騰。其次,諸葛亮選擇采取強硬嚴格的法制的措施,在壓制一些矛盾的同時又產(chǎn)生了新的矛盾。最后,諸葛亮在處理新舊階層的方式上也嚴重侵犯了舊權貴的利益,使得舊權貴對新入主的階層非常痛恨。劉禪投降魏國并不是沒有好處的,至少能讓蜀漢的百姓少受一次災難。當然,那些極力抵抗的君主會受到后人的敬仰,自己獲得了一世英名,但是對百姓更多的是災難。所以,劉禪愿意背負昏君的罵名來保衛(wèi)百姓的安危,怎能說是昏君的做法呢?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