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相高拱做出了哪些貢獻被稱為救世良相
高拱生于1513年,卒于1578年,由此可見是明朝時期的人。高拱的祖輩為了躲避元末的亂世,從山西洪洞,遷移到了新鄭高老莊村。因為我們都說他是新鄭人,是漢族中人。
他出身于宦官世家,從出生以來就受到了嚴苛的管教,因此5歲就會對偶,8歲就要誦千言,也許他的才華是被逼出來的,或許是他自身就有這個天賦。年紀稍微大點,就要攻讀古經,對學問不懈的追求。17歲就想要考取科舉,但是在這條道路上屢次受到挫折,過了13年頭,才考中進士,被任命為庶吉士。過了14年,他才被升為翰林侍讀。在1566年,因徐階的推薦,被升為文淵閣大學士。可見他的仕官生涯并不是一帆風順,是深受挫折。
在1569年,高拱和張居正在國子監(jiān)相識,兩個人的志趣相投,從此就想要一起匡扶社稷。直到嘉靖帝的去世,當朝的首輔徐階只是召自己的弟子張居正前來,共同寫遺照,并沒有叫同是身為閣中大臣的高拱,至此兩個人的關系就埋下了隱患。又因為一些瑣事,兩個人的誤解日益加深,兩個人就起了爭執(zhí)。
在1572年,拜高拱為柱國,晉升為中極殿大學士。起初,他還能保持清操,但是他的門生程文等人,常常狐假虎威,導致人們都厭惡他們。之后,高拱開始狎奢。
張居正為了當上首輔,開始勾結馮保陰,使高拱失去官爵,回鄉(xiāng)告老。但是高拱在臨死之前,曾寫了《病榻遺言》,記述了張居正的罪行,把張居正寫成陰險的人物。于1578年,高拱在家中去世。在1602年,被追贈為太師,至此高拱的一生畫上句號。
高拱怎么死的
明朝高拱自小就很刻苦學習,雖然經歷了較為坎坷的仕官生涯,但是幸運女神依舊眷顧他,至少讓他于1570年前后,在內閣不可一世,少有人能與之爭鋒??梢娝臋嗔χ?,惹人非議。
本來高拱和張居正兩個人相識的時候,由于兩個人興趣都相差不大,因此兩個人準備共同匡扶這個社稷。但由于徐階導致的誤會,以及夠來傳言張居正接受三萬銀兩的消息,導致兩個人的誤解日益加深。直到張居正在太后面前,訴說高拱的專制,以及污蔑高拱說過年幼的太子怎么可以做皇帝,導致太后對高拱不滿,致使其罷官回家,不許在京城停留片刻。
1577年,張居正回到故鄉(xiāng)把自己的父親親手給葬了,路過了高拱的故里,就專門去探望他。畢竟兩個人曾關系甚好,只是一系列的誤會,導致兩個人在政治上對立。兩個人相見,感概萬千,淚流滿面。雖然高拱感概以往的事情,但是對張居正的恨,依舊耿耿于懷,于是在死前曾寫了《病榻遺言》四卷,用來記述張居正和宦官的勾結,致使自己罷官還鄉(xiāng),奪得首輔的陰謀,將張居正寫成了極為險惡的人物。
1578年的冬天,高拱就因病在家中去世,葬于老墳村。高拱對地位的貪戀,張居正致使其過早的還鄉(xiāng),僅僅讓他當了七天的首輔,才導致了高拱患心病,身體日益衰敗不然至少還能多活幾年。于次年,朝廷因為高拱的功勞,贈其官復原職,是對他一生的肯定。過了很多年,又贈其為太師。
評價高拱的一生
高拱在明朝中后期歷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他在隆慶后期,當上了首輔兼任吏部尚書時期,針對當時明朝緊張的局勢,勇敢地進行了改革,對振興朝政起到重要的重要,在法治等方面都有卓越的建樹,開創(chuàng)了隆慶時期改革的先河。針對宋明理學,他認為就是這些耽誤了整個國家,對此展開了全方面的批判。并且系統(tǒng)的闡述了自己的哲學思想,推動了明朝學術的發(fā)展。
明穆宗和內閣首輔張居正都對高拱的改革措施給予了高度的肯定,都認為其實“社稷名臣”。我們都常說張居正與其交惡,但是張居正對其的治世才能、道德品格等方面都作出了高度的評價,并且這些評價都是建立在事實依據上的,這也是后人評價高拱的一些史料依據。
高拱的改革功績不僅僅得到了皇帝和大臣們的一致認同,也得到了民間許多政治家們的一致肯定,都認為他和張居正一樣,都是明朝的“救世良相”。極為著名的《明史-高拱傳》,是由張廷玉等人所編寫的,極大地肯定高拱在清整吏治等方面上的功績。
如果說過去的人對高拱的評價,大多局限于其杰出的政治改革,認為他在政治上跟張居正是同等地位,那么現(xiàn)代人對其的評價,重點放在他的哲學領域,他對宋明理學的高度批判,對王廷相氣學的繼承和發(fā)揚,是有一定歷史依據的。
總之,根據思想、政治等方面對高拱的評價,我們可以得出高拱是明朝歷史上具有至關重要的一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