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fēng)云人物 > 正文

李重潤是歷史上最倒霉且沒有權(quán)勢的太子嗎?

2017-05-15 22:46:1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李重潤應(yīng)該是歷史上最倒霉并且沒有權(quán)勢的太子。先來看看他頂上的長輩們,奶奶是武則天,父親是唐中宗李顯,母親是韋皇后。而李重潤又是嫡長

李重潤應(yīng)該是歷史上最倒霉并且沒有權(quán)勢的太子。先來看看他頂上的長輩們,奶奶是武則天,父親是唐中宗李顯,母親是韋皇后。而李重潤又是嫡長子,按照規(guī)矩的話,李重潤就是下一個皇帝,但是之后的十幾年里李重潤貶為庶人,然后被杖殺了。

李重潤的出生并沒有什么異像,他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是第一個出生的,一生出來就被武則天封為皇太孫。但是那么霸氣的奶奶在坐鎮(zhèn),自己老爹都不能怎么樣,更何況自己這個孫子呢?所以在李重潤的十九年生命里,基本上都是任人擺布的。

終于李治駕崩之后,李顯上位了,也就是歷史上的唐中宗。但是實(shí)際上當(dāng)時的掌權(quán)人依然是武則天。不巧的是,李顯是一個有自己想法的人,不愿意這樣受人擺布。加上他老婆韋皇后那么一攛掇,他打算自己掌握實(shí)權(quán),也是就開始拉攏韋氏,準(zhǔn)備架空武則天。但是這件事情被有心人告知了武則天,大怒。直接把李顯貶為廬陵王,連帶著一大家子都受苦。李重潤貶為庶人。所以,這李重潤貶為庶人主要是被自己的爹給連累了,畢竟李重潤年紀(jì)還小,犯不了什么大錯誤。

之后,因?yàn)榉磳β曇繇?,所以武則天又設(shè)計(jì)把李顯弄回來重新腿上皇位。這時候的李重潤也做回了太子。但是又一次他跟妹妹妹夫私下議論武則天的私人生活,被武則天知道,直接被杖殺。那時候的李重潤才19歲。

李重潤的哥哥

在歷史上李重潤的哥哥根本不存在,此處特指的是親哥哥。唐中宗李顯子女眾多,有四個兒子,這李重潤就是他的嫡長子,也是以后皇帝的人選,如果他沒有因?yàn)榘素员晃鋭t天杖殺的話。

所以這李重潤的哥哥純屬捏造,在他短暫的19年的生命當(dāng)中也沒有留下什么驚人的壯舉。只是有人記述這李重潤孝順愛交友,是個可塑之才,這樣英年早逝是在是可惜。而李顯也是無能,即使是坐在了皇位之上,也不能護(hù)得自己的子女周全。所以在李顯二度登位之后,他就追封李重潤為“懿德太子”,真是命里沒有皇帝命啊。據(jù)說之后的日子里,李顯還給兒子李重潤辦了次冥婚,事情的真假就不知道了。

但是李重潤死后,自己一眾的弟弟妹妹還要參與宮廷里的政治斗爭。但是韋皇后生的孩子就李重潤一個兒子,所以這太子只能在另外三個兒子李選了。但是韋皇后的三個女兒也不是省油的燈,特別是安樂公主,她也在琢磨著自己上位獨(dú)攬大權(quán)。韋皇后知道女兒的心思,所以這母女倆后來是合力想要弄倒李顯。

但是最后這對母女被李隆基給推下去了,當(dāng)然李顯也是。李顯最小的兒子李重茂上臺當(dāng)了一個月的傀儡皇帝,最后抑郁而死。

所以這李顯一大家子就算是坐上了最高的位置,結(jié)局還是不咋地。這李重潤作為哥哥反倒是最幸運(yùn)的。但是,李重潤的哥哥這事兒的確是假,除非李顯瞞著韋皇后有了私生子。

李重潤和李隆基

我們知道開唐盛世有個皇帝叫李隆基,這個李隆基名聲可不小,在他統(tǒng)領(lǐng)下的唐朝,百姓安樂是難得的太平盛世,當(dāng)然這個李隆基晚年也擁有了一個美人叫楊玉環(huán),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那李重潤和李隆基之間的故事是否大家也知道呢?

李重潤和李隆基同為武則天的孫子,其李重潤還是太子李顯的兒子,而李隆基只是次子所生。而為什么武則天會把皇位傳給幼子而不是太子呢?武則天做了皇帝之后,常常為誰可以做皇位的接班人這件事非常苦惱,自古以來一代皇帝都是同個姓數(shù)的,沒有把皇位讓給外姓人的說法。如果把皇位交給長子李顯,雖說是再好不過,但卻跟自己不是一個姓。把皇位給自己同姓的侄子,又于情于理說不過去。所以他想來想去,把皇位交給李旦(也就是李隆基的父親)最合適,因?yàn)槠渖矸萁铺佑植皇翘?,這實(shí)在也是無奈之舉。

李隆基是李旦的第三個兒子,也最受武則天的喜愛。李隆基小的時候就表現(xiàn)出了異于常人的一面,年僅幾歲的李隆基便有過人的膽識與謀略,而且跟武則天也非常親近。這讓武則天非常高興,認(rèn)為其必定是個一統(tǒng)天下的賢君。李重潤和李隆基本是親兄弟,就因?yàn)槲鋭t天想一統(tǒng)姓數(shù)的私心,使李重潤白白丟了天子的身份。不過李隆基卻是歷史上難得的好皇帝,其政治成就不輸給歷來任何一代君王,也包括他的奶奶武則天。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