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一生大力編書修史到底是想掩蓋什么?
宋太宗是武將出身,文化水平一般,不過卻很喜歡看書,我們熟知的“開卷有益”,就源自宋太宗。太宗朝在中國古代文化的編輯整理上做出了許多成就,尤其是三部類書(《太平廣記》《太平御覽》《文苑英華》)的編訂,文事之盛,可謂空前。那宋太宗為什么要花這么大的力氣去編修古書呢?
宋太宗曾經(jīng)說:“朕性喜讀書,頗得其趣,開卷有益,豈徒然也?!蔽姨煨跃拖矚g讀書,也很能感受到讀書的樂趣,只要打開書總會有些好處,看書是絕不會白費力氣的啊。宋太宗的這句名言,讓千百年來的讀書人感動不已。作為一個政治家,一個帝王,當然不會像一個文人一樣喜歡看書,單純的享受文字的樂趣。帝王們的一言一行,更多的代表了他們?yōu)檎膬A向。其實,宋太宗的內(nèi)心是否真的喜歡看書,誰又能知道呢?
宋太宗對于文化事業(yè)的大力提倡,首先是繼承了宋太祖重文抑武的國策,而宋太宗更加發(fā)揚光大。
當初宋太祖陳橋兵變,由后周禁軍大將搖身一變,成為大宋開國皇帝。而宋太宗又何嘗不是因為自己掌控禁軍多年,又一直擔任開封府尹的重要職務(wù),才能夠成功在宋太祖晚年時期奪位?雖然在宋太宗即位之后,再沒有一個將軍能夠真正威脅到宋太宗的地位,可是,宋太宗心里陰影很重,一生都在努力擺脫武將奪位的陰影,于是,比起兄長來,更加賣力的提倡文事。
在宋人筆記《揮麈后錄》記載:太平興國時,諸降王俱死。其舊臣或有怨言,太宗盡收用之,寘之館閣,使修書,如冊府元龜、文苑英華、太平廣記之類,廣其卷帙,厚其廩祿贍給,以役其心,多卒老于文字之間。
這段文字是一個很好的注腳。雖然在宋太宗即位之后,各路諸侯逐一消滅,歸降的南唐國主,吳越國主或者被毒殺,或者被迫自盡,都已經(jīng)死了,那些歸降的臣子們心中難免有怨言。一些受到新皇寵信得居高位的還罷了,一些沉淪下僚的,就未免會回想昔日的榮光和舊主的恩義了。對于這樣一些不安份的大臣,宋太宗當然不會手軟,可是一來,太平日久,不好新大獄,二來多數(shù)人不過是發(fā)發(fā)牢騷,并沒有切實的謀反證據(jù)。于是,宋太宗就在考慮,怎樣可以讓那些人有事情做,不至于沒事就聚在一起發(fā)牢騷呢?想來想去,最好的方法,就是編書了。
于是,宋太宗把那些有怨言的臣子們,全部都召集起來,讓他們一起去編書,編書的范圍越廣越好,編書的時間越久越好,最好是讓他們一輩子都埋在故紙堆中。宋太宗給他們提高待遇,給豐厚的工資,給他們崇高的榮譽,當然,實權(quán)是沒有的。于是,無數(shù)才子大儒皓首窮經(jīng),老于文字之間。
很奇怪的是,一些文人明明知道宋太宗對自己不過就是羈縻政策,卻依然迷戀熱愛編書事業(yè),到后來甚至以此為榮。為什么呢?
中國自古以來,就講究“三立”,立德,立功,立言。諸位才子的德行當然是好的,可是立功的機會卻再也沒有了,于是就只好埋頭立言,希望借此來揚名后世,爭取一份虛無的光榮了。
后代君王比如朱棣,編訂《永樂大典》,康熙帝編訂《古今圖書集成》,乾隆皇帝編訂《四庫全書》,編書事業(yè)五一不是作為皇帝約束那些文人的緊箍咒。朱棣奪建文帝皇位,康熙乾隆大興文字獄,正是需要穩(wěn)定人心,控制輿論的時候。
而宋太宗一生編訂圖書中,最為用心的是《太祖實錄》,曾經(jīng)親自主持,并親自審定,表面上看是對先帝事業(yè)的關(guān)心照顧,其實是刻意刪除對自己即位不正的相關(guān)史料,以確保自己的帝位。畢竟在太宗朝,還有著宋太祖的許多兒子,還有著宋太宗的弟弟。干了虧心事,總要盡量的抹干凈血跡。不過太宗的種種掩飾,最終不過是欲蓋彌彰,徒讓后人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