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tǒng)之死原來是諸葛亮一石二鳥之計造成的嗎
龐統(tǒng),字士元,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當(dāng)初也是劉備手下排的上號的謀臣,曾與孔明官拜同職。他與劉備一起入川,在獻于劉備三計,使其與劉璋徹底決裂。后在征討雒縣時,不小心被流箭射中而亡,當(dāng)時他才不過三十幾歲,正是打拼事業(yè)的好時候,卻沒想到意外身死,他生前號為“鳳雛”,死后人們便將其葬身之地稱為“落鳳坡”。
眾所周知,孔明號稱是“臥龍”士元既為“鳳雛”可見他在當(dāng)世人的眼中,才學(xué)是可以與孔明相媲美的。后有水鏡先生稱,“臥龍、鳳雛,得一人便可以安定天下?!?,只不過士元隨有過人的才學(xué),但是死得太早,一肚子的好計謀沒有機會實施,實在是可惜,遍閱他在三國時期的所作所為,值得人們稱道的也就只有那“連環(huán)計”罷了。
那究竟是怎么死的呢?意外嗎?如果真的是因為意外而死,那未免也太可笑了,其真實死因,其實稍一揣度,便能得知。前文中所謂“得一人安天下”,其實是一語雙關(guān),既指孔明跟他都有安天下的能力,但也指出了,僅可得一人才行,兩人如果同在一起反而會出問題。當(dāng)初劉備將這兩大謀士都招至帳下,其實是不行的,必須有人離開或是死掉,而孔明作為劉備的寶貝自然是不能死的,那么死的人只能是他了。
士元之死太過荒誕,他心中有一腔抱負(fù),肚子里滿是學(xué)問,本應(yīng)是一代名臣之輩,卻死在了無名小卒的手里,想想便覺得替他委屈。事實上他的確有很多機會可以不死,但最后卻還是沒能逃過這場厄難,當(dāng)時孔明稱罡星在西方,對他非常不利,而劉備有做夢,夢見他此行或?qū)⒂鲭y,難道這些真的是所謂的預(yù)兆嗎,冥冥之中早已注定他命不久矣?
當(dāng)然不是,他的死并非是天意為之,而是必然的。再說回先前我們提到的,孔明跟他不能夠共處,否則就要出事,但按理說高質(zhì)量人才不應(yīng)該是越多越好嗎?實際上不是這樣的,很多人都知道,孔明之所以受邀加盟劉備集團,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當(dāng)時對方周圍沒有什么能為他出謀劃策的人物,而他加入之后便可以獨占軍師之位。后來雖然也為劉備召來了不少的謀士,但基本上都是些資質(zhì)平庸之輩,對他在劉備集團的地位產(chǎn)生不了任何影響,直到劉備將士元也納入帳中。
士元自認(rèn)也是人中龍鳳,見到孔明后雖有英雄相惜之意,但更多的卻是暗中比較和挑戰(zhàn),他對于孔明能夠獨占軍師一職非常不服氣,為了能夠證明自己的才華不下于他,便萌生了與孔明較量較量的想法。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士元選擇進入西川,旨在在那里建功立業(yè),如此才能夠?qū)⒖酌鞅认氯?,從而證明自己。他還曾對劉備說道:孔明已經(jīng)將您迷惑了,他不想讓我立功,所以才會說一些讓您懷疑的話,事實上也恰恰是因為這句話,讓他最終落得一個死于非命的下場。
士元之所以會落得如此的結(jié)局,其實是從他笑話孔明欺負(fù)江東無人的時候開始的,后來他加盟了劉備集團,這就意味著孔明將要獨占的地位分給此人一般,而且這只是剛剛開始,加入后來的局勢順從士元一方發(fā)展下去,孔明或許在歷史上就會成為一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了。只是凡事沒有那么容易,況且孔明乃是先到一步,他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所以也不急于立功,因此對于士元想要征討西川一事也沒有太過重視。
當(dāng)然不重視,不代表孔明真的就撒手不管了,事實上他時刻都在關(guān)注著士元的動向,大家都是聰明人,他深知一般的計謀對于士元來說是不起作用的,但如果對方自己亂了方寸的話那么就會立即慘敗,甚至都不用自己在事后補刀。
而唯一能夠讓士元方寸大亂的,就是他的嫉妒心,他想要跟孔明一爭高下的心思越重,就越害怕失敗,也就越容易失敗。為了能夠促成這一點,孔明專門寫信給劉備,信中的大體意思就是想要其盡量阻止士元進攻西川。注意這里是“盡量阻止”,而沒有強調(diào)的意思,而在士元眼中孔明的意思就是害怕他取了西川,立下大功之后,對他的地位產(chǎn)生威脅。
其實這是孔明之前算計好的,他之所以不強調(diào),是因為不想讓劉備真的阻止士元,只是想適當(dāng)?shù)脑谑吭揪陀⒐Φ男乃忌?,在添點火油,如此他就算他勝券在握,也已經(jīng)有些沒底了,他害怕失??!
最后,士元死在了張任的箭下,孔明出山將張任捉住,最后既除掉了士元,還收獲了名利,可謂是一石二鳥,不得不說還是他計高一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