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內(nèi)心很自卑決不允許他人嘲笑皇后腳大
朱元璋是明朝開國皇帝,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之一。同是開國皇帝,劉邦、劉秀、司馬炎、李世民、趙匡胤等相對來說寬容大度,能善待功勛。然而他中晚年卻導演了一幕幕暴行,這是因為朱元璋的自卑心理在作怪,進而導致了人格的扭曲,這一點史家基本達成共識。終朱元璋一生,其生活軌道是由卑賤走向富貴,而其心路歷程卻是由自信走向自卑。
朱元璋出生于一個極度貧苦的家庭,父母雙雙死于瘟疫,很小就成了孤兒,放過牛,當過干粗活的小和尚,天下大亂時又被迫落草為寇。在窮困時可能也曾偷拿過別人的東西,在底層社會受盡欺凌。因為他對文詞中凡有“光”、“禿”、“僧”、“生”、“小偷”這類字眼十分忌恨。又因作過義軍韓林兒部下的紅巾軍,曾被元朝官員斥之為“紅寇”、“紅賊”,所以當了皇帝后對“賊”、“寇”及形音相近的字都很忌諱。浙江府學徐一夔賀表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僧)人,為世作則(賊)”等語,本來是極力頌揚朱元璋的,卻被認為是嘲諷他當過和尚,立即被斬首。也不知多少文人學士、朝廷官員皆因為文章或上書中無意中用了這些字眼而莫名其妙地遭到殺戮,以至洪武一朝,謹小慎微成了風氣。
從明朝開國以后的一百年中,文壇上一直比較黯淡,明前期文學一些優(yōu)秀的作品幾乎都集中在元明之際。這也跟朱元璋的在思想和文化上的高壓統(tǒng)治有關。其實這是由于朱元璋強烈的自卑心理作怪。他出身卑賤低微,雖然貴為皇帝,仍然怕人譏諷他的過去。朱元璋一直深以自己的貧民身份為恥,深怕別人還記得他曾經(jīng)是個孤兒和小和尚,妄圖利用上流社會的鮮血來強迫人們忘掉那段不光彩的歷史。無止境的屠殺對朱元璋的形象和明王朝的江山無任何補益,相反只能說明朱元璋是一個心胸極度狹隘的人物。
歷代開國皇帝照例要拉扯古代同姓的有名人物做祖先。朱元璋的父親、祖父都是佃農(nóng),外祖父是巫師,在當時的社會里都是極其卑微的人物,沒有什么可以夸耀的。朱元璋和他的文臣們商量修玉牒(家譜的皇家叫法)的時候,原來打算拉宋朝著名的學者朱熹(朱熹是徽州婺源人)做祖先。恰好一個徽州人姓朱的典吏來朝見,朱元璋打算拉本家,就問:“你是朱文公(后人對道學先生朱熹的尊稱)的后人嗎?”姓朱的典吏不明白底細,怕撒謊惹禍,就直說不是。朱元璋一想?yún)^(qū)區(qū)的典吏小官尚且不肯冒認別人做祖宗,而且?guī)状詠硪矝]有聽說自己的祖先和徽州朱家有過瓜葛,萬一硬認上,白給人做子孫倒也罷了,被識破后反而要落人笑話。于是朱元璋只好打消了攀附朱熹的念頭。
做不了名人的子孫,朱元璋只得討好農(nóng)民,提高農(nóng)民的地位。他總是說:“四民之中,農(nóng)民最勞最苦。春天雞一叫就起床,趕牛下田耕種,插下秧子,得除草,得施肥,大太陽里曬得汗直流,勞碌得不成人樣。好容易巴到收割,完租納稅之外,剩不下一丁點兒。萬一碰上水旱蟲蝗災荒,全家著急,毫無辦法??墒菄业馁x稅全是農(nóng)民出的,當差作工也是農(nóng)民的事……”他努力站在農(nóng)民的立場上殺官吏殺豪強,甚至鼓勵農(nóng)民扭送貪官污吏赴京。朱元璋經(jīng)常滿口“淮右布衣”、“江左布衣”、“起自田畝”、“出身微寒”一類的字眼。表面看不忘本,其實自有深層心理因素。他可以自稱“布衣”,但要是誰真敢稱他布衣,估計連姥姥家都不能活。
大腳馬娘娘的出身也比較低賤,在那個時代,女子都應該不出閨門,在家裹小腳,而馬娘娘卻天足一雙,在當時看來是沒有教養(yǎng)的表現(xiàn),可卻被朱元璋娶進了門,足見當時他倆的地位出身差不多。金陵百姓喜歡侮弄人,有一年元宵節(jié)觀燈,有個燈上畫了一個婦人伸著兩只大腳,懷里抱著個西瓜。朱元璋勃然大怒,喝問是誰畫的,沒人敢承認,結果那一巷子的人都被殺了。
因為同病相憐的緣故,朱元璋在歷代帝王里最崇拜劉邦。劉邦殺功臣,他殺得更兇;劉邦分封子弟,他分封得更多;劉邦對父老鄉(xiāng)親不錯,他不錯得更厲害(鳳陽一直免稅到明朝滅亡)。在中國所有創(chuàng)建大一統(tǒng)帝國的開國皇帝中,只有這兩個人是平民出身,其他人則基本上是以豪門世族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